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2)
- 2023(13171)
- 2022(11649)
- 2021(11201)
- 2020(9281)
- 2019(20993)
- 2018(20960)
- 2017(39463)
- 2016(21737)
- 2015(24595)
- 2014(24262)
- 2013(23559)
- 2012(21648)
- 2011(19010)
- 2010(18991)
- 2009(17193)
- 2008(16183)
- 2007(14056)
- 2006(12028)
- 2005(10444)
- 学科
- 济(76889)
- 经济(76809)
- 管理(60207)
- 业(53252)
- 企(45090)
- 企业(45090)
- 方法(35187)
- 数学(29923)
- 数学方法(29504)
- 财(25180)
- 学(22334)
- 农(20955)
- 中国(20890)
- 理论(17305)
- 业经(17126)
- 环境(16406)
- 地方(16347)
- 贸(14053)
- 贸易(14045)
- 和(13770)
- 易(13621)
- 制(13611)
- 农业(13580)
- 教育(13296)
- 划(12634)
- 技术(12408)
- 务(12335)
- 财务(12256)
- 财务管理(12233)
- 企业财务(11546)
- 机构
- 学院(295066)
- 大学(294960)
- 管理(114096)
- 济(107978)
- 经济(105376)
- 理学(99110)
- 理学院(98004)
- 研究(96679)
- 管理学(96118)
- 管理学院(95602)
- 中国(69068)
- 科学(63374)
- 京(62648)
- 财(52407)
- 所(48791)
- 农(46052)
- 业大(44989)
- 研究所(44708)
- 中心(43255)
- 江(42541)
- 范(42358)
- 师范(41921)
- 财经(40424)
- 北京(39435)
- 经(36721)
- 农业(36022)
- 院(35737)
- 州(34784)
- 技术(34750)
- 师范大学(33836)
- 基金
- 项目(205963)
- 科学(159843)
- 研究(152556)
- 基金(145844)
- 家(127143)
- 国家(126044)
- 科学基金(107563)
- 社会(92142)
- 社会科(86977)
- 社会科学(86955)
- 省(82278)
- 基金项目(77904)
- 教育(72052)
- 自然(70642)
- 划(69004)
- 自然科(68901)
- 自然科学(68880)
- 自然科学基金(67597)
- 编号(64485)
- 资助(59864)
- 成果(52230)
- 重点(46394)
- 课题(44689)
- 部(44309)
- 发(43609)
- 创(42759)
- 创新(39763)
- 项目编号(39727)
- 科研(39589)
- 大学(38909)
- 期刊
- 济(119132)
- 经济(119132)
- 研究(86371)
- 中国(55482)
- 学报(49040)
- 教育(43896)
- 科学(43269)
- 农(41351)
- 财(41078)
- 管理(40434)
- 大学(36685)
- 学学(34134)
- 农业(29314)
- 技术(27306)
- 业经(20047)
- 融(19832)
- 金融(19832)
- 财经(19301)
- 经济研究(19034)
- 图书(18003)
- 经(16389)
- 科技(14979)
- 问题(14795)
- 业(14782)
- 理论(14183)
- 版(13682)
- 实践(13189)
- 践(13189)
- 资源(12831)
- 技术经济(12805)
共检索到42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艳
课程思政是高校"金课"、"一流课程"建设的更高层面,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直接关系甚至决定接班人问题、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这对专业课教师育人角度和育人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高教出版社原总编辑杨祥先生谈到,课程教材是高校育人、课程思政、特色融合创新的三大重要载体。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艳 胡洪营 陆韻 杨宏伟 徐必 任韵如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实验前准备、实验中操作及实验后分析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开放式实验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科研热情,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又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创新意识,强化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实验 开放式教学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晓哲
当前,各大院校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学校纷纷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强调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这是目前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朝阳撰写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基于农林院校学科特点的研究》一书强调农林院校“大思政”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时代主题一将农林院校学科特点与思政课程相融合。该书对农林专业新形势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制改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厘清了改革目标层次、制度层次和要素层次的关系,同时,作者从教材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试图使课程思政与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充分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目的。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专业课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萌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开始进入教师研究视野。在专业课程中融合红色文化思政内容,实现红色文化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基于此,文章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外语翻译专业课程融入红色文化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凯 李静
文章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落实“大思政课”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统筹:课程与课程的统筹、教材与时事的统筹、教学与实践的统筹、教学与创新的统筹、师资与培训的统筹。探讨了在“大思政”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在育人体系中的新使命。新时代建设大思政课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强化实践性和实际问题导向,倡导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大思政课” 课程思政建设 协同育人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蕾 葛军
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概述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和相关研究;其次,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情况分析了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提出了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通过做好统筹规划、加强系统性设计,完善教学设计、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培养、构建一支协同育人的教师队伍,加快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完善制度保障等多种途径,将课程思政建设落细落实,从而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程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
数智化 应用型本科 会计人才 课程思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丽亚 杨晓东 甄国红
新闻传播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天然地具有思政价值。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育人目标的同一性和实现方式的同一性。不同类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主要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亦不相同;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应实现价值目标对知识目标的引领和统一,思政素材与专业内容的渗透整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用体验式教学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辰 徐扬 丁蕾
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聚焦于物流类专业课程教育改革,构建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与学习适应性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AMOS软件求解计算。研究发现:物流类专业课程中,数字化教学环境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对学习适应性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学生的数字素养正向调节了数字化教学环境与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习适应性为目的,明确了通过数字化课程转型提高学习适应性的路径机制,为优化物流类专业课程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改造与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彬
本文认为,在微生物学课程教改项目实施中,应从职业活动入手,与发酵企业行家共同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群职责,细化各项能力要求。要围绕能力培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能力本位 微生物学 课程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玉杰 冯国红 董春芳
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新模式,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阐述了工业工程课程思政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工业工程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了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雪雪 杨志鹏
在新时代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的背景下,以“物流学概论”课程为例,明确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目标、学情分析和方法,提出“物流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框架和融入策略,凝练课程思政建设特色,进而保障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
物流专业 思政教育 高职教育 融合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蒲松 夏嫦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背景,将知识工具、职业素养与德育价值融通,探索物流管理专业背景下运筹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提升其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对专业的认同感与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泊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经济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校经济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后,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当合理规划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应当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综合教育理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关锐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对二者的概念与价值内涵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对其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由傅畅梅等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傲 谭杰
师范类专业认证“践行师德”的指标体系明确提出师范类专业要重点关注师范生的“师德规范”,而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1]随着线上教学的普及,对应师范专业认证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构建“云课堂”空间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坚持以“三全”育人引领、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思政育人实效深化等原则基础上,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机制、内容体系、主体责任、重要载体等路径,形成“云课堂”空间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更有效地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应,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