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0)
- 2023(9131)
- 2022(7535)
- 2021(7509)
- 2020(6020)
- 2019(13558)
- 2018(13491)
- 2017(24918)
- 2016(13809)
- 2015(16147)
- 2014(15932)
- 2013(14527)
- 2012(12854)
- 2011(11365)
- 2010(12002)
- 2009(10969)
- 2008(10356)
- 2007(9175)
- 2006(7771)
- 2005(7029)
- 学科
- 济(46456)
- 经济(46410)
- 管理(35459)
- 业(29618)
- 企(26259)
- 企业(26259)
- 方法(23306)
- 数学(19958)
- 数学方法(19277)
- 财(17192)
- 理论(16100)
- 中国(14881)
- 教学(14128)
- 农(12398)
- 教育(11909)
- 业经(10795)
- 财政(10533)
- 学(10116)
- 制(9107)
- 政(8838)
- 学法(8575)
- 教学法(8575)
- 贸(7982)
- 贸易(7978)
- 和(7921)
- 地方(7884)
- 策(7867)
- 易(7728)
- 农业(7581)
- 体(6983)
- 机构
- 大学(184447)
- 学院(183008)
- 管理(66230)
- 济(64254)
- 经济(62547)
- 理学(57762)
- 理学院(57127)
- 管理学(55391)
- 管理学院(55089)
- 研究(53793)
- 中国(38706)
- 京(38187)
- 财(34874)
- 科学(32990)
- 范(29363)
- 师范(29090)
- 江(27077)
- 财经(25515)
- 所(25477)
- 中心(24697)
- 北京(24162)
- 业大(23512)
- 技术(23400)
- 经(23132)
- 师范大学(23052)
- 研究所(22894)
- 州(22279)
- 教育(21842)
- 农(21576)
- 职业(20499)
- 基金
- 项目(118153)
- 科学(92410)
- 研究(92403)
- 基金(81311)
- 家(68792)
- 国家(68184)
- 科学基金(59569)
- 社会(54852)
- 社会科(51819)
- 社会科学(51809)
- 教育(49062)
- 省(48854)
- 基金项目(41461)
- 编号(40790)
- 划(40472)
- 自然(37613)
- 自然科(36819)
- 自然科学(36811)
- 自然科学基金(36080)
- 成果(34605)
- 资助(34411)
- 课题(30034)
- 重点(27265)
- 年(26226)
- 大学(25899)
- 部(25728)
- 创(25286)
- 项目编号(25152)
- 发(24085)
- 规划(23422)
共检索到272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梅
<正>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其育人路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通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二是通过增强学生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学好本专业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有相通之处的,涵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应当加快推进思政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并进的教学机制,助力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高校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路博政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强调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不同专业学科当中,以此实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输出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思想素质教育作用。目前,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教学模式也迎来新一轮的改革。由严文庆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依托于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从育人要求、能力目标与导向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手段、多模块标准化课程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本书主要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成果,可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指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圣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育人是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事业摆在“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战略位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是时代和民族赋予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历史任务。对于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高校辅导员来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玮超 郭瑾瑜 张云燕
课程思政背景下,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质量,而且有助于引领主流文化,让大学生产生情感价值共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需要基于两对矛盾关系与两对统一关系的理性分析,从理念引领、教师引航、课程资源引流、制度保障护航4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继印
文学与建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与建筑类专业紧密结合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认为建筑类专业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根据建筑类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开展探究性学习,丰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
高职 大学语文 建筑专业特色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庆瑶 刘子玉
SPOC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不仅具备开放性教学特征,也有利于弥补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线上教学对象与目标宽泛的问题,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针对性。《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一书对SPOC教学模式特点、应用机制与方法进行分析,全书通过举例方式阐释了SPOC教学模式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的流程方式。本文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祁丽娜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具体阐述课程思政引领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综合改革成果,涉及立德树人的育人总要求,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体系,应用导向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手段,标准驱动、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多层次的教学组织,依托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通用英语类、专门用途英语类和跨文化教育英语类十多门大学英语课程、数十个单元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结合第二课堂活动介绍,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和第一第二课堂实践提供指南。笔者结合青海大学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提升青海大学课程思政实效性的路径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项目编号:szzx2312)对该书进行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华 张永辉
专题式教学是提升大学语文的课堂活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教学目标的人文性、教学内容的立体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延展性、评价方式的综合性为基本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专题 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志刚 李剑 何凌风
当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在体制、教学与方法上均存有一定问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必须在实际行动上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祛除大学语文教学上的弊端,着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桂小敏 廖小春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石,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因此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的基础学科。当前,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人们的语文水平逐渐下降,日常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堪忧。因此要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实现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升语文的影响力,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徐中玉、齐森华和谭帆的《大学语文》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宗旨,探索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法,为大学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军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瑰宝,文言文的传承体现在小学、中学和大学语文教材之中,尤其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更是教学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文言文作品可以提升大学生自身独特的文人气质和品位,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历史文化。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大学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理论,用文言文熏陶大学生的情操和气质,继承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和精髓。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师 文言文 文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娜
<正>“互联网+思政课”开启了高校育人模式的新图景与新生态。以参与度为参照,所谓“新图景”是指思政学习氛围变得热烈、活跃,大学生能够从单一、沉闷的说教情境中摆脱出来,利用网络化工具、数字化内容及新媒体渠道等,将自身的“情意知行”与思政要素进行联系和构建。所谓“新生态”是指师生在思政课场景中进行深度、密集的互动,大学生能够从乏味、僵化的“思政一言堂”中摆脱出来,凭借“互联网+思政课”形式及资源(如思政慕课、思政微课等)开展探索式、项目式、合作式学习。宏观上,新图景与新生态的形成,都对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有着正向促进意义。但一个吊诡的结论是,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同时产生“正向激活”与“负向抑制”两种效能,如何消除负向抑制效应,即如何规避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的不良影响,应引起思政教育主体重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由秦旻,贠雯,刘帅编著,该书全面解读互联网时代思政课程内涵、发展、特征及构建等问题,同时秉承“教化其心、外施于行”的育人理念,详细剖析影响思政课参与度的网络因素,提出了教学模式创新思路与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无法得到约束与控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挑战和困境。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无法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旭伟
<正>“大思政”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扩大化,包括课程载体扩大化、教育队伍扩大化、育人过程扩大化三个方面。其中,课程载体扩大化是指将高校通识课、专业课、双创课、实践课等各种课程作为“思政拓展媒介”,赋予其思政教育职能与价值。教育队伍扩大化是指除了思政理论课程师资外,将专业教师、高校政工、党员干部、学生父母及网络领袖等纳入到教育主体的范畴,以此汇集全员化育人合力。育人过程扩大化是指打破思政理论课体系约束及学校教育藩篱,将思政教育引入到社会场域场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践场景、实践方式加速思政元素价值的内化。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必须脱离“课时主义”的桎梏,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学以致用的要求展开新一轮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彦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育人效果。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