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5)
2023(4347)
2022(3731)
2021(3509)
2020(2799)
2019(6335)
2018(6585)
2017(11195)
2016(6791)
2015(8064)
2014(8693)
2013(7828)
2012(7294)
2011(6597)
2010(6838)
2009(6091)
2008(6021)
2007(5825)
2006(5043)
2005(4661)
作者
(20087)
(16363)
(16333)
(15709)
(10370)
(7864)
(7645)
(6513)
(6317)
(6257)
(5654)
(5566)
(5494)
(5246)
(5208)
(5205)
(4970)
(4922)
(4804)
(4632)
(4419)
(4136)
(4059)
(4023)
(3922)
(3754)
(3638)
(3554)
(3534)
(3483)
学科
管理(17876)
(17758)
经济(17720)
(13666)
(11449)
企业(11449)
理论(7647)
(7201)
中国(7109)
教学(6959)
(6777)
教育(6558)
(6506)
(6447)
(6040)
业经(4919)
(4885)
银行(4868)
地方(4675)
(4657)
方法(4589)
学法(4473)
教学法(4473)
(4255)
金融(4248)
农业(4106)
(3860)
财务(3833)
(3828)
财务管理(3810)
机构
学院(91733)
大学(88210)
研究(31516)
管理(27579)
(26812)
经济(25726)
中国(23905)
理学(22021)
理学院(21691)
管理学(21037)
管理学院(20866)
科学(20587)
(20191)
(17552)
(17138)
(16982)
(15920)
(15603)
技术(15595)
师范(15386)
研究所(15160)
中心(14765)
(14039)
职业(13516)
业大(13419)
农业(13233)
北京(12961)
(12407)
师范大学(11810)
教育(11609)
基金
项目(53196)
研究(43261)
科学(39003)
基金(32510)
(28404)
国家(28065)
(23724)
教育(22460)
科学基金(22460)
社会(22193)
编号(21122)
社会科(20612)
社会科学(20608)
(19333)
成果(18976)
基金项目(16528)
课题(16467)
(14176)
自然(13693)
资助(13621)
自然科(13307)
自然科学(13301)
自然科学基金(13030)
重点(12545)
项目编号(12348)
(11677)
(11659)
(11265)
(10844)
规划(10759)
期刊
(38812)
经济(38812)
研究(29430)
中国(27196)
教育(25043)
(16177)
学报(16128)
(14741)
科学(12585)
大学(11894)
管理(11271)
技术(11138)
学学(10694)
农业(10486)
(8758)
金融(8758)
职业(8506)
业经(7584)
图书(7147)
(5795)
论坛(5795)
技术教育(5646)
职业技术(5646)
职业技术教育(5646)
(5494)
财经(5424)
经济研究(5411)
书馆(5277)
图书馆(5277)
(5160)
共检索到154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岳刚德  
本文从词源学出发探讨了课程由名词词性到动词词性的变化引发课程中不同知识预设及两种不同课程范式,在比较机械课程范式和有机课程范式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和学习三位一体的课程实践取向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针对课程这一复杂领域对"课程的本质即知识"的教学观作出回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处在边缘之地的教育人类学是在人类学与教育学的对话交融中生成发展的。教育人类学的原点性、本体性问题至少有三个:一是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人类学?二是谁需要教育人类学?三是人类需要教育人类学做什么?完成什么使命?三大问题互有内在关联,它们的提出和解决可以让教育人类学在人类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中有所作为,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本体研究的薄弱与纷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把握飘忽不定,语文课程长期陷入"变革——纠错——变革"的动荡之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成为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当务之急。从事实和直觉层面判断,语文课程的本体就是读书写文章。从原理上探讨,语用体验是语文课程的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明确了语文课程语用体验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就一目了然。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不足在于,不注重对语用体验本体和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的整体把握,没有牢牢把握住话语意义的探讨必须来自话语最终回归话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民玉  王险峰  
《淮南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本体论思想。"生"、"一"是《淮南子》基于对世界生成演化图景等"事实"本体论的勾画,表达的是"实然"问题,而"自然"、"无为"则是对"道"的价值本体论的思想表述,解决的是"应然"的问题,事实本体论与价值本体论即"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皓  
本文运用远程教育学基本原理和教育评价理论,从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组织的国际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中,对质量评审的理念、特点、过程和内容等本体意义作了写实性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质量的内涵,教育目的的界定,课程设计的理解,教、学和测评的设计,教学及管理模式的活化,学习支持的思辨,博客和维客等网络新产品的应用以及网络时代的人格教育等质量评审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作了推论并进行了必要的诠释,试图给人以启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秀虹  
英语中词、短语及句子所表达的除字典所给的定义外,还能传达很多字面以外的意义,如象征意义、社会意义等。英语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一个词、短语及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两种甚至更多的解释。这些现象常常造成英语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本文探讨英语在词、短语和句子3个层次上的各种意义变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贤超  
德育课程建设是个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针对传统德育课程的缺陷,比较中外德育课程的得与失,提出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这一新的课程体系由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隐性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隐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组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文森  
知识是课程的内核,课程变革从本质上说就是知识观的转向。从主体构成来看,"单一主体性"是个体知识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从基本向度来看,个体知识具有明显的"理解—个性化"特征;从认知方式来看,个体知识所遵循的是生活认识论路线;从来源和发展过程来看,个体知识主要表征为直接经验;从实际内容来看,个体知识主要表征为心理、精神、意义、价值等形式;从基本性质来看,个体知识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情境性、不确定性;从知识信念来看,个体知识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所竭力推崇的一种知识类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山笑珂  
随着世界范围内高校慕课的兴起,它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高校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挑战。从国家、高校以及学生层面来看,开展慕课课程评价意义重大。我国慕课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应当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以学生用户为中心,注重学生行为的数据统计与评价;二是以大数据为支撑,深度挖掘学生在慕课学习过程中的数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广军  
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在Java方向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项目课程体系的研究思路。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给出了企业需要员工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并划分出Java应用软件开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依此确定了主要的学习领域,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芳  贾青青  邓慧萍  黄宏伟  
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详细介绍了同济大学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践方法;并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完善进行了思考。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开田  胡晓明  
近年来,我国资产评估业发展迅猛,资产评估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选择。在本科大学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评估专业课程体系,对培养新时期资产评估合格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邵志春  徐佩佩  
体育课程的整合是融语数知识、劳动生活、音乐舞蹈、游戏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这符合培智学校学生的思维单一、具体直观的认知特点,能使培智学校学生在体育课中身心健康得到发展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逐步提高其社会适应,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埙  
一本体系新、有新意和现实意义的专著魏埙南开大学王述英同志主编的《第三产业:历史、理论、发展》一书,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长期致力于第三产业问题研究的成果,是国家教委博士点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也是系统研究第三产业历史、理论和发展的具有开拓性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人类具有元人性。元人性作为原初本质,赋予人成为人的潜能,赋予人尊严,赋予教育培育人性的可能性。人在成为人的生活行动中理解元人性,反抗非人性,实现元人性,成为个人主体。元人性本身蕴含成长的方向。成长就是去拥有元人性、实现主体化。学与教贯通自然、文化、他者与人性绽放的关系,是人获得人性理解、成长为人的根本方式。学与教是相互合作的人文实践。每一个人只有参与到学与教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元人性,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主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