- 年份
- 2024(1298)
- 2023(1921)
- 2022(1509)
- 2021(1547)
- 2020(942)
- 2019(2281)
- 2018(2331)
- 2017(3608)
- 2016(2363)
- 2015(2651)
- 2014(2716)
- 2013(2395)
- 2012(2271)
- 2011(1956)
- 2010(2083)
- 2009(1720)
- 2008(1667)
- 2007(1382)
- 2006(1205)
- 2005(1187)
- 学科
- 教学(5209)
- 理论(4130)
- 济(3948)
- 经济(3938)
- 管理(3785)
- 教育(3564)
- 学法(3549)
- 教学法(3549)
- 学理(2948)
- 学理论(2948)
- 业(2361)
- 中国(2150)
- 企(1973)
- 企业(1973)
- 农(1670)
- 政治(1377)
- 学(1373)
- 思想(1337)
- 业经(1290)
- 研究(1266)
- 方法(1264)
- 思想政治(1257)
- 政治教育(1257)
- 治教(1257)
- 德育(1236)
- 工作(1139)
- 农业(1108)
- 和(1094)
- 制(1081)
- 地方(1017)
- 机构
- 学院(25896)
- 大学(24871)
- 研究(8558)
- 职业(6790)
- 范(6542)
- 教育(6511)
- 师范(6473)
- 技术(6238)
- 管理(6234)
- 中国(5769)
- 京(5717)
- 济(5454)
- 江(5397)
- 师范大学(5249)
- 经济(5120)
- 科学(5098)
- 职业技术(4899)
- 理学(4823)
- 技术学院(4766)
- 理学院(4709)
- 管理学(4509)
- 管理学院(4456)
- 州(4423)
- 中心(4189)
- 所(4040)
- 北京(3875)
- 研究所(3591)
- 财(3369)
- 院(3157)
- 农(2881)
共检索到46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杜政荣
知识的更新、建构以及能否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为“课程统整”之诱因,而真实世界的整体性,以及人脑功能之连结与分析,更加突显“课程统整”之重要。课程统整是组织学科内容的一项技术与方法,也是一套进步的教育哲学,知识必须与生活面结合、学校与社会连结,让学习者体认到学习的意义。“课程统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内容或经验,组合成一种有意义的、统整的学习内容或经验,并达成学习意义化、内化、类化和简化之功能。为了达到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及追求永续发展之目标,尝试以生态系统的观点来做课程纵向及横向之连结,串连生活相关之主题,融入个人、家庭、社会和地球等内容,这个统整课程称为“生活科学概论”。
关键词:
课程统整 生态系统 生活科学概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颖
本文针对培智学校现行的一系列课程改革 ,提出课程统整模式。在介绍了课程统整的模式、主题统整课程的步骤和程序基础上 ,以实例的形式介绍了课程主题的确定、主题目标、课题的分解及统整教学活动设计。在以实例的形式展现后 ,从教师、管理和方法的层面提出实践后的反思及建议。
关键词:
培智学校 课程统整 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珏玉
本文主要从实践层面论述了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所做的课程统整与协同教学的探索。我们将课程统整的目标定为"协同、高效、乐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选择了单科协同、多科协同、循环协同三种课程统整的方式,为此建立了三支专长互补的教学团队:单一领域教学团队、跨学科教学团队、智能教学团队,并在教学策略与学校的支持方面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
协同教学 课程统整 教学团队 教学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士果 崔允漷
课程统整作为解决社会发展给课程领域带来诸多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日益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比恩是美国20世纪后期新进步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以实现民主教育为目的,力倡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规划、完全超越学科界限的课程统整理念与模式,回应了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诸多诉求,对我国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比恩 课程设计 课程统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玲玲
当前,实践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对学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进行统整。应该说,走向实践统整既是实践取向理念的基本诉求,也是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诉求,更是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要求,还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反观当前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界定模糊,实践特质笼统隐晦;课程学时分配不当,实践课程缺乏活力;课程内容分化碎片,实践教学形同虚设;实践环节缺乏统整,经验层面低效徘徊。为此,需要通过整体设计统整路径、交互设置课程结构、突出目标实践指向、全程渗透实践内容、统整课程实践场域等措施,推进学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学前教师职前教育 课程体系 实践统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玲玲
当前,实践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对学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进行统整。应该说,走向实践统整既是实践取向理念的基本诉求,也是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诉求,更是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要求,还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反观当前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界定模糊,实践特质笼统隐晦;课程学时分配不当,实践课程缺乏活力;课程内容分化碎片,实践教学形同虚设;实践环节缺乏统整,经验层面低效徘徊。为此,需要通过整体设计统整路径、交互设置课程结构、突出目标实践指向、全程渗透实践内容、统整课程实践场域等措施,推进学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学前教师职前教育 课程体系 实践统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凤莲 李桢
本文提出了课程统整是从狭义分科课程走向课程与组织文化统整同建的理念,使分割、分立、分散的学习内容,按照概念、方法、主题、任务等线索,进行并列的、关联的、融合的统筹与整合,从而在学科内、学科间、领域间形成开放型的、有机联结的、整体协调的、平衡稳定的、持续发展的课程生态系统。进而,基于满足社会和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破解课程结构杂乱和低效的难题,助推教师专业成熟和综合化成长等当代价值取向,系统建构了包含课程统整方式、范围、程度的学校课程统整三维度样态模型,在学校课程体系层面和科目层面上,结合具体示例展示了多维度的课程统整设计方案。本文还从流程化管理和一体化支持方面全面介绍了统整课程体系的管理支持系统,为实现高效能的学校统整课程构建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课程建设 课程统整 样态模型 统整设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军
几年前,教育界从改革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在此基础上,在教育中关注生命、强调生命体验、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登珲
课程统整的深化发展越来越需要建立更具指导意义的概念框架。对课程统整进行谱系学考察发现,课程统整在内涵上展现出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作为课程开发方式和作为一种课程哲学的不断扩充态势。课程统整的本然追求以及实践的复杂性要求建立更加综合的课程统整观。其中,以前学科统整、科内统整、跨学科统整、超学科统整为构件的课程统整框架是综合性课程统整观的一种有效表达。学校课程统整的实施需要破除学科与制度的双重壁垒并积极完善课程统整支持系统建设。
关键词:
课程统整 内涵 框架 实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国平 张丽芳
在学校层面上进行课程统整,不仅是学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实践的内在逻辑,它应成为基础教育中各级各类学校寻求自身发展所依赖的共同经验。要充分达成课程统整的功能,需要从课程管理的计划和控制之外找到战略——课程领导,即以学校为场域,通过愿景引领、目标设定、协调激励、评价保障等要项,以使学校体系能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
关键词:
学校 课程统整 课程管理 课程领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文豪
<正>随着职业教育深入发展,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应关注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的成长发展。高职院校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将价值引导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效提高专业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专业性,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职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陈华栋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一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育人思想,对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清晰阐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重要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乔红学
在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而忽视团队协作的种种弊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CDIO 外贸单证课程 教学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书超
在新课程实施中,综合实践活动几乎将教师熟悉且习惯的一切颠覆,从教育理念到实践操作都开拓出一套全新的系统,为我们解读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开辟了新背景。此课程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意义有四:首先,通过实践活动而养成人的课程逻辑,旨在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其次,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开发主要资源,奠基了其课程价值的独特性;再次,以学生探究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形态,有望实现创新精神的救赎;最后,以德性教学为课程价值追求,有益于教育回归生命意义的追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庆启 赵玉红 包怡红 张娜 孟琳 张玥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主干必修课程,OBE理念是一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模式,将其创新地应用到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根据OBE理念的内涵及要求,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研究,目的是积极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子建 黄显涵
在过去10年间,由于经济与社会结构剧烈变化,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都建构了质量评估体系。这一全球化趋势反映出一个事实: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中国大陆以及香港高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大陆以及香港的两个创新型课程设计实例的分析,关注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所做出的探索与创新,探讨其设计理念、实施流程,以及存在的困境与不足,以期对两地高校教学改善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