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8)
2023(12343)
2022(10868)
2021(10601)
2020(8750)
2019(20702)
2018(20691)
2017(39059)
2016(21362)
2015(24172)
2014(24189)
2013(23791)
2012(21717)
2011(19724)
2010(19540)
2009(17729)
2008(17117)
2007(14547)
2006(12845)
2005(11413)
作者
(59720)
(49618)
(49033)
(46996)
(31522)
(23634)
(22431)
(19528)
(18876)
(17622)
(16914)
(16872)
(15716)
(15668)
(15290)
(15254)
(14740)
(14620)
(14232)
(13955)
(12375)
(12229)
(11772)
(11157)
(11009)
(11007)
(10945)
(10882)
(9936)
(9779)
学科
(83809)
经济(83708)
管理(56481)
(51728)
(43020)
企业(43020)
方法(38028)
数学(33421)
数学方法(33047)
中国(25215)
(21540)
(19962)
业经(18058)
(17599)
(17055)
贸易(17047)
(16996)
(16605)
地方(16114)
农业(13946)
理论(13851)
(13326)
(13229)
银行(13188)
环境(12708)
(12681)
金融(12679)
(12675)
(12558)
教育(12299)
机构
大学(297256)
学院(293034)
(121436)
经济(118991)
管理(115609)
研究(105272)
理学(99888)
理学院(98747)
管理学(97216)
管理学院(96673)
中国(77920)
(64670)
科学(63563)
(54436)
(52859)
研究所(48434)
中心(45838)
(45651)
财经(43329)
业大(42254)
北京(41955)
(40803)
(40580)
师范(40259)
(39720)
(37904)
经济学(36720)
农业(35672)
(33364)
师范大学(33144)
基金
项目(201657)
科学(157950)
研究(150131)
基金(145986)
(127667)
国家(126646)
科学基金(107694)
社会(93479)
社会科(88545)
社会科学(88519)
基金项目(77414)
(75677)
教育(69499)
自然(69187)
自然科(67564)
自然科学(67546)
自然科学基金(66328)
(65224)
编号(61055)
资助(60444)
成果(50672)
(45762)
重点(45344)
(42982)
课题(42725)
(41570)
教育部(39417)
创新(38810)
国家社会(38735)
大学(38380)
期刊
(131577)
经济(131577)
研究(92988)
中国(58698)
学报(45714)
科学(42696)
管理(42566)
(41493)
教育(40085)
(39453)
大学(34675)
学学(32104)
农业(29305)
技术(25837)
(24845)
金融(24845)
经济研究(21587)
财经(21026)
业经(19166)
(18031)
问题(17081)
图书(15955)
(15948)
(14688)
理论(14565)
科技(13832)
世界(13744)
技术经济(13680)
实践(13118)
(13118)
共检索到436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显华  
本文可分为下列四部分:1.香港整体课程和中文科课程改革简介;2.课程实施评鉴文献简介;3.研究设计;4.研究结果;5.建议。本研究对香港初中中国语文科新课程的实施分为四个层面去评鉴:1.学生层面——学生学习经验;2.教师层面——教师对课程的关注程度、教师对新旧课程的看法;3.科组层面——课程领导、科组文化的转变、教科书的选用和调适;4.学校层面——学校试行新课程的经验,个案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文胜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香港现行几套教科书的课后练习在创造性思考能力元素训练安排的情况,以便老师在教学时可因应校本的情况调整教学设计;更希望能把成果供教材编写者参考,以便日后修订教材时作出相应的行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如峰  
本国语文——法语的教学在法国中小学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本文简述了21世纪初法国中小学本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向:强调本国语文的重要性;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个别化教学;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估活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智中  张爽  
本文分析了香港推行2000年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并评论其所带来的影响。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与以往课改不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围绕新管理主义问责文化的硬措施;逐步推动课改,旨在增强学校与教师变革能力的软措施;及改变教育系统的行政架构。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变革的能力,有较高的课程推广度及教师接纳程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问责性的措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政府学校与教师压力增大等问题。如何避免在实施中扭曲变革的目标,适时检讨课改的实施策略,从多角度来思考课改的可持续性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智中  张爽  
香港新高中课程于2009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六年,新的中学文凭考试也已举行了三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第一届中学文凭考试之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进行了中期检讨,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及措施。这些修改建议和措施是否能够回应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呢?本文从课程实施的状况讨论这些修改建议的可行性及不足,并指出香港新高中课程面对着如何解决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如果不从课程设计入手,很难处理好这个限制。那么有哪些可行的办法呢?本文尝试提出新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绍禹  
《母语教材研究》第五卷《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价》对英、美、德、法、俄、日等国家的母语课程教材进行了综合评价。既给我国的母语教育第一线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信息资料,也为我们教育理论界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凭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生尧  李子建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试图透过目标为本课程这个案例 ,从改革特性、整体策略、教师发展、资源提供、学校行政和教师文化等几方面 ,剖析影响香港课程实施的诸多因素。研究表明 ,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 ,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 ,但是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 ,此项改革的课堂实施情况 ,与改革的理想之间 ,还存在巨大的反差。目标为本课程 ,远非一项成功的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乃桂  
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教师,而在教学(Stigler&Hiebert,1999)。教学的问题不在于教师的能力,而在他们的觉察性、教学取向和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它必能反映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课程结构的了解。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英姿  
清末民初,许多仁人志士尝试以语言文字改革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突破口,严修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支持官话合声字母、推动民族共同语形成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革新活动为切入点,探讨语言改革、教育普及与现代国家之间的密切关系。严修在清末民初语文改革运动中发挥的引领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进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西学东渐对其语言文字改革思想和实践有重要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嘉颖  
课程改革是近几年华人地区乃至世界共同关心的教育议题。然而,对于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当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时候就会出现异化的现象呢?本文试图从激活改革的动力、实现转变的能力以及实施改革的环境三方面入手,对香港的课程改革做出一些反思,并籍此提出:改变学校文化对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本文全面阐述了社会转型期香港教育与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文章基于国际视野对当前香港课程改革的四个策略问题展开系统探讨 ,这就是 :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反思”水平 ;校本课程发展及专业文化发展的确立 ;课程改革与文化 ;欧洲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泽平  姚琳  
为了配合新学制的改革,香港在21世纪伊始启动了新高中课程改革,并于2009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从香港新高中课程的架构来看,香港新高中课程以全人教育、多元发展、终身学习为理念,旨在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需要、性向及能力,培养香港未来一代具备广阔的知识基础、高度的适应力、独立思考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架构、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桂华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关键描述,是语文教育观的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受国际课程改革思潮影响,也是我国语文教育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意义的理解,既要立于国际教育变革的大背景,更要反思我国百年来现代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我国百年语文教育史是不断被批评的历史,也是语文教育学科不断适应与自我建构的历史。当前,语文教育面临脱离言语实践活动、学习时间被强势学科挤压和阅读方式冲击等三大挑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能否有效回应这些挑战,将给人们留下无限期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尹弘飚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两岸三地在本世纪初不约而同地启动了大规模系统性课程改革,且采取了一些十分相似的改革理念与措施。十五年后,两岸三地又几乎同时启动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系统性课程改革。然而,在这一波改革浪潮中,三地的改革步调不再一致。具体来说,中国内地和台湾的政策制定明显受到了当前以"核心素养"为主题词的全球教育改革趋势的影响,而香港并未紧跟这股全球化教育改革的潮流,而是对过往改革经验加以扬弃,提出了"学会学习2.0"。基于对近二十年来两岸三地课程改革路径的比较,在改革路向和政策设计方面,这次看不到"核心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