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0)
- 2023(9426)
- 2022(8505)
- 2021(8274)
- 2020(6854)
- 2019(16119)
- 2018(16112)
- 2017(31365)
- 2016(17384)
- 2015(19870)
- 2014(20074)
- 2013(19715)
- 2012(18050)
- 2011(16137)
- 2010(16213)
- 2009(14582)
- 2008(14133)
- 2007(12204)
- 2006(10789)
- 2005(9575)
- 学科
- 济(65043)
- 经济(64961)
- 管理(49722)
- 业(46282)
- 企(39124)
- 企业(39124)
- 方法(30817)
- 数学(26317)
- 数学方法(25906)
- 农(17822)
- 中国(17184)
- 财(16606)
- 学(15115)
- 业经(14877)
- 地方(13508)
- 理论(13183)
- 制(11891)
- 农业(11781)
- 贸(11511)
- 贸易(11507)
- 教育(11338)
- 和(11281)
- 易(11152)
- 务(10794)
- 财务(10729)
- 财务管理(10705)
- 技术(10485)
- 环境(10273)
- 企业财务(10123)
- 银(9590)
- 机构
- 大学(243977)
- 学院(242750)
- 管理(98711)
- 济(89863)
- 经济(87609)
- 理学(85585)
- 理学院(84576)
- 管理学(83028)
- 管理学院(82591)
- 研究(78650)
- 中国(57232)
- 京(52775)
- 科学(50369)
- 财(41425)
- 所(39754)
- 农(36140)
- 研究所(36110)
- 业大(35732)
- 中心(35571)
- 范(35153)
- 江(34940)
- 师范(34896)
- 北京(33928)
- 财经(33321)
- 经(30181)
- 州(29223)
- 院(28397)
- 师范大学(28317)
- 农业(28041)
- 技术(26941)
- 基金
- 项目(166099)
- 科学(129605)
- 研究(124782)
- 基金(118025)
- 家(101679)
- 国家(100769)
- 科学基金(86556)
- 社会(74985)
- 社会科(70804)
- 社会科学(70781)
- 省(65486)
- 基金项目(63608)
- 教育(58575)
- 自然(56882)
- 自然科(55508)
- 自然科学(55498)
- 划(55183)
- 自然科学基金(54468)
- 编号(53080)
- 资助(48818)
- 成果(43799)
- 重点(36760)
- 课题(36559)
- 部(36407)
- 发(34796)
- 创(34251)
- 项目编号(32751)
- 创新(31746)
- 大学(31475)
- 科研(31472)
共检索到35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和学新 张丹丹
自赫尔巴特以来,心理学就成为了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课程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各种心理学流派为基础的不同的课程理论,在课程实践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国当前课程的心理学基础研究,存在着对心理学理论的误读或误用现象,缺乏对心理学理论相关概念、术语的批判和意义转换,关照课程实践的针对性有限,系统整合性不足,本土化程度也不高。基于此,课程的心理学基础研究,应该以多维的整体观把握心理学理论,在作用机制层面促进心理学理论的课程论转化,要切实关注课程改革实践,有意识开展系统化整合研究,不断推进域外理论的本土化建设。
关键词:
课程基础 心理学基础 问题反思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建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事关课程改革的是非成败与未来走向。学习观是课程理念的核心,直接影响了对知识、教学、情境、师生等问题的看法。学习的获取观与参与观是当前两种主要的学习观。获取观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参与观认为学习是参与共同体的过程。这两种学习观互斥又互补、矛盾又统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两种学习观决定了我们需要建构多样综合的课程理念,摒弃非此即彼、对立替代的思想,扬长避短、兼容并蓄,共同建设教育理论和指导教育实践。
关键词:
课程理念 课程改革 学习观 教学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崇德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的心理学研究是一项深入中小学、规模大、成效明显的实验研究。在历经30年的研究中,提出并检验了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发展智能的基础,学科能力的发展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标志,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各种逻辑思维的发展,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等心理学观和教育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大均
自1969年加涅等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发表第一篇《教学心理学》(insturctional psy—chology)的论文以来,教学心理学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和日益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欧美各国一些知名的心理学家走出实验室,对学校教学问题研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忱。我国心理学家、教学理论家从80年代初开始引进介绍欧美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并结合我国教学实际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国内外教学心理学研究者都试图把心理学原理与教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以认知教学理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平
审计的产生源于管理实践的需要,并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管理是审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审计功能的拓展也是以管理实践的发展为基础,并且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突破传统审计功能的范畴,产生了与传统经济责任事后监督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经济责任审计功能,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审计理论的发展,产生建立在现代管理学基础之上的新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审计学科的建设应当顺应大管理需要大审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审计 审计功能 管理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凤玉 单中惠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课程论先后出现了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和人本课程论,它们的基本走向就是由偏重学科知识体系向偏重学习主体转变。西方课程论的嬗变凸现了西方课程论的心理学走向,这是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观念变革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它预示了西方课程论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光正 常永才
当代跨文化心理学较好地克服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文化局限和文化色盲问题,其方法论基础可供民族心理研究借鉴。笔者基于直接交流和原著研读,梳理了该学科的集大成者约翰·贝理(Berry,J.W.)的相关思想,获得如下启示:(1)加强文化取向的研究目标应包括验证主流心理学知识的适宜性、揭示民族心理的特殊性和共同性;(2)针对心理研究特点,全貌、深入把握文化概念;(3)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人类基础性心理过程和机能共同,文化影响其实际发展和具体形式;(4)包容和完善多种范式和方法,使之形成互补和分工,并运用"派生客位"思维进行整合;(5)文化取向的心理研究较为复杂,需要加强理论探索,尤其是对人类学的研习和恰当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以早期还原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仅仅反映了动物性的本能需求而忽视了人类的社会性;因此,它不仅无法揭示"无形的手"来自何处以及如何运作,也无法根本上理解"囚徒困境"与现实相悖的现象。相反"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则以新近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将人类基于动物性的本能目的和基于社会性的实现手段结合起来;因此,它可以更好地挖掘"无形的手"是如何运作而实现社会协调,从而是比经济人假设更合理、有效的人性抽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若岚
<正>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活动,与人的心理发展保持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教育的发展基础是人的心理发展,人的心理发展又受限于教育的成效。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是从相对冷门的附属性学科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侯淑萍、焦丽英两位著的《科学发展视域下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6月版)以科学发展观为研究依据,详细研究探讨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杨起全 程家瑜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但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中国政府在本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80%以上。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投入少。结合对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测算,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R&D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把大学自筹基础研究投入作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 测算 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蒲淳,刘细文
关于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蒲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细文近些年来,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技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从国家长远需要出发,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民 张燮
本文倡导将高校管理作为"社会过程"来研究,认为管理心理学关于组织心理和人际相互作用的理论对于改善高校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文中通过对高校组织性质、特点及心理功能的深入剖析,揭示了高校组织的规范性特征,提出,教育理想和科学理想是大学的灵魂和基本动力,人格规范和学术规范是其根本的控制因素,管理的激励措施应以刺激教育成就和科学成就为主.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当前高校管理心理学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山还
现代管理与心理学研究何山还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在现代管理中,心理问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心理学研究,是管理者面临的急迫课题。一、心理学问题贯穿管理全过程现代管理的全部过程及所有领域,几乎都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课题。以生产牛仔裤而闻名于世的美国礼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江洋
学生学业评价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分析传统课程的教学弊端与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建构了"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提出"以学生为本",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在评价标准确立、评价主体构成、评价方法与内容选择以及评价过程建立等每一个操作环节设计中的多元融合性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