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9)
- 2023(9491)
- 2022(8586)
- 2021(8281)
- 2020(6850)
- 2019(15986)
- 2018(15959)
- 2017(30995)
- 2016(16928)
- 2015(19228)
- 2014(19249)
- 2013(18978)
- 2012(17289)
- 2011(15508)
- 2010(15364)
- 2009(13826)
- 2008(13285)
- 2007(11534)
- 2006(10018)
- 2005(8426)
- 学科
- 济(65252)
- 经济(65084)
- 管理(46555)
- 业(43774)
- 企(37852)
- 企业(37852)
- 方法(32095)
- 数学(26302)
- 数学方法(25966)
- 学(17796)
- 农(16990)
- 中国(16602)
- 业经(15301)
- 财(15270)
- 理论(14704)
- 和(12921)
- 地方(12906)
- 教育(11215)
- 农业(11110)
- 技术(10244)
- 贸(10224)
- 贸易(10219)
- 制(10104)
- 环境(10054)
- 易(9880)
- 务(9852)
- 财务(9792)
- 财务管理(9778)
- 企业财务(9279)
- 划(8921)
- 机构
- 大学(238740)
- 学院(236043)
- 管理(96795)
- 济(87716)
- 经济(85657)
- 理学(84724)
- 理学院(83769)
- 管理学(82302)
- 管理学院(81869)
- 研究(75829)
- 中国(52787)
- 京(50662)
- 科学(48852)
- 财(39090)
- 所(37514)
- 业大(35258)
- 农(34937)
- 研究所(34516)
- 范(33986)
- 中心(33764)
- 师范(33718)
- 江(32704)
- 财经(32235)
- 北京(32019)
- 经(29276)
- 师范大学(27526)
- 农业(27286)
- 院(27220)
- 州(27177)
- 技术(25613)
- 基金
- 项目(166377)
- 科学(130170)
- 研究(124084)
- 基金(119215)
- 家(102784)
- 国家(101876)
- 科学基金(87765)
- 社会(76778)
- 社会科(71742)
- 社会科学(71717)
- 省(65332)
- 基金项目(64296)
- 教育(58095)
- 自然(57308)
- 自然科(55934)
- 自然科学(55923)
- 划(54935)
- 自然科学基金(54905)
- 编号(52363)
- 资助(48707)
- 成果(42806)
- 重点(36697)
- 部(36564)
- 课题(35519)
- 发(34438)
- 创(34357)
- 项目编号(32529)
- 创新(31828)
- 科研(31673)
- 大学(31668)
共检索到331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郝京华 吴永军 刘云杉 胡宗仁 张行涛 朱志勇 王有升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南京师大“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学校课程既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范畴,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课程作为“从一定文化社会里选择出来的材料”,①具有无可争辩的社会性,课程的决策、编制、授受及评价等,无不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对于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永军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在80年代以后尽管有衰退之势,但还是有了较大的发展,对课程改革及课程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研究得以双向深入开展,研究的阵容、地域、规模以及内容都有所发展,课程社会学研究上的"制度性区分"正在得到弥合。
关键词:
课程社会学 新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昌善
近年来,我国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研究与思考时,把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科学课程的研究中来,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推动科学课程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性影响。但这种单一的主要停留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层面的研究视角与丰富的科学课程改革实践相比,显然是不够的。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赵长林博士所著的《科学课程的社会学研究》一书,借鉴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葛春 费秀芬
"日常反抗"是一种"弱者"自我保护和抗争的"武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控制所做出的持续性、隐密性的抵制与不合作。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普遍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新乡土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自身设计中的缺陷与实施上的偏差以及农村教师个人情感、自身特点、群体文化与课程改革存在内在的冲突等。对于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研究者们应当理性地看待,既要正视它的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它的正面功能。
关键词:
新课程实施 农村教师 日常反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佳鹏
<正>作为人类活动的核心场所,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涉及众多个体的经历、选择和意义构建。而传统的城市变迁研究要么侧重宏观层面的分析,要么侧重城市环境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忽视了个体在城市变迁中的体悟、感知以及情感诉求。在晚近的城市社会变迁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微观入手,关注城市变迁中的个体行动者,在考察这种变迁对于个体人生历程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更为深入地理解城市变迁的内在肌理和发展逻辑。《传记社会学:理论议题》一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艳
大学阶段连接着个体从学生身份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过程,是形成个体稳定个性特征的过渡阶段。高职新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子群体,在学校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存在许多独有的问题和困惑。文章从社会学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角度,对影响高职新生适应问题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解决高职新生适应问题的建议,即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努力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帮助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做好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指导工作,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力量联合、关注新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职新生 适应问题 社会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金荣
民工潮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深化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农民和农村人口的临时性的机械迁移 ,是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新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运行引发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从另一种视觉来看 ,民工潮包含的两个社会流动过程 :涨潮 (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是一个下降的社会流动过程 ,而落潮 (民工回乡 )是一个向上的社会流动过程。民工潮是增强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 ,对我国城乡的稳定发展也有特殊的积极意义。对民工潮的疏导是长期性工作 ,除了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乡镇经济发展 ,让农业剩余劳动力尽
关键词:
民工潮 农村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人类生活的世界,一个是地球赋予的自然世界;一个是自己创造的社会世界[1]。人地关系的核心表现为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作用基础的压力和影响。目前由于我国资源利用和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将社会学理论的原理、原则、观点及方法运用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具体社会行为的研究,从而获得对社会利用自然资源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资源社会学包含有许多对社会学中层理论的提升和运用,又贴近于现实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生活实践,因而受到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和管理研究者的重视,成为资源科学学科建设和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尝试性提出资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肖洪根
由于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尚未成熟,旅游社会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讨,认为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应是旅游者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集合,包括旅游者个体和群体两方面。旅游者个体研究包括旅游者行为及引起该行为的动机、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深层因素,属微观旅游社会学范畴;旅游者群体研究包括社会关系、跨文化交际、社会影响、旅游人流等宏观旅游社会学的层面。此外,本文还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旅游者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樊凡
本文通过对一些与"农村社会结构和特征""农村社会组织""小农化(去小农化)""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村民自治问题""乡村教育问题"等有关的文献进行"再田野化"的调查和反思性研究发现,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至少存在以下四个没有受到关注的问题:一是有些研究者常常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偏好对研究对象进行刻意的裁剪和装扮,进而出现了普遍且严重的学术割据现象;二是有的学术表述中不乏"符号暴力"面相;三是有的研究者刻意把农村社会问题话题化;四是有些文献更多展现的是研究者对农村社会的"消费"而非责任。上述问题的存在是部分学者"责任伦理"匮乏的表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为了促成学术责任的落实,有必要对农村社会学研究进行重新定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范晓光
<正>主持人语:社会学是一门由现代化催生并伴随现代性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年轻学科。自从1979年的恢复和重建以来,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坚持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皆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刻,要科学系统地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方法论层面展开对社会学和社会学研究的讨论恰逢其时。为此,本专题特刊发三篇论文,作者分别从社会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出发追问中国社会学的特色与自觉意识、从社会视角指明社会学必须进入主体领域(政府、企业、金融、法律)以重塑学科的价值关怀和理论视野、以第四次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社会学何以深化新劳动研究的新思路,构成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学理预判,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新发展有所助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中春
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社会现象是会计伦理失范的外在表现。社会制度不完善及社会控制不力是会计伦理失范的外部原因,而组织控制制度不力是会计伦理失范的内部原因。文章从会计伦理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就会计伦理失范治理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会计伦理 社会制度 社会控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广
2005年10月,第五届国际财政社会学研讨会将在德国埃尔福大学(Erfurt University)召开,按照研讨会征文通知的说法,财政社会学思想长期以来受到忽略,现在是其被重新认识的时候了,并且各国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为财政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但国外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内还知者寥寥,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则几乎仍为空白。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财政社会学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单阳 盛少波
近年来,在社会学界中爆发出对元理论化(metameorizing)的极大兴趣,元研究(meta-study)在社会学中迅速发展起来,本文旨在考察元研究在社会学的三个重要领域(理论、方法和资料分析)里的最新发展,辩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程晓樵 吴永军 刘云杉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浪潮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其中尤以课堂教学改革面广量大。许多人认为,这些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过,只要稍加分析与归类就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