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7)
2023(7288)
2022(6456)
2021(6291)
2020(5119)
2019(12245)
2018(12395)
2017(23644)
2016(13359)
2015(14899)
2014(14864)
2013(14367)
2012(13585)
2011(12269)
2010(12840)
2009(12006)
2008(12003)
2007(10710)
2006(10111)
2005(9578)
作者
(35630)
(29759)
(29203)
(28550)
(19315)
(14263)
(13535)
(11435)
(11202)
(11152)
(10068)
(10033)
(9871)
(9544)
(9479)
(9066)
(8741)
(8691)
(8678)
(8590)
(7753)
(7204)
(7176)
(6915)
(6788)
(6687)
(6668)
(6575)
(6104)
(5887)
学科
(48032)
经济(47956)
管理(37299)
(35955)
(29915)
企业(29915)
(17367)
中国(15325)
(15278)
(14942)
地方(14384)
方法(13254)
业经(12434)
(11972)
农业(11144)
数学(10665)
(10415)
数学方法(10325)
(9814)
银行(9810)
(9431)
理论(9409)
(9359)
贸易(9351)
(9250)
(8970)
税收(8823)
(8814)
金融(8812)
(8747)
机构
学院(178252)
大学(176080)
(72458)
经济(70554)
管理(66009)
研究(65968)
理学(54272)
理学院(53592)
管理学(52791)
中国(52507)
管理学院(52382)
(39286)
(39143)
科学(36761)
(33366)
(31393)
中心(30317)
研究所(29166)
财经(28089)
(27321)
师范(27177)
(26895)
北京(25677)
(25147)
(24913)
(23974)
师范大学(21692)
业大(21659)
(21644)
经济学(20228)
基金
项目(104495)
研究(84483)
科学(81739)
基金(72038)
(61004)
国家(60368)
科学基金(51475)
社会(50362)
社会科(47480)
社会科学(47466)
(41696)
教育(40000)
基金项目(37116)
编号(36980)
(34944)
成果(32993)
自然(31561)
自然科(30732)
自然科学(30726)
自然科学基金(30151)
资助(29933)
课题(27354)
(23829)
重点(23675)
(23263)
(22897)
(22832)
(21587)
项目编号(21525)
规划(20779)
期刊
(95450)
经济(95450)
研究(65088)
中国(44361)
(31519)
教育(31516)
管理(27508)
(25848)
(24020)
金融(24020)
科学(21442)
学报(20249)
技术(17167)
农业(16645)
大学(16234)
业经(15724)
学学(14346)
财经(13851)
经济研究(13680)
问题(12579)
(12053)
(10924)
图书(9829)
国际(9793)
(9578)
论坛(9578)
(9362)
职业(9270)
现代(8996)
理论(8610)
共检索到30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本文全面阐述了社会转型期香港教育与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文章基于国际视野对当前香港课程改革的四个策略问题展开系统探讨 ,这就是 :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反思”水平 ;校本课程发展及专业文化发展的确立 ;课程改革与文化 ;欧洲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智中  张爽  
本文分析了香港推行2000年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并评论其所带来的影响。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与以往课改不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围绕新管理主义问责文化的硬措施;逐步推动课改,旨在增强学校与教师变革能力的软措施;及改变教育系统的行政架构。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变革的能力,有较高的课程推广度及教师接纳程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问责性的措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政府学校与教师压力增大等问题。如何避免在实施中扭曲变革的目标,适时检讨课改的实施策略,从多角度来思考课改的可持续性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育频  
改革以来香港与内地经贸交往经历的几个阶段香港地处祖国南大门,是内地走向世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窗口。由于地理相连,两地经济存有许多互补性。随着“九七”回归来临,两地政治上关连不断增强,经贸交往活动日趋密切。回顾10多年来两地经贸交往所经历的阶段,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江  
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年来,特区政府在坚持量入为出、审慎稳健的理财原则的同时,对过去一直实行的"积极不干预政策"进行了一些修正,为完善香港的投资环境和各项民生支出提供了财力保证。其中,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取向以及两地经贸合作安排对两地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由于历史、社会及地理的因素,大陆与香港的经贸关系一向特别密切.1978年以来,这种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给两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利益.这其中,内地经港转口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彼此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与内地转口关系密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翟云玉  
香港回归祖国后,其经济必将会继续繁荣发展。文中提出要以新眼光看待新香港,正确认识香港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成功的原因。认为“一国两制”的确立,为香港经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同时,也应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吴庆  银纯泉  
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11月18日发布的第16号公告宣布:“为便利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引导在香港的人民币有序回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将为在香港办理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业务的有关银行提供清算安排。”次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分别代表各自的机构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200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发布当年第20号公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为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的公告》(第16号公告)确定的选择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原则和标准,经过对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虹波  
90年代以来,香港与内地的转口贸易进入低速增长时期。造成两地转口贸易增长率下降,作者认为有三大新因素:一是转运贸易增多;二是一般贸易出口经港减少;三是加工贸易的带动力减弱。虽然两地转口贸易难现80年代高速增长的局面,但香港的转口作用是难以取代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正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两地贸易会重获新的增长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许美德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中国教育研究专家,加拿大人.本文是作者对许教授的访问记录稿.文中介绍了许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以来的发展和特色、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问题的看法,介绍了香港教育学院的改革现状,可供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云鹏  唐丽芳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有力保证。目前国外的课程实施策略基本有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这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发展;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嘉颖  
课程改革是近几年华人地区乃至世界共同关心的教育议题。然而,对于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当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时候就会出现异化的现象呢?本文试图从激活改革的动力、实现转变的能力以及实施改革的环境三方面入手,对香港的课程改革做出一些反思,并籍此提出:改变学校文化对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泽平  姚琳  
为了配合新学制的改革,香港在21世纪伊始启动了新高中课程改革,并于2009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从香港新高中课程的架构来看,香港新高中课程以全人教育、多元发展、终身学习为理念,旨在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需要、性向及能力,培养香港未来一代具备广阔的知识基础、高度的适应力、独立思考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架构、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意味着教师的传统角色从课程使用者到课程开发者的转变,在指向学生学习的课程决策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以香港"快速发展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与研究为例,运用访谈与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被鼓励参与课程决策,从而获得深度学习的机会,增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历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本文通过对伍少梅工业学校发展校本课程的具体案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展示了香港校本课程发展的潜力和局限,并对香港成功进行校本课程发展的四个方向作出了提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