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6)
2023(6307)
2022(5720)
2021(5407)
2020(4724)
2019(11223)
2018(11072)
2017(21519)
2016(12042)
2015(14061)
2014(14607)
2013(14552)
2012(13719)
2011(12534)
2010(12900)
2009(11933)
2008(12118)
2007(11242)
2006(9779)
2005(8557)
作者
(36368)
(30758)
(30408)
(29163)
(19251)
(14717)
(14261)
(12012)
(11481)
(10852)
(10340)
(10238)
(9770)
(9641)
(9568)
(9543)
(9461)
(8960)
(8943)
(8803)
(7669)
(7581)
(7381)
(7056)
(6962)
(6944)
(6906)
(6803)
(6271)
(6196)
学科
(50908)
经济(50757)
管理(33771)
(31720)
(27101)
企业(27101)
方法(26950)
数学(22018)
数学方法(21728)
(14125)
(12883)
中国(12660)
(12003)
理论(11525)
业经(11174)
(10815)
地方(9510)
(8986)
农业(8881)
(8768)
贸易(8766)
(8489)
(7867)
财务(7848)
财务管理(7826)
技术(7606)
企业财务(7378)
(6893)
(6509)
环境(6478)
机构
大学(182400)
学院(180788)
(70322)
经济(68525)
管理(68228)
研究(59778)
理学(58561)
理学院(57856)
管理学(56721)
管理学院(56377)
中国(43188)
(38950)
科学(37387)
(32393)
(31433)
(31022)
(28267)
中心(28094)
研究所(28068)
业大(27856)
(25992)
财经(25816)
师范(25728)
农业(24953)
北京(24495)
(23178)
(22217)
经济学(21294)
(20876)
师范大学(20674)
基金
项目(116074)
科学(89648)
研究(85588)
基金(81695)
(70780)
国家(70163)
科学基金(59368)
社会(52792)
社会科(48821)
社会科学(48799)
(46153)
基金项目(43774)
教育(41677)
(39133)
自然(38275)
自然科(37363)
自然科学(37348)
编号(37018)
自然科学基金(36678)
资助(33819)
成果(31282)
(26239)
重点(26066)
课题(25233)
(24211)
(23615)
大学(22653)
科研(22521)
项目编号(22409)
教育部(22391)
期刊
(77286)
经济(77286)
研究(51978)
中国(36425)
学报(28914)
(28083)
(26964)
科学(25858)
教育(25194)
管理(23609)
大学(21592)
学学(19960)
农业(18804)
技术(18378)
财经(13105)
(12795)
金融(12795)
业经(12037)
经济研究(11777)
(11240)
图书(10884)
问题(10738)
(10200)
技术经济(9567)
(9355)
理论(9154)
统计(8861)
实践(8366)
(8366)
科技(8290)
共检索到266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和学新  金红霞  
在社会学意义上,课程设计就是按照支配阶层的意志,对知识进行的社会选择和组织,是一场有意识的社会谋划活动。课程设计过程渗透着大量的课程决策行为,并且受到政治权力的干预,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并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而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过程。课程设计的产品——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科书等各种课程文本,作为权力主体主导的社会谋划的产物,体现了支配阶层的利益和社会中的权力格局,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性。课程结构通过对课程知识进行社会标价,使学生对不同的知识投以不同的重视程度和精力,进而形成顺应社会支配阶层意识形态的知识结构。课程标准是课程知识选择与组织的法规,按照社会支配阶层的意志规定了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与传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夏正宝  
知识社会学是课程社会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其对知识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对课程及其知识内容的社会学分析具有巨大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知识社会学中既有的对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三大范式,即整体功能论范式、整体决定论范式及分层决定论范式的逐一述评,得出虽然它们都存在一些理论分析的局限性,但是这些范式对课程及其知识内容的研究仍然有其独到与深刻之处,因此年幼的课程社会学注意吸收知识社会学的有关学术成果依然是有益和明智选择的结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艳  马勇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由于教师、学生的参与 ,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成为一个动态的、可变的社会存在。其中 ,教师对课程的重构起着重要作用。影响教师重构课程的社会因素包含社会、制度、文化发展和学生的文化需求 ,以及教师自身的社会角色地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雨亭  
隐蔽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对男女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学校层面 ,报纸、课外读物和校园里的名人名言以及学校里的权力构成等都存在着不平等的信息。在班级层面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都存在着不平等。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六位初中教师的访谈研究表明 ,六位初中教师的性别观念处于经验层次 ,缺乏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性别公平性的反思与监控 ,他们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把一些与男生有关的性格特点与行为赋予更加积极的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乐先莲  
本文立足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教师角色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知识社会学视野中教师作为知识人的角色,教师依赖的知识系统是教师知识,教师参与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教学、学习和研究等基本问题。最后指出知识社会学为教师角色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和研究理念,并且在教师教育研究中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有升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分析视角,采取分类分析与综合分析的分析方式,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现行初中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与各自社会脉络之间的结构性关联。文章分析了两套课程目标所体现的“个人”、“家庭”、“他人与群体”、“社会”等诸方面素养的异同,以及在话语方式及学科视野方面的差异,并简要论述了对当前制定新的课程目标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0期中撰文,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百年发展历史,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了不同历史时期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结构以及不同课程知识选择与分等,揭示了其中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控制等规律。回顾百年发展历史,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经历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英  
追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百年发展历史,基于社会学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时期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结构,以及不同课程知识选择与分等,表现为社会统治阶级对职业教育的规约从宏观课程体系逐步深入到微观课程内容,实用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指向劳工阶层,相对稳定的课程结构及课程形态也进一步迎合并维护了社会权力结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志毅  
对德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建构在我国尚未完全开展,本文对此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开展德育评价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评价缺乏一套科学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考代评(以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代替品德评定)和包办代替(以班主任一次期末操行评语代替品德评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旧的德育评价模式因其脱离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而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春光  胡丽萍  黄文彬  
大学学科知识发展的图像其实都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社会情境与知识观。古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学科知识是形而上学知识型与神学知识型,此种知识模式是与社会隔绝孤立的,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进入现代性时期,大学的学科知识是现代科学知识型,大学建立了现代学科制度,随着技术性课程与实用性知识的兴起,学科更行分化与制度化,学科规训制度在此时期建立完备。到了后现代性时期,以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全球化为表征的新经济时代,大学学科与课程更加强调实用性、绩效性、职业化、产业化、科技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闫守轩  
当下我国已开发或使用的真正"课程"意义上的中小学生命教育教材极其有限。以三本(套)代表性的生命教育教材为例的文本分析发现,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在课程基础、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探索改进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宇鹏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社会工作实务》实际建设情况,提出了高职高专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核心课程《社会工作实务》的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思路,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郝京华  吴永军  刘云杉  胡宗仁  张行涛  朱志勇  王有升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南京师大“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学校课程既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范畴,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课程作为“从一定文化社会里选择出来的材料”,①具有无可争辩的社会性,课程的决策、编制、授受及评价等,无不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对于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振中   车越彤  
社会变迁引发新一轮知识革命,社会情感能力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重要向度。为了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一些国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几个方面对课程设计进行了各种探索,并通过以社会问题和全球议题为核心导向、以行动者网络生成知识脉络、以“公民行动”落实社会实践、将SEL要素融入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方式助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鉴于国际课程经验,助推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课程设计可从这几方面推进:在课程目标方面,引入真实社会问题,突破学科知识壁垒;在课程内容方面,走出“学科崇拜”的课程立场,围绕“核心素养”整合课程知识;在课程实施方面,沟通异质认知场域,凝聚社会教育力;在课程评价方面,引入社会情感能力指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远  薛文刚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合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有目的地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目前各高校努力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实施为核心内容,同时,概要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类型、目标定位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