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1)
2023(3426)
2022(2634)
2021(2414)
2020(2000)
2019(4521)
2018(4478)
2017(7544)
2016(4944)
2015(6013)
2014(5992)
2013(5265)
2012(4663)
2011(4329)
2010(4402)
2009(3488)
2008(3442)
2007(3096)
2006(2597)
2005(2365)
作者
(13504)
(11122)
(11099)
(10519)
(7045)
(5382)
(5182)
(4346)
(4271)
(4187)
(3904)
(3898)
(3722)
(3499)
(3453)
(3436)
(3397)
(3329)
(3288)
(3097)
(3016)
(2822)
(2771)
(2706)
(2562)
(2498)
(2464)
(2454)
(2445)
(2405)
学科
(13615)
经济(13605)
(8706)
管理(7996)
教学(7745)
方法(6831)
理论(6539)
数学(6184)
数学方法(6041)
教育(5747)
(5745)
(5701)
企业(5701)
学法(4942)
教学法(4942)
中国(4577)
学理(4318)
学理论(4318)
农业(4132)
业经(3733)
(3164)
研究(2941)
地方(2632)
(2320)
技术(2291)
环境(2271)
(2141)
贸易(2141)
(2063)
(2036)
机构
学院(65576)
大学(63394)
研究(22096)
(20023)
经济(19445)
管理(19368)
理学(17025)
理学院(16740)
管理学(16212)
管理学院(16092)
科学(14835)
(14265)
师范(14135)
(13660)
(13658)
教育(13060)
中国(12284)
技术(11986)
业大(11454)
师范大学(11266)
(11251)
(10878)
职业(10877)
农业(10831)
研究所(10515)
中心(9342)
北京(8541)
(8299)
技术学院(8048)
(7944)
基金
项目(44585)
研究(35955)
科学(34192)
基金(27963)
(24523)
国家(24241)
教育(21748)
(20379)
科学基金(20129)
社会(19515)
社会科(18473)
社会科学(18467)
(17076)
编号(16619)
基金项目(14883)
成果(14062)
课题(13742)
自然(12335)
自然科(12057)
自然科学(12053)
自然科学基金(11853)
(11756)
资助(11138)
重点(11136)
规划(10092)
(10058)
(10011)
(9705)
项目编号(9215)
大学(9070)
期刊
教育(27245)
(20979)
经济(20979)
研究(20338)
中国(18707)
(12160)
学报(11784)
科学(9583)
技术(9437)
大学(9116)
农业(8808)
职业(8482)
学学(8172)
管理(6213)
(5701)
技术教育(5564)
职业技术(5564)
职业技术教育(5564)
(4830)
(4090)
论坛(4090)
业经(3740)
(3627)
业大(3481)
高等(3433)
成人(3354)
成人教育(3354)
财经(3219)
经济研究(3185)
(3075)
共检索到95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石君齐  张华阳  
第四次工业革命鼓声渐隆,如何在技术为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的背景下,重新定位教师必备素养是亟需探索的问题。教师必备素养绝非局限于经济学、技术学或心理学等单一范畴内的微观表现性要素,而是教师个体积极发展的内在积淀,其核心是教师专业自主的觉醒及随之而来的行动。基于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四种关系向度,本文将教师必备素养指称为为人的敦品修己、待人的存诚善性、待物的技术择宜和育人的诗性智慧,四者分别用以对抗功利主义文化、技术性生存秩序、技术幻觉以及教育实践的不完善性。教师永远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必备素养的探讨旨在帮助教师感受和体悟作为精神整体的自我,彰显师者的使命与天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孔文  
数字化时代,第四次教育革命冲击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重撰教师学科素养现代性。教师学科素养是教师所具备的从事学科课程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其现代性有时间、空间、身体、学科知识、数字技术等多个维度。信息素养是指有效获取与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迭代为数字素养,是教师学科素养的活性成分,其发展不断改写教师学科素养现代性。重撰教师学科素养现代性有两条路径:以数字素养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素养现代化的全过程,发掘和深思被先前事件及其意义所蒙蔽的教师学科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宏宝  
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职教名师的时代使命,作为从业者,特别是作为传道者,职教名师自身同样必须具备工匠精神。为养成自身的工匠精神,保持持续的成长动力,职教名师要树立正确的认知,激发对教师职业的热情;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升教育效能感;提高人文素养,强化职业使命担当。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单从凯  
这次教师论坛有一个重要的论题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素质、能力等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在听取12位教师学术演讲的过程中,我又想起长期萦绕在我脑中的一个问题:未来的教师是什么样子?我曾在2000年的一段文字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当课堂被溶解到互联网的各个终端之后,分割社会和课堂之间的藩篱已被彻底拆除,会有一部分主宰课堂数千年之久的教师随之从课堂退出。但退出不等于消失,教师只是退到了荧屏后面,通过电话线和光缆,被转换成了e-Educators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e-Educators不再是踏着钟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闻婧  
当教师从面向"物"的教学交往转向面向"人"的教学交往时,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才得以展现。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是教师承认学生学习主动性,始终建立自身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关联与联系的专业素养。其构成要素包括:发出邀请的素养、善于倾听的素养和主动协助的素养。其形成路径包括:在澄明理解中邀请、在虚心探究中倾听和在适度表现中协助。培养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使教师在隐蔽中敞亮、在被动中能动、在助人中成人,使学生重获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独特性,也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不断深化、巧化、活化中走向博厚、高明和悠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齐宗  李楠  
情感素养是大学教师整体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对大学教师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和专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教师的情感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情感、家庭情感、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的情感。当前大学教师的情感素养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将制约教师自身及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当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教师的情感素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邵朝友  
核心素养是当今国际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探讨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课程育人的专业认知与课程发展的质量。当前我国课程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学科内容的立场,亟需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素养立场。核心素养可作为课程发展中可把握的教育目标实体、课程目标的来源、内容处理与教学实施的GPS、学习质量评价的参照。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在于建构课程育人的专业话语,打破学科等级化的困境,提供更具教育性的问责,消解分科与整合的课程对立,推动课程领域的专业对话。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汪晓东  
信息素养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普遍提升,其原因就在于信息素养主要关注的是作为结果的能力结构,而忽视了这种能力结构所对应的行为表现及过程,而这正是信息行为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行为的研究发展,并探讨了二者的关联,同时对教师的信息行为特点及教师信息行为研究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以描绘教师信息行为研究这个新领域的概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核心素养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时代。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需要以教师课程领导力为基础,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可以使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有其政策推动、课改需求、专业发展诉求以及核心素养与教师课程领导力二者之间互依共存的关系等动因。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策略主要有,创新课程管理体制,为教师赋权增能;转变课程领导观念,增强课程领导意识;主动追求专业发展,与课程领导力提升相融合;通过各种外力与资源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伏秋平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高校教师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试图以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面临的挑战为线索,进一步探索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全礼  
对238名培智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89.6%的教师是本科以上学历;入职前,44.1%的教师专业对口;教师学历提升后的专业与所教学科和所从事工作的吻合度较低;不到三分之一的教师知道智力落后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和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数学水平与汉子识字量的研究;教师的学科素养不理想,7.6%的教师了解算术应用题的三个类型,34.5%的教师了解辅助阅读的四个类型。建议: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管理和职后继续教育管理,提升培智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杨斌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是关键。从教师情意倾向与思维品质、主体取向与策略意识、价值提升与实践张力等方面可以发现,教师课堂创新素养和三维一体与持续创生性特点。以实际出发,可以探索在课堂情意、课堂信念和实践智慧等方面建构教师创新素养的评价标准,提出创新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耿娟娟  
教师评价素养是指教师在开展学生学业评价活动中所需具备的素养。教师评价素养具有动态性、特殊性和可发展性。当代新型评价范式下的教师评价素养内涵在评价态度、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三个维度上嬗变。提升教师评价素养需要明确评价素养在教师专业素养中的地位,有效地与教师职业发展整合,提供持续而有力的专业支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