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
2023(1623)
2022(1448)
2021(1436)
2020(1158)
2019(2658)
2018(2622)
2017(4906)
2016(2649)
2015(3131)
2014(3138)
2013(3015)
2012(2806)
2011(2721)
2010(2803)
2009(2392)
2008(2294)
2007(2325)
2006(2136)
2005(1728)
作者
(7043)
(5838)
(5689)
(5541)
(3708)
(2805)
(2789)
(2305)
(2288)
(2083)
(2025)
(1976)
(1875)
(1826)
(1800)
(1777)
(1712)
(1691)
(1682)
(1658)
(1630)
(1441)
(1434)
(1406)
(1358)
(1320)
(1319)
(1298)
(1252)
(1225)
学科
(9555)
经济(9424)
管理(8143)
(8054)
企业(8054)
(6987)
理论(6174)
方法(5044)
(4963)
业经(4368)
社会(3500)
经济理论(3438)
企业经济(3375)
(3327)
教育(3173)
中国(3133)
教学(3070)
技术(3007)
(2913)
技术管理(2340)
(2262)
工作(2002)
(1978)
科学(1958)
(1940)
学法(1854)
教学法(1854)
数学(1831)
数学方法(1752)
(1729)
机构
大学(39923)
学院(39391)
管理(15868)
理学(13673)
理学院(13508)
管理学(13262)
管理学院(13182)
(12906)
经济(12532)
研究(12042)
(8241)
(7920)
师范(7893)
中国(7185)
科学(6957)
师范大学(6466)
(6449)
(6318)
教育(6075)
(5782)
中心(5437)
研究所(5152)
财经(5110)
北京(5024)
(4995)
技术(4955)
职业(4674)
(4527)
社会(4352)
业大(4138)
基金
项目(25234)
研究(21549)
科学(20282)
基金(17513)
社会(14819)
(14421)
国家(14254)
科学基金(12759)
社会科(12699)
社会科学(12690)
教育(11461)
编号(10562)
(9924)
成果(9778)
基金项目(9499)
(8187)
自然(7043)
项目编号(6964)
自然科(6921)
自然科学(6920)
自然科学基金(6825)
课题(6723)
资助(6348)
(5953)
(5932)
(5599)
教育部(5551)
国家社会(5471)
规划(5466)
(5422)
期刊
(16024)
经济(16024)
研究(12402)
教育(12248)
中国(10334)
管理(5893)
(5398)
科学(5249)
学报(4993)
技术(4609)
图书(4401)
大学(4167)
(3791)
学学(3519)
职业(3395)
情报(3391)
财经(2958)
书馆(2811)
图书馆(2811)
(2664)
论坛(2664)
(2570)
农业(2481)
技术教育(2310)
职业技术(2310)
职业技术教育(2310)
业经(2222)
社会(2157)
科技(2115)
理论(2083)
共检索到6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殿森  靳玉乐  
课程知识的社会性是指由于社会意识的融入而赋予课程以鲜明的社会特质。社会心理为社会意识形式提供情感资源和心理动力,而为人类文明提供理性精神成就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课程知识社会成分的主要方面。社会心理成分和社会意识形式铸就了课程知识的社会文化力量,对社会意识形式作用方式的正确把握是实现课程的社会效能和理智价值的基本前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车丽娜  
随着师范教育体制的建立,教师职业逐步向专业化的方向迈进,教师以"体制中"人的身份出现,教师职业价值取向也从纯粹的精神追求中抽身,工具理性意识日益增强,社会意识以及终极关怀精神日益消减。随着当今社会学校责任的扩展,教师不应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代言人,而更应该是人生价值的引领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荣彪  黄永新  刘贺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昊远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的重要代表之一,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同类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利于整合各项社会要素力量,带动城市建设中的相关事业发展,对社会意识形态能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情况则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制度解释服务,在群众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支持。由此,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其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秀华  
价值秩序是社会健康发展的软实力。如何面对由于社会利益分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影响而带来的社会价值秩序重塑的风险,是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大文化价值难题。本文试图论述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对新时代社会价值秩序重塑的功能,并由此出发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价值秩序重塑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凝聚中国人心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来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贾强  
一、流动民工意识调查的重要性近年来的多次民工潮使我国各大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流入活跃了城乡经济,方便了市民生活,缓解了城市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加速了城乡文化交流,打工的收入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但与此同时,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入也给城市及农村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和问题。仅以对北京等大城市的影响为例,日常生活中可以明显感到的影响就可举出交通拥挤,犯罪增多,市容卫生恶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露茜  
满足社会需求是实现社会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教育政策的生产也是如此。只有产生了社会需求与政治需求,才有教育政策生产的充分性与必要性。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三大社会运动——黑人权利运动、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效能运动,为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复兴及其教育议程的形成铺垫了必要的社会需求,形成了新保守主义的公共教育议程,即构建以"核心知识"与"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全国课程";实现公共学校中的权力制衡;恢复公共学校中的祈祷制度。这赋予美国公共教育全新的品性——"常识"领域的集权与"制度"领域的放权,对美国教育产生了自公共学校运动以来最为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綦彦臣  
1、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许多经济学家观察到意识形态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只不过由于它难于计量,经济学家在设计与激励机制有关的模型时常常将它忽略不计。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经济学诸多流派中,除了比较经济学家如莫里斯·伯恩斯坦等以外,也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问题。这似乎可从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轨迹中找到佐证(茅于斌,汤敏,1989,p13)。 难以计量,并不意味着它对经济制度变迁没有影响。很明显,制度变迁中意识形态多元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东生  
一、企业营销机会观察 企业营销机会观察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消息渠道搜集营销机会信息。企业要培养营销机会观察力,就要建立科学的营销机会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完整的信息渠道,全面搜集营销信息。 1.营销信息系统模型。企业一般通过自己的营销信息系统来搜集营销机会信息。菲利普·科特勒在其名著《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第9版》中提出了一个营销信息系统模型,这个模型的优点:一是营销信息系统是为企业营销经理服务的,信息的需求来自营销经理;信息也将分配给营销经理使用。二是提出了信息渠道有四个方面:内部报告、营销情报、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子江  
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从教49年,立足本职.著述宏富,主编初中语文教材。主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卓然成为大师。洪宗礼现象具有广泛深该的社会意义:中小学教师的发展空间是不可限量的;中小学学校观念应该有所突破;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个人对教育、对社会具有巨大效应;教师的发展要一层楼一层楼地盖上去;研究心是最可宝贵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志林  
个人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但它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日积月累和自觉创生的结果。有效的课程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独特而丰富的个人知识,课程意识则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并内在地影响着教师个人知识的创生。为此,要在课程意识的观照下,通过强化对课程与教学的反思与研究,倡导自主、对话与合作的教学文化,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等策略,以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持续创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廷敏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适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是一 种有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知识经济是以产权化的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产品一旦变成知 识产权,其附加值就将成倍的上涨。对于中国这样的制造大国,辛勤劳动的成果但附上国外的知识产权(尤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裴秀贤  王桂生  
分析了消遣阅读的特点和对人生、社会的重要影响,认为消遣阅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块重要思想文化阵地,人们的消遣阅读行为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鲁文  许峰  
文章通过对社会学中互动现象的分析,从互动形式的发展渊源与形成轨迹及对教育发展的启迪,进而提出了互动学习的范式。文章从哲学、社会学的论理角度论证互动学习即研究性学习社会意义与实践价值,对国家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和推广普及研究性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和学新  金红霞  
在社会学意义上,课程设计就是按照支配阶层的意志,对知识进行的社会选择和组织,是一场有意识的社会谋划活动。课程设计过程渗透着大量的课程决策行为,并且受到政治权力的干预,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并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而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过程。课程设计的产品——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科书等各种课程文本,作为权力主体主导的社会谋划的产物,体现了支配阶层的利益和社会中的权力格局,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性。课程结构通过对课程知识进行社会标价,使学生对不同的知识投以不同的重视程度和精力,进而形成顺应社会支配阶层意识形态的知识结构。课程标准是课程知识选择与组织的法规,按照社会支配阶层的意志规定了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与传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