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6)
2023(4017)
2022(3502)
2021(3636)
2020(2886)
2019(6918)
2018(6938)
2017(12271)
2016(7150)
2015(8224)
2014(8420)
2013(7698)
2012(7266)
2011(6535)
2010(7038)
2009(6672)
2008(6959)
2007(6375)
2006(6025)
2005(5667)
作者
(19480)
(16410)
(16342)
(15907)
(10474)
(8028)
(7641)
(6351)
(6284)
(6065)
(5675)
(5603)
(5337)
(5267)
(5255)
(5019)
(4899)
(4795)
(4775)
(4749)
(4433)
(4150)
(3970)
(3895)
(3813)
(3799)
(3728)
(3603)
(3470)
(3266)
学科
(22366)
经济(22319)
管理(16835)
(16057)
(13185)
企业(13185)
教学(10562)
(9651)
(8517)
中国(8118)
理论(7942)
(7403)
(7398)
方法(6861)
教育(6672)
学法(6400)
教学法(6400)
体制(6117)
业经(5763)
农业(5487)
(5411)
银行(5405)
数学(5397)
(5393)
(5238)
数学方法(5111)
(5093)
金融(5093)
(4600)
学理(4521)
机构
学院(98239)
大学(97695)
研究(35929)
(34402)
经济(33408)
管理(29927)
中国(27172)
理学(24333)
理学院(23982)
管理学(23226)
管理学院(23039)
(21833)
科学(21521)
(20275)
(19084)
(17826)
师范(17627)
(17303)
研究所(16831)
中心(16250)
(15625)
教育(14900)
北京(14577)
财经(14422)
师范大学(14088)
技术(14013)
(13878)
(12918)
(12418)
职业(12416)
基金
项目(54513)
研究(44912)
科学(40849)
基金(34934)
(30068)
国家(29690)
教育(24880)
社会(24645)
科学基金(24371)
社会科(23008)
社会科学(23001)
(22390)
编号(20683)
成果(19490)
(18618)
基金项目(17435)
课题(16296)
资助(15117)
(14332)
自然(14293)
自然科(13947)
自然科学(13944)
自然科学基金(13688)
重点(13037)
(12753)
(12366)
项目编号(12045)
大学(11569)
(11397)
规划(11300)
期刊
(47280)
经济(47280)
研究(37112)
教育(30202)
中国(29750)
(16878)
(15558)
学报(15019)
管理(13707)
科学(13132)
大学(12256)
技术(12204)
(11444)
金融(11444)
学学(10790)
农业(9791)
职业(8662)
财经(8115)
(7134)
业经(7092)
经济研究(7018)
问题(5869)
技术教育(5612)
职业技术(5612)
职业技术教育(5612)
(5486)
(5391)
论坛(5391)
(5099)
图书(5007)
共检索到171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健  
教学变革的艰难与迟滞必然会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或遭到失败。只有教师的教学习性得到改造并发生真正改变,才可能引发持续地具有实质意义的教学变革。教学习性具有稳定守成的基本特征,这就使得日常教学实践自然倾向于稳定守成;受到学校管理制度规约的教师并没有获得新的也是改造其教学习性所必须的教学生活经验,学校管理制度所实际强化的乃是使教师延续其教学习性;课程改革中教师接受的培训生活依然是"日常教学生活"的直接延伸,实际结果是强化而不是改造教师固有的教学习性。真正的教学变革因此就难以启动与延续。在课程改革处于强势地位的现实下,我们首先应从反思和改变课程改革本身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策略着手,启动并释放教学变革的活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崔建军  常天  
全球金融危机使IMF处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风口浪尖。G20伦敦峰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陈己见,分歧众多,其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在资金来源、领导体制、决策机制、预警监督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使IMF沦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霸权的工具。中国的最佳选择在于努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通过"两个关键,两个同时"稳步推进,即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是人民币区域化,同时积极参与IMF改革;人民币区域化的关键是两岸四地统一货币的形成,同时积极参与周边地区金融事务的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海东  
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目标导向,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既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高职教育精准教学改革要精准定位专业教学目标、精准供给专业教学内容、精准构建专业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作章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评价改革遭遇难以自拔的困境:呈愈演愈烈之势的应试教育,评价目标的多元性与考试功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课程评价改革目标的理想化与现实教育条件相脱离等等,致使课程评价改革层层衰减,改革方案难以贯彻落实到实处。要使课程评价改革走出困境,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遏制应试教育的泛滥,为学校推进课程评价改革“减压”“松绑”;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发挥考试对课程评价改革的导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政  
囚徒困境是一个被广泛谈论的博弈,它可以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一些执行困难问题,也可以用囚徒困境来解释和说明。从理论上说,可以通过改变博弈基础,改变支付结构和增强彼此信任来消解囚徒困境,顺利推进课程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世渠  
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对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始至今都存在着种种议论甚至责难。如何正确认识乡镇企业的作用;怎样客观分析乡镇企业的走势;乡镇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审时度势,深化改革,以求发展;怎样在发展中调整自身,完善机制,以求飞跃,就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就以上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鄢圣文  
政府是供给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也是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当然责任主体。但是,政府却不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惟一提供者,政府应从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生产者角色淡出,运用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文化服务购买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中,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普遍性共识,并成为政府政策选择。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尚处在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公民社会发育有待成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明  
农村改革35年来中国农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农民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半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农民财产权利部分缺失,大规模失地农民群体引发社会问题。应积极探索破解农民问题的改革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运用底线思维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琨  吴菡  
新高考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变量较多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学界系统地探究新高考改革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不同省份、不同批次参加新高考改革的13名教师及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新高考改革的现实困境模型。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可行性、公平性、科学性3个范畴。其中,可行性是制约新高考改革能否顺利推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公平性和科学性是制约新高考改革功能的最基本的价值范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韩萌  张国伟  
青年教师发展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师资队伍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15所高校的调研发现,由于社会及大学内部存在"制度失范",造成处于精英阶层的青年教师在行动策略与发展走向中面临经济刚性供给不足、科研超负荷运转、发展培训缺失、利益诉求不受重视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和高校实现"量化与优化并重"的高校薪酬分配;建立人本化的"梯次差异"考核制度;形成"学术合作与流动"的激励机制;吸纳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的政策决议机制等一系列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靳继东  
作为将财政资源转化为公共目标的制度手段,预算现象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在预算研究领域相应地存在经济和政治两个研究向度,以及对预算改革的不同阐释逻辑和实践指向。关注和研究预算改革不同的理论向度、阐释逻辑,对于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预算改革遭遇的现实困境,转换和调整预算改革的宏观思路和政策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超  邵建东  
职教高考改革是职业教育自身类型化、内涵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职教高考制度已初见雏形,但仍面临顶层设计不完善、省级统筹不充分,企业参与不深入、技能考核不规范,融通功能不彰显、衔接路径不通畅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从多元统一性、职教类型性、融通衔接性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全面认识职教高考改革的应然取向。通过逐步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省级统筹发展,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完善技能考核体系,发挥横向融通作用、拓宽纵向衔接路径等措施推进我国职教高考改革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芳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能为地方产业的创新和转型注入活力。但是,伴随着知识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职业教育改革和升级迫在眉睫。纵观职业教育改革三十多年的历程,职业教育始终难以找到一条准确的发展道路,难以摆脱利益主体矛盾和体制的束缚。文章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外在推力和内在动因出发,分析职业教育改革的困境,并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路径:明确职业教育发展定位,拓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利益主体协调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