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4)
2023(4857)
2022(3997)
2021(3859)
2020(3077)
2019(7009)
2018(6685)
2017(12700)
2016(6496)
2015(7241)
2014(7255)
2013(7021)
2012(6369)
2011(5841)
2010(5875)
2009(5400)
2008(5429)
2007(5117)
2006(4486)
2005(3760)
作者
(17285)
(14440)
(14236)
(13748)
(9176)
(6794)
(6687)
(5584)
(5563)
(5072)
(4906)
(4902)
(4699)
(4488)
(4292)
(4276)
(4269)
(4176)
(4138)
(4120)
(3692)
(3449)
(3402)
(3326)
(3263)
(3239)
(3209)
(3152)
(2865)
(2776)
学科
(23970)
经济(23821)
管理(22021)
(20207)
(18967)
企业(18967)
方法(9779)
理论(9732)
业经(8624)
中国(7988)
(7697)
(7617)
(7372)
(6863)
教育(5787)
技术(5702)
(5330)
数学(5209)
数学方法(5086)
农业(5011)
(4816)
财务(4800)
财务管理(4791)
经济理论(4688)
企业经济(4659)
企业财务(4584)
(4494)
教学(4358)
(4262)
社会(4204)
机构
大学(99557)
学院(98078)
管理(37571)
(36846)
经济(36042)
理学(32039)
理学院(31702)
管理学(31283)
管理学院(31084)
研究(29454)
中国(20926)
(20342)
(19853)
(16899)
师范(16840)
科学(16259)
财经(16163)
(14904)
(14543)
师范大学(13686)
(13645)
中心(13598)
(12240)
北京(12167)
研究所(12026)
财经大学(11973)
经济学(11737)
教育(11457)
经济学院(10461)
商学(10239)
基金
项目(62053)
研究(51754)
科学(50253)
基金(44867)
(37545)
国家(37147)
社会(35106)
科学基金(32798)
社会科(32101)
社会科学(32087)
教育(25176)
基金项目(23687)
(23488)
编号(22698)
成果(20365)
(19960)
自然(18250)
自然科(17864)
自然科学(17862)
自然科学基金(17576)
资助(16212)
课题(15093)
项目编号(14619)
(14581)
国家社会(14372)
重点(13840)
(13533)
(13502)
教育部(13462)
(13267)
期刊
(43712)
经济(43712)
研究(32900)
教育(20290)
中国(20222)
(17802)
管理(13711)
学报(13321)
科学(12476)
大学(10990)
学学(9771)
财经(9694)
(9370)
技术(8761)
(8455)
图书(7793)
(6989)
金融(6989)
业经(6948)
经济研究(6527)
农业(6043)
问题(5873)
书馆(5421)
图书馆(5421)
(5273)
论坛(5273)
职业(5265)
(5015)
情报(4948)
理论(4697)
共检索到147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阚维  
长期以来,课程标准为作为课程改革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文本受到推崇,但教师常常报以抵制的态度,从而造成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悬置"。从社会知识论理论的角度看,造成悬置的根源是课程标准中所体现出的"多重交错知识""理性系统"和课程炼金术导致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类型与学校教师自己的知识类型形成冲突,从而造成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种种问题。此种冲突与社会文化产生纠葛关系。这种悬垂不能单独以权力意图的政治文本来理解,而应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教师如何对课程标准作解读与实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康宁  
在社会学视野中 ,课程标准并不只是关于学校所应传授给学生的教育知识之标准的一个“专业性文本” ,而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性文本”。课程标准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客观地”根据对学生、社会及学科的研究结果来编订的“技术过程” ,而是以政府决策层的价值取向为依据、有选择地利用有关学生、社会及学科的研究成果去编订的“社会过程”。课程标准编订工作的启动是政府决策层的价值需求发生变化及其权力运作的结果 ,课程标准成形的过程也充满着价值的碰撞与权力的较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容仪  张恩祥  靳包平  林中忖  
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概念为出发点,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本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原则,论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必要性、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的构成以及建立课程标准的原则与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玉海  王传金  
课程标准是由国家的公认机构制定并由国家标准权威管理部门批准或核定的文件,是课程开发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的准绳。它规定了整个课程运作活动与过程的规则,供学校和教育机构遵守与反复使用,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和秩序。从课程运作过程来看,课程标准应该是一个由课程方案设计标准、学科课程标准、活动课程标准、教材设计与编写标准、课程实施标准、课程质量管理标准、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构成的课程标准体系。课程标准体系建设要系统认识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确切使用课程标准的条款语言,科学划分课程标准的基本时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月芬  徐淀芳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实施建议的纲领性文件。当前,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教学要求被不断拔高、学生学业负担不断加重等现象,人们在反思社会资源、评价机制等问题的同时,对于课程标准自身的定位和描述精度也提出了质疑。本文结合上海即将启动的学科课程标准完善工作,通过考察世界主要国家各类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工作,对课程标准的基本功能、核心内容、基本定位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青来  
早在2005年10月31日的人民网教育专题中,一篇题为《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的文章提到,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有关专家透露教育部正在制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时间表,并指出按照新标准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2010年6月28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由华东师范大学最终编制完成并提交至教育部,教育部经审核后于2011年10月8日提出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并正式公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毋庸置疑,新标准的出台必将深刻影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它顺应了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职业的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小波  
文章从课程的目的、内容和评价三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中学的一门课程《知识论》在九十年代的新进展。八十年代课程内容结构松散 ,而九十年代《知识论》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更为合理、系统 ,它围绕其核心———对知识的追问和反思 ,集中于认识者、认识方式、知识领域和相关问题几个主题来确立课程目标 ,形成和谐优美的课程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兰  
论文针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实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评价的论述,阐释了 笔者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并就广大教师如何开展写作教学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稚勇  任京民  
美国的社会科坚持社会科的公民教育本质、强调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公民素质,注重美国主流社会意识的培育、尤为关注民主观念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强化跨学科课程与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美国的社会科在争论与融合、继承与创新中向前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课程标准之标准指的是规范或衡量课程标准的准则或尺度。本文以美国教师联盟和成就公司、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评价课程标准的尺度为着眼点,对美国课程标准的标准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我国课程标准的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兴昌  王昌荣  
本文以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的观点,对港澳台沪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知识及知识结构进行归纳与分析,提出建构初中科学课程知识体系要遵循的原则;应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整合性、人文性,强调初中科学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和个性化结合,以及在多元文化科学教育视角下初中科学课程知识结构的建构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莉娟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和具体内容,包括社会科课程的目标定位、围绕十大主题的综合课程设计和社会科的有效教学等,阐述了对我国社会科课程整体建构、公民教育体系、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等方面的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赫尔实  
目前,培智学校社会适应课程已不能满足现代特殊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亟需开展社会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本文阐述了培智学校社会适应课程标准研制的原因、理论基础与初步研究结果,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丽  
职业教育知识的教育意蕴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职业教育知识进行再审思是回应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诉求的基本理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职业教育知识与经济、权力的单向度运作使得其逐渐与把人作为起点和旨归的教育理想背道而驰。文章基于社会知识论的分析视角,批判性地审思职业教育知识在与社会经济、政治权力的单向度运作中对人的物化与异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知识的应然发展路向为:从冰冷的工作世界走向富有生活气息的工作世界,从对权力的依附走向开放与能动发展的自由,从对人的物化与异化走向培养整全人的本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