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8)
- 2023(6085)
- 2022(5492)
- 2021(5197)
- 2020(4623)
- 2019(11128)
- 2018(11068)
- 2017(21179)
- 2016(12293)
- 2015(14322)
- 2014(14703)
- 2013(14807)
- 2012(13855)
- 2011(12485)
- 2010(12866)
- 2009(12129)
- 2008(12556)
- 2007(11785)
- 2006(10203)
- 2005(9310)
- 学科
- 济(47565)
- 经济(47520)
- 管理(42735)
- 业(37384)
- 企(32314)
- 企业(32314)
- 方法(25165)
- 数学(21697)
- 数学方法(21479)
- 财(16321)
- 农(12771)
- 务(11213)
- 财务(11180)
- 财务管理(11144)
- 中国(11110)
- 学(10593)
- 制(10505)
- 企业财务(10498)
- 业经(9713)
- 理论(9101)
- 贸(8925)
- 贸易(8922)
- 地方(8674)
- 易(8650)
- 和(8452)
- 银(8352)
- 银行(8330)
- 农业(8209)
- 划(7762)
- 行(7718)
- 机构
- 大学(178767)
- 学院(178105)
- 管理(69657)
- 济(68968)
- 经济(67208)
- 理学(57736)
- 研究(57214)
- 理学院(57011)
- 管理学(56136)
- 管理学院(55744)
- 中国(45584)
- 京(38646)
- 科学(36431)
- 财(34779)
- 农(33084)
- 所(30795)
- 江(29072)
- 研究所(27770)
- 中心(27757)
- 业大(27644)
- 农业(26486)
- 财经(26483)
- 北京(24505)
- 范(23901)
- 经(23861)
- 师范(23664)
- 州(23253)
- 经济学(20624)
- 技术(20376)
- 省(19709)
- 基金
- 项目(109328)
- 科学(83473)
- 研究(79699)
- 基金(76232)
- 家(66499)
- 国家(65915)
- 科学基金(55158)
- 社会(46896)
- 社会科(44320)
- 社会科学(44297)
- 省(43799)
- 基金项目(40682)
- 教育(38622)
- 划(37031)
- 自然(36476)
- 自然科(35549)
- 自然科学(35537)
- 自然科学基金(34906)
- 编号(34245)
- 资助(32039)
- 成果(28656)
- 重点(24995)
- 部(24540)
- 课题(23919)
- 发(22930)
- 创(22236)
- 科研(21379)
- 大学(20953)
- 创新(20788)
- 教育部(20688)
共检索到273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季诚钧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是两个产生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概念,其内涵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课程领导属于课程管理范畴,是课程管理的重要职能。应深入辨析两个概念的产生、涵义、关系,以澄清围绕这两个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的一些模糊认识。
关键词:
课程 课程管理 课程领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解飞厚 吴杏洁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并迈向普及化时代,高深学问依然是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基础,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是源与流的关系,必须坚守高深学问在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实现高深学问向个人知识的转化,一要加强教学管理,强化高深学问对个人知识的引导;二要改革教学方法,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统一。
关键词:
大学课程 高深学问 个人知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军库 黄军会
《经济管理》杂志2006年第3期发表了陈明亮、马庆国两位先生题为《IT监理的局限性及其解决办法探讨》的文章(以下简称"陈文"),对我国IT监理状况做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陈文涉及到的若干概念性问题,我们深感有加以讨论的必要,特提出来与两位先生商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静 申卫江
课程领导是学校领导者以其专业知能及影响力引领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课程领导与行政领导、教学领导、课程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深入理解课程领导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改善学校课程领导的状况,从而保障学校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课程领导 内涵 外延 启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新国
本文对八分法、双位法、上借法、下借法和同借法等五种特殊编号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特殊八分法;否定B232/249采用双位法;给出上借法、下借法和同借法的定义;指出下借法与八分法和双位法的最明显区别是倒序配号规律,并认为同借法应及早选入图书分类教材,完善分类理论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易跃明 梁戈夫
主成分分析作为多元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在不丢失主要信息的情况下简化数据,以解决多指标分析评价中指标数量过多,以及指标之间信息重叠等问题,在财务评价中被很多研究者使用。但大多数研究者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时,经常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相混淆,笔者通过对主成分分析的原理以及通过SPSS实现主成分分析的介绍,让研究者能够更好的运用主成分分析。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财务诊断 多元统计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庞凤喜
本文认为: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费并无本质区别;国际社会社保制度改革中"个人账户"制的引入,实质上体现的是政府、市场和家庭或个人对社保责任的重新划分与调整,不能简单称之为"税改费";根据"费改税"的基本含义,为减少歧义与争执,我国社保缴款"费改税"将更加名正言顺;而社保资金征收机构"统一征收"主体的确立,应以行政性资金管理的共性、机构职责范围的划分及制度实施成本等因素为基本决策依据加以取舍。
关键词:
社会保障缴款 费改税 税改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洲鸿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 ,“劳动产权”范畴是不科学的 ,它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 ,它的提出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歪曲。劳动力资本化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产权获得全面实现的途径 ,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是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的否定。
关键词:
劳动产权 劳动力产权 劳动力资本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军
中国出境旅游的高增长和高消费现象引发了对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讨论。本文通过与“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一文作者的商榷,认为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补涨”性质;出境旅游消费存在“虚高”现象;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业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跨国经营是克服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出境旅游 不经济性 跨国经营 政策取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子荣
“公共财政”辨析———与张馨同志商榷叶子荣近来,张馨同志连续发表文章介绍“公共财政”理论,①并认为“市场取向的改革决定了我国财政必然要转向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类型上来。”对此,本人心存诸多疑惑,在撰文向张馨同志求教的同时,谈一下对“公共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2005年以来,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全流通改革的展开,有关股权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其间,有人甚至使用了一些带有极端色彩的表述或者词汇。为了推进这方面探讨的深入,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其中的一些问题予以澄清,故提出如下一些看法。一、股权性质:走出"国有"与"民营"的认识误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申天恩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以知识谱系和知识体系观建构学科概念内涵。学科系科学主体为了探究科学本源需要,由内在心智结构与客观世界互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知识范畴的逻辑体系;以知识社会学视角分析学科概念的外延,指向为学科组织与学科规训,学科系社会组织(学问组织)与教育组织的结合体,是权力配置下制度建设与规训设置的统一体。学科成立的评判标准应当是:必须具有独特的客观研究对象,但不一定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也不一定形成单向度、线型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学科 概念 内涵 外延 评判标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修艺
在对汪士铎人口思想的评价中,过去都视其为反动的糟粕而予以否定;最近,谢忠梁先生则认为,“它既包含着反动的糟粕,又包含着十分进步的精华”,并高度评价这些“精华”“都是在中国思想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大成就”。究竟应如何评价?我们认为很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就汪士铎的人口思想谈些自己的看法,并就正于谢忠梁先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谭斌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广泛展开,“学生的需要”这个口号被用来作为许多教育改革活动的依据甚至“旗号”。本文就此概念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并不能简化为其主观的“我想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时代中国教育理论对“学生需要”的建构过程和建构逻辑。最后,本文将“学生的需要”与“生活世界”、“学生的经验”等概念作了必要的区分,并简要梳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应学俊
教育改革"不问国情"是不可能的,但是,以怎样的思想方法全面而辩证地看待国情以及基础教育的国情,怎样理解"能动地适应国情",这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如果忽视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理论为指导,如果忽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改革多次决定的精神,如果不从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结合的层面并以"现代、世界、未来"的国际视野来思考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那么我国的教育改革就不能"能动地适应国情",就会始终被动地落后于国家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就注定会步入歧途。这不能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大而化之的空谈要不得,非此即彼的片面思维方式和论风应该停止,因为它对学术讨论和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