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8)
- 2023(11812)
- 2022(9635)
- 2021(9016)
- 2020(7334)
- 2019(16678)
- 2018(16330)
- 2017(30638)
- 2016(16759)
- 2015(18736)
- 2014(18308)
- 2013(17886)
- 2012(16642)
- 2011(15175)
- 2010(15411)
- 2009(14226)
- 2008(14113)
- 2007(12417)
- 2006(11471)
- 2005(10749)
- 学科
- 济(67617)
- 经济(67550)
- 管理(44033)
- 业(39545)
- 企(30237)
- 企业(30237)
- 方法(24190)
- 中国(24073)
- 农(21277)
- 数学(21199)
- 数学方法(20858)
- 财(15732)
- 学(15722)
- 贸(15166)
- 贸易(15156)
- 业经(15002)
- 易(14847)
- 环境(14113)
- 制(13718)
- 农业(13555)
- 地方(12959)
- 策(12547)
- 银(11783)
- 银行(11765)
- 行(11450)
- 发(11345)
- 融(10838)
- 金融(10838)
- 理论(10482)
- 划(10139)
- 机构
- 大学(234594)
- 学院(233538)
- 济(102852)
- 经济(100911)
- 研究(91200)
- 管理(83623)
- 理学(70738)
- 中国(70267)
- 理学院(69845)
- 管理学(68561)
- 管理学院(68122)
- 科学(53525)
- 京(51500)
- 财(47766)
- 所(46129)
- 研究所(41921)
- 中心(40154)
- 农(37750)
- 财经(37024)
- 江(35802)
- 范(34219)
- 经(33941)
- 师范(33937)
- 北京(33673)
- 院(33231)
- 经济学(32840)
- 业大(31051)
- 经济学院(29407)
- 农业(29177)
- 州(27861)
- 基金
- 项目(152717)
- 科学(121620)
- 研究(114291)
- 基金(112385)
- 家(98998)
- 国家(98243)
- 科学基金(83219)
- 社会(73870)
- 社会科(70051)
- 社会科学(70035)
- 基金项目(57448)
- 省(55949)
- 教育(52738)
- 自然(51800)
- 自然科(50554)
- 自然科学(50542)
- 自然科学基金(49652)
- 划(48960)
- 资助(46262)
- 编号(45279)
- 成果(38396)
- 重点(35970)
- 部(35039)
- 发(34414)
- 课题(32972)
- 国家社会(31967)
- 创(30877)
- 中国(30876)
- 教育部(30010)
- 性(29337)
- 期刊
- 济(117661)
- 经济(117661)
- 研究(78133)
- 中国(52067)
- 农(35099)
- 学报(34996)
- 财(34578)
- 科学(34380)
- 管理(32673)
- 教育(32434)
- 大学(27267)
- 学学(25121)
- 融(24624)
- 金融(24624)
- 农业(24125)
- 经济研究(20129)
- 技术(19709)
- 财经(18685)
- 业经(17406)
- 经(16345)
- 问题(15559)
- 贸(15388)
- 业(14148)
- 国际(14078)
- 世界(13641)
- 资源(11963)
- 技术经济(10603)
- 现代(10508)
- 图书(10369)
- 坛(10253)
共检索到370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课程政策过程从本质上而言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贯穿课程政策过程始终的权力分配及其关系勾画了课程政策过程的权力生态,决定了谁来决定、决定什么和如何决定课程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而这个权力生态环境是从课程政策问题概念化的起始就开始塑造了,本文从课程政策概念化的一般特征和中国现象谈起,以各国大规模的教育课程改革和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课程政策过程为例证,对课程政策过程运作中的权力生态进行解析,并概括出我国课程政策过程起点存在的潜在问题,为我国课程政策运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课程政策概念化 权力生态 课程政策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试论财政政策的定义、本质特征和一般特征李松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节控制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的倡导制定、贯彻执行和研究分析,是财政部门实现其职能的核心。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活动,始终是在财政政策的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莉花 马方慧 李涵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秉持何种职业知识观的问题,反思职业学校到底应该教什么知识就尤为必要。职业知识概念化为审思当前学校职业课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的职业课程体现了职业知识概念化的过程和结果,但仍存在忽略知识类型差异、过于偏向工作知识的风险。明晰学校知识与工作场所知识的差异及互补性并反思其获取途径,才可能更大效率地发挥不同学习场所的学习效力。未来职业课程应进一步树立以职业知识为核心的职业能力观,完善以职业知识为基础的能力本位课程,发展基于职业知识转化的职业活动载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云 叶选挺 杨芳娟 谭龙 刘文澜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边界趋于淡化,创新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促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创新政策的重心和治理模式。基于全球视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创新政策,并调整和改进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相关制度安排,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概念、分类和演进阶段进行界定,收集、梳理和挖掘各阶段创新国际化的政策,并基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回顾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要加快制定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东芳
“课程共有”是课程政策理想模式的基本设想 ,旨在寻求一种反映社会变革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政策及其制定的新的方式、观念和模式 ,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指的是课程权力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即国家、地方以及学校等课程权力主体都能够拥有明确的课程权力并保持一定的“张力”;第二 ,指的是一种“超越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即超越“统一论”、“适应论”和“特色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第三 ,指的是课程政策制定的一种新模式——共有模式 ,其形态是使各方面人员都能得以充分的交流和参与的“水漏型”。
关键词:
课程政策 课程权力 课程共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曼塞萨·玛诺普 张梦琦 刘宝存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21世纪,对课程的概念化和定位限制了它保持与未来-相关性的潜力。为摆脱这一困境,可以从八个维度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义,优化课程的未来-相关性,促进课程向全球性的范式转变,从而培养学习者应对未来的能力。但其中有些维度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认真对待和慎重纾解。同时,为使课程的未来-相关性在21世纪得以发展,课程必须不断预测并适应多变的关键驱动力,而且必须使课程作为建设性颠覆者的一分子。尽管课程变化的具体方向尚不清晰,但确保课程为学习者的将来做好准备不是一道选择题,它无论是从道德、社会正义,还是从全球稳定、全球安全和全球和平的角度来看都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锐 韩永辉 黄亮雄
本文发展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用于讨论城市产业结构、住房形态与土地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城市产业结构决定了住房形态,而政府土地政策极大地影响着住房的供给,如果政府在制定土地供应决策时忽视产业结构的特征,很容易造成土地闲置、产出及岁入损失。利用这个模型,本文分析了不同住房形态的选择、最优土地配置的决定以及土地政策的效率等问题。分析指出,住房用地供应结构对市场均衡配置的任何偏离都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相反,向市场均衡水平的调整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本文也讨论了实践中阻碍有效调整的因素,如用地性质转换不可逆、难以掌握全部信息及政府的自利性动机。这个框架有助于决策者从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克强 李国军 刘红梅
本文基于LHR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利用编制的中国2007年涉农社会核算矩阵,对中国农业水资源政策调整进行模拟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现实情况下,本文所列出的农业水资源政策的调整都能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并且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较小;供给管理(水量)政策依然是现阶段控制水资源需求最有力的手段;相比于水价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的弹性更大;农业虚拟水贸易组合政策可以作为真实农业水组合政策的补充,并与之共同发挥调节农业水资源供求的作用。文章最后给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庭 舒居安 赵一帆
农村土地流转是盘活农村土地资产的重要环节。基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文本,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进行分类研究。通过量化分析,得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演进特征,具体表现为:(1)农村土地流转由农户自发转向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程序日益规范;(2)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始终强调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变、保护农民权益以及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3)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日益明确,逐步实现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4)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庭 舒居安 赵一帆
农村土地流转是盘活农村土地资产的重要环节。基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文本,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进行分类研究。通过量化分析,得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演进特征,具体表现为:(1)农村土地流转由农户自发转向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程序日益规范;(2)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始终强调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变、保护农民权益以及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3)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日益明确,逐步实现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4)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联系日益密切;(5)土地流转政策施行日益强调市场的作用,突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永辉 刘志彪
中国基于出口导向战略的全球价值链依附性嵌入模式是在国内供给和需求"双弱"背景下的理性选择,但这却造成了内需和出口之间的结构性背离,从而导致本土企业被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化解这种结构性背离的关键机制,是以动态比较优势构建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即依靠强大的国内有效需求建立起"以我为主"的全球化产业分工组织机制。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拥有自生能力、强调动态竞争、重视大国优势和较长的产业链延伸四个方面。中国构建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需要从微观层面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从中观层面维护产业平等竞争,从宏观层面优化政府的经济治理体系。
关键词:
内需主导 全球价值链 大国优势 全球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荣丽 徐龙滨 章上峰
在包含价格黏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从非政策冲击、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1)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2)面临消费偏好、投资、技术冲击时,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下,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面临政策冲击时,产出、通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敏感,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相对更高。(3)在福利损失方面,当存款利率水平低于6%—7%之间的某个具体值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孔丹凤
本文深入分析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框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的适用问题,期望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强 关银龙 谢宇
一般服务支持政策(GSSE)作为WTO"绿箱"组合中的主要政策工具日益受到重视,但研究却略显不足。OECD数据库的分析显示:与欧盟、美国、日本及巴西相比,中国GSSE投入绝对额快速增长,但是GSSE/TSE却迅速下降;单位耕地面积的GSSE支持高于除日本外的对比国家,但GSSE对单位农业人口支持力度却低于欧盟、美国、日本及巴西。此外,样本国家普遍重视对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投入,而中国有一半GSSE支出花费在公共储备上。进一步分析显示,中国重视农业知识的转移,但在农业知识创造方面投入较低。动态来看,降低公共储备支出占比,提高知识创新体系、检测与控制两类支出在GSSE中占比已成为各国普遍做法。结合其他国家经验与中国实践,提出加大GSSE投入力度、优化支持结构、加强检测与控制、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及降低农业人口数量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