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2)
2023(11606)
2022(10119)
2021(9835)
2020(7916)
2019(18566)
2018(18684)
2017(34473)
2016(19860)
2015(22513)
2014(22921)
2013(21952)
2012(20042)
2011(18146)
2010(18202)
2009(15923)
2008(15243)
2007(13226)
2006(11558)
2005(10076)
作者
(54633)
(45099)
(44946)
(42827)
(28709)
(21677)
(20747)
(17950)
(17388)
(16119)
(15715)
(15011)
(14203)
(14183)
(14098)
(13890)
(13709)
(13615)
(12872)
(12800)
(11365)
(11272)
(10744)
(10312)
(10214)
(10053)
(10019)
(9918)
(9037)
(9008)
学科
(71720)
经济(71647)
管理(49426)
(44609)
(37072)
企业(37072)
方法(33042)
数学(28741)
数学方法(28338)
中国(22972)
教育(22845)
(18463)
(18177)
地方(18120)
理论(16312)
(15580)
业经(15186)
农业(12334)
技术(12092)
(11968)
环境(11665)
教学(11353)
(11215)
贸易(11210)
(10811)
(10541)
(10434)
地方经济(10372)
(9717)
(9709)
机构
大学(272680)
学院(267531)
管理(102782)
(95052)
研究(92696)
经济(92627)
理学(89847)
理学院(88710)
管理学(87034)
管理学院(86521)
中国(60777)
(59870)
科学(59114)
(46711)
(46692)
师范(46399)
研究所(43118)
(41440)
中心(40300)
(39542)
业大(39130)
(38919)
北京(38623)
教育(38606)
师范大学(38258)
财经(33963)
(33754)
技术(32941)
(31777)
农业(31006)
基金
项目(187104)
科学(147529)
研究(143146)
基金(131126)
(113666)
国家(112591)
科学基金(95876)
社会(85672)
社会科(80857)
社会科学(80835)
(74900)
教育(72583)
基金项目(70058)
(65043)
自然(62036)
编号(61276)
自然科(60513)
自然科学(60500)
自然科学基金(59358)
资助(53382)
成果(51297)
课题(44921)
重点(43267)
(42261)
(41159)
(38869)
项目编号(37322)
(36699)
教育部(36500)
创新(35933)
期刊
(101936)
经济(101936)
研究(85266)
教育(63743)
中国(55976)
学报(40966)
科学(37947)
管理(35628)
(35000)
大学(31410)
(28573)
技术(27861)
学学(27856)
农业(25572)
(16852)
金融(16852)
业经(16368)
图书(15838)
职业(15819)
经济研究(15308)
财经(15057)
(13059)
科技(12907)
(12755)
论坛(12755)
理论(12738)
(12715)
问题(12572)
(12529)
资源(12208)
共检索到387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丰田久龟博士系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教育方法学教授 ,专攻教学理论 ,特别是教学实践史。著有《学力与学习集体的理论》、《何谓学习集体的教学》、《班级教学的改革》、《小学教育的诞生》等。本文是作者趁他来华考察教育之机 ,以“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为话题展开对话的部分内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植田健男教授,系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教育发展科学研究科教授。专攻"教育经营学",主持"学校情报环境学"讲座。去年11月和今年(2002年)9月,两度来校访问。这次对话主要是从"教育经营学"的角度,围绕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展开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桂正孝教授,专攻教育方法学。著有《生活指导的计划与展开》、《初中学生辅导中管理主义的问题》、《信息化社会的进展与儿童的变化》等。本文就数次交谈中有关"学生辅导"的问题作一归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以"学校评价"为中心,探讨了日本学校评价的政策依据、性质作用、发展现状、实施特点,以及"学校自律性"的概念框架。大胁康弘(Owaki Yasuhiro)教授系日本教育大学教授,专攻教育经营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浅沼茂教授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毕业 ,修习东京大学博士课程 ,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专攻课程研究 ,主著《后现代与课程》(1995年 )。去年年底 ,他应邀来上海参加由本所主办的“综合实践活动国际教育研讨会” ,因此 ,有机会就课程研究的方方面面交换信息与见解。本文仅限于对课程评价的研究作一陈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知名教育学家、大阪市立大学学部原学部长和名誉教授,鸣门教育大学佐藤三郎教授,专攻课程论。主著有《新能力观与教育》、《终身学习时代的学校教育》、《学习方法学习新论》、《教育革命》、《世界教育方法的改革》等,译著有《教育过程》(J.S.Bruner)、《创造性教育》(P.Torrance)等。系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赴日研修期间的导师。自那时以来,一直密切交往,得益匪浅。我对先生的感激之情,非笔墨所能传达。这里记述的,不过是围绕课程研究论题的无数对话中的一个片断而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田中耕治(Tanaka Koji)教授专攻教育方法学和教育评价论,著有《学力评价论入门》、《学力评价论的新视野》、《新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本文探讨了教育评价改革的视点,诸如"真实性"、"参与与合作"、"表现"及"自我评价";概述了评价的基本概念——"效度与信度"、"实施可能性"和"公正性";同时讨论了日本"综合学习"的评价视点,以及包括日本开发的"学情卡"在内的档案袋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京都大学栀田叡一(Kajita Eiichi)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学、教育学。曾任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大阪大学教授、京都大学教授、京都女子大学校长。现任兵库教育大学学长、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委员(教师教育部会会长)。栀田教授的代表作有《自我意识心理学》、《教育评价理论》(3卷本)、《创新大学教育》等。他的学术研究的经历、教育行政的经验,以及他的一系列著作,奠定了他作为日本教育学术界权威学者的地位。本文围绕日本中小学教育中实施的形成性评价问题,梳理了提田教授有关教育评价的主要见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围绕"何谓学力之基础"、"学力中的生活与科学问题"、"学力中的态度问题",勾勒了日本学力论争的历史线索。然后归纳了当今围绕"生存能力"的培养所展开的学力论争的基本论题。日本的学力论争中提出的诸多论题,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的课题。日本的"学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教育界摆脱"学历主义"的束缚,建构新的"学力"概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对话者木下繁弥(Kinoshita shigemitsu)系日本大阪教育大学教授,专攻教学理论与学科教育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兵库教育大学学长梶田壑一(Kajita Eiichi)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学、教育学。其代表作有《自我意识心理学》、《教育评价理论》(3卷本)等。梶田壑一教授主张,视学习者的实际展开实践乃是教育活动的原则。因此,必须真切地把握并判断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在教育工作中所谓的"评价",指的就是这种活动。本文依据其自身的研究及其他同行的成果,就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的目的与方法的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归纳了日本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的要点及其实施的基本课题。日本新课程改革传承了培育"生存能力"的教育理念,力图通过中小学课时的增加、小学英语科的引进、各学科被削减的教学内容的恢复,倡导"习得"、"活用"、"探究"的学习活动,以及突出"国语能力"的跨学科培养,旨在形成每一个儿童的"扎实学力"。这是日本近30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佐藤学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期专攻课程论、教师学。著有《美国课程改造史》、《教育方法学》、《教育研究入门》、《课程论评》、《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设计教育改革》等等。笔者同他有20多年的交往。本文归纳了新近几次交谈的内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探讨了"自信"的概念,辨析了"自信"与"自大"、"自卑"的区别,阐明"自信"是儿童表现自己立场的一种个性特征,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份。接着探讨了"自信"的早期培育和促进儿童"自信"形成的一般教育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从2001年度开始,日本学校教育界吹起了一股"和文化教育"(Wa Culture Education)之风。本文就是笔者围绕"和文化教育"的话题约请日本兵库教育大学中村哲(Nakamura Tetsu)教授(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理事长)作答的访谈录。他强调,日本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形成儿童的扎实学力,而且要形成生机勃勃的"人类的生存力"。因此,日本的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和文化"(日本文化),使之像中草药那样润物细无声,在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春风化雨的作用。中村哲教授专攻社会科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和文化教育,著有《让‘和文化之风’吹遍学校》、《和文化——感悟日本传统的 QA 事典》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