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4)
2023(12160)
2022(10526)
2021(10184)
2020(8026)
2019(18940)
2018(18856)
2017(35953)
2016(19905)
2015(22609)
2014(22563)
2013(21977)
2012(20129)
2011(18101)
2010(18189)
2009(16180)
2008(15734)
2007(13530)
2006(11863)
2005(10222)
作者
(56807)
(47010)
(46855)
(44586)
(30178)
(22490)
(21270)
(18595)
(18049)
(16827)
(16312)
(15874)
(14829)
(14771)
(14524)
(14485)
(14197)
(13894)
(13485)
(13449)
(11738)
(11738)
(11444)
(10811)
(10579)
(10543)
(10542)
(10456)
(9445)
(9390)
学科
(73123)
经济(73034)
管理(53921)
(50621)
(42125)
企业(42125)
方法(33946)
数学(28955)
数学方法(28529)
(21070)
中国(19384)
(17806)
(17332)
业经(17303)
地方(15514)
理论(15486)
农业(14275)
(12813)
(12719)
(12592)
贸易(12584)
教育(12501)
(12184)
环境(11953)
技术(11817)
(11063)
财务(10999)
财务管理(10981)
(10691)
银行(10650)
机构
大学(277839)
学院(277451)
管理(108976)
(100923)
经济(98484)
理学(94980)
理学院(93880)
管理学(92094)
研究(91630)
管理学院(91609)
中国(65155)
科学(59609)
(59440)
(46127)
(45976)
(44107)
研究所(42535)
业大(42343)
中心(40846)
(40395)
(40325)
师范(40018)
北京(37550)
财经(37430)
农业(34507)
(33984)
(33450)
(33390)
师范大学(32487)
技术(32126)
基金
项目(194741)
科学(151837)
研究(145603)
基金(137804)
(120044)
国家(118973)
科学基金(101384)
社会(87511)
社会科(82635)
社会科学(82611)
(77327)
基金项目(73752)
教育(68969)
自然(66213)
(65530)
自然科(64603)
自然科学(64587)
自然科学基金(63394)
编号(61446)
资助(56250)
成果(50817)
重点(43915)
课题(43256)
(42539)
(41552)
(40722)
创新(37775)
项目编号(37572)
科研(36841)
大学(36637)
期刊
(109650)
经济(109650)
研究(80506)
中国(51381)
学报(45140)
教育(41860)
科学(41509)
(40609)
管理(38806)
大学(33930)
(32912)
学学(31564)
农业(28709)
技术(26274)
(20396)
金融(20396)
业经(18565)
财经(17173)
图书(16729)
经济研究(16592)
(14485)
问题(14325)
(14038)
理论(13958)
科技(13826)
(13413)
实践(13039)
(13039)
技术经济(12424)
现代(12266)
共检索到394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文良  和学新  
课程研究的取向应更多地关注实践取向,实践取向是课程研究的最终目的。课程研究的实践取向并不意味着抛弃课程理论,而是以课程理论为基础,通过课程实践验证理论,最终服务于课程实践。课程研究的实践取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课程研究中却缺少实践取向的课程研究,主要表现为:课程研究价值取向的迷失;课程研究中的急功近利;课程研究问题的臆想与假定;课程实践思想的断裂。课程研究亟需对实践的关照。回归课程实践本身、在实践中生成研究问题、关注课程实践者的课程体验、倡导课程审议制度是课程研究实践取向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左崇良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我国研究型大学移植了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但在通识课程实践中却存在四大误区:通识课程目标不明,课程内容杂乱,课程实施不力,评价标准缺失。与此相对应,走出困境也有四条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杜丽雯  
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多元文化相互冲击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英语教学的环节,体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核心思想。文章从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应用现状出发,从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方面着手,探讨英语教学与思政元素结合的具体举措。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丽红  卢红  
实践取向作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是建设与实施好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前提。结合当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审视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其全新价值与意义在于,转换视角理解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以具身心理模拟促进理论知识理解,以复杂情境参与发展实践智慧,以具身情知交融培育职业情感,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凌玲  江新会  邓丽芳  
当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呈现出"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文章在梳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中国本土情境的契合性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据此对学者们研究路径的选择提供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凌玲  江新会  邓丽芳  
当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呈现出"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文章在梳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中国本土情境的契合性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据此对学者们研究路径的选择提供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俊超  
我国院校研究与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专门性职业的美国院校研究相比,差距还很大,但从当前院校研究的氛围、队伍、内容、方法、数据库建设、专业协会以及国际化等方面来看,我国院校研究正朝着规范发展的轨道运行。当前,中国院校研究仍需在推动院校研究数据库的建设、公开与共享,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问题解决型"研究,推进院校研究专业协会的发展和国际化合作进程等方面继续努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凌玲  江新会  邓丽芳  
当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呈现出"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文章在梳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中国本土情境的契合性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据此对学者们研究路径的选择提供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栋  
薛栋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撰文,分析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已经到达了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却面临着价值层面滞后的问题,据此,作者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注重职业精神教育。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解读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可以引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丽华  
我国社区教育在蓬勃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间、城乡间不平衡且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知晓度低的实然状态。社区教育政策是影响社区教育"质"和"量"提升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复杂和多元的社区教育政策体系中,其政策环境、政策内容、政策产出和政策过程等影响着社区教育的公平取向。要疏解社区教育政策运行阻滞,需通过实践的深化来促进、完善政策,进而达至政策的更新,即通过保障资源供给彰显政策内容公平,通过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力合一"平台促进政策过程平衡,通过开发多元学习途径调试政策环境发展,通过向弱势群体倾斜回应政策价值诉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牛晓未  
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是美国教师教育中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为其他国家所认可。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进行阐述,然后对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的实践方式进行剖析。研究发现,美国选择性实践路径主要是以短期和专业为师资培训的方式、以实习导师为师资培训的专业支持、以不同的审查角度为师资培训的考核评估等三个方面为主要特点。借鉴美国的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的经验,国内应在培训方式、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指导以及师资培训的审查与考核上有所完善与调整,来丰富和发展我国自身的教师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蔡小春  刘英翠  顾希垚  熊振华  倪霓  
在分析了课程思政育人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建设是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育人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培育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方面,通过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从而探索出了三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包括嵌入式、支撑式和补充式,说明了三种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教学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的课程思政育人特点和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巩建闽  萧蓓蕾  董文娜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编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西方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学者的研究常常通过框架模型的形式,为高校具体的课程体系编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这些框架模型也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学习和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结合国情不断创新,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编制研究的一条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燕芳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不断进行实践教学创新,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要,能够进行创新的各类创新型人才。通过对高职实践教学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把握其发展趋势,提出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服务,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宇  
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之时,便是科学化的课程开发研究启动之日。随着课程开发对实践发生影响的空间逐步缩小,课程研究走出两条看似截然相反的范式转换之路:走向学术的课程理解研究和走向实践的行动研究。未来的课程研究中存在整合两者的需要和可能,表现为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者从事的实践性研究和教师从事的实践性研究三种研究方式的共存和互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