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
2023(371)
2022(357)
2021(364)
2020(220)
2019(612)
2018(488)
2017(752)
2016(643)
2015(884)
2014(936)
2013(761)
2012(697)
2011(662)
2010(707)
2009(488)
2008(436)
2007(403)
2006(309)
2005(318)
作者
(1359)
(1081)
(1076)
(1002)
(672)
(532)
(529)
(504)
(477)
(437)
(418)
(393)
(383)
(368)
(357)
(349)
(345)
(329)
(317)
(315)
(313)
(311)
(306)
(305)
(292)
(290)
(289)
(277)
(276)
(275)
学科
教学(3408)
学法(2025)
教学法(2025)
理论(1615)
学理(1515)
学理论(1515)
教育(1236)
算机(874)
计算(874)
计算机(874)
机化(864)
计算机化(864)
课程(844)
政治(592)
思想(575)
思想政治(561)
政治教育(561)
治教(561)
德育(555)
组织(417)
研究(411)
语文(370)
文教(285)
(235)
研究生(234)
高等(174)
(148)
改革(147)
(141)
课堂(141)
机构
学院(7696)
大学(6580)
教育(3403)
职业(3263)
(3109)
师范(3091)
技术(2793)
师范大学(2538)
职业技术(2349)
技术学院(2286)
研究(2159)
(1478)
(1473)
科学(1401)
教育学(1393)
(1299)
(1247)
研究所(1174)
教育学院(1069)
北京(976)
管理(837)
中心(830)
华东(817)
教育科(813)
教育科学(806)
华东师范(748)
华东师范大学(747)
(737)
工程(735)
职业学院(692)
基金
研究(4711)
项目(4140)
教育(4061)
编号(2992)
课题(2737)
成果(2663)
(2647)
科学(2595)
(2368)
课程(2341)
教学(2295)
(1935)
(1753)
改革(1703)
规划(1662)
项目编号(1564)
(1559)
研究成果(1539)
年度(1505)
(1364)
(1363)
实践(1359)
主持(1320)
(1307)
社会(1304)
(1300)
大学(1278)
主持人(1262)
教育科(1261)
重点(1242)
期刊
教育(8339)
中国(3195)
职业(2823)
研究(2803)
技术(2494)
技术教育(2049)
职业技术(2049)
职业技术教育(2049)
全球(948)
展望(948)
教育展(948)
(917)
论坛(917)
职教(851)
成人(797)
成人教育(797)
高等(654)
(627)
经济(627)
学报(606)
(589)
大学(571)
发展(552)
(552)
(465)
(446)
经济师(441)
高等教育(433)
远程(432)
远程教育(432)
共检索到1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众告  
由于对课程的偏好,案头常放着两本书。一本是美国学者威廉F派纳的《理解课程》,上下两册,130万字。作为拉尔夫泰勒之后的第二本"圣经",正在颠覆着我们现有的课程观。另一本则是《课程良方》,这是一本怀念英年早逝、我国课程领域年轻的拓荒者施良方先生的学术性纪念文集。
关键词: 学习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计湘婷  
随着网络课程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在网络课程下已经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网络课程中课堂管理问题成为网络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网络课程实施中的课堂管理现状做出分析,提出了网络课程新的课堂管理方式,包括网络课堂管理目标的重新厘定、宽容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以及新的网络课堂激励方式的实施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席晓丽  
"翻转课堂"不仅仅意味着教学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传统"教"与"练"两个环节的空间转换,更意味着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的深刻转变。教师必须摆脱"管理主义"课程意识的束缚,确立"生成性"课程意识,使学生能够依照个体的生活经验"由内而外"地建构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课程资源的"生成"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英  
"翻转课堂"带来的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的重构。构建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基础。学生角色思维的转变要改变知识接受者角色定位,在学习过程中担当主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江路华  
本文以一所小学的课堂观察、访问为基础,从中了解当前课堂管理的现状,透视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本文倡导以"松而不散"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堂管理,并相应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岳辉  
近年来,翻转课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大学课程的教学中。当翻转课堂被不加辨别地应用于教学时,因缺失教学适切性而导致的诸多问题自然会出现。这些问题恰恰提醒我们,只有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适切性,才能有效发挥其实践价值。通过《教师语言》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我们认为,翻转课堂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适合于熟悉教学内容和了解学情的教师,适合于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此外,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还需尊重、民主、包容的课堂文化支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本文首先探讨了倡导参与式课程实践的理论背景,认为课程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必然会引起课程实践层面的震荡与回应。其次对传统的接受式课程实践进行了批判性考察,认为在新的时代应改变课程叙事方式和课程运作方式,倡导参与式课程实践。最后分析了参与式课程实践的核心特征,指出以“理解”和“参与”为精神内核的课程实践必将导向对教师和学生的赋权以及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盛慧晓  王少非  
课程、教学、评价是教育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关于评价与课程的关系,无论是从教育评价学的视角还是从课程论的视角都没有对此进行全面的诠释。评价影响课程目标的确立、影响课程内容的确定、影响课程实施方式,同时也影响课程管理。无论如何理解课程,评价都具备课程的意蕴。可见,课堂评价作为评价的一种类型本身具有课程意蕴,能够创造一种课堂文化或一种环境,并带来诸多不确定非预期的结果。评价的课程意蕴告诉我们,尽管课程改革很重要,但如果评价改革跟不上,课程改革也不可能有预期的成效。同样,课堂评价的隐性课程属性告诉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课堂评价,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程实施和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 ,课堂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 ,成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课堂研究就是研究者深入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课堂“场域”之中 ,综合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研究的研究方式。开展课堂研究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和教学论建设的需要 ,理论和实践联盟的需要。开展课堂研究需要广大教师、教研员、教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合作。研究课堂有主客位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深描解释法、教学案例研究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查道丹  
翻转课堂的优势符合现代企业培训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能够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翻转课堂应用于企业培训项目中具有可观前景。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和发展翻转课堂自英文"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译而来,又译作"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课堂研究》延续《读懂课堂》的思想精髓,深入课堂研究的真实现场,本书是著名课程学者、基础教育课程研究领军人物钟启泉教授"课堂研究三部曲"的第二本作品。通过与《读懂课堂》的对比,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本书的特点。以认识、了解课堂为目的,《读懂课堂》带领读者解构课堂,提取儿童、教师、课程、教学等各个要素,分主题加以剖析解读,这是一个"化整为零"、获取"经验"的"体验"过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宾  王晶晶  
高校的教学模式面临改革急需由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变革为个性化教学,特别是管理类课程,其内容复杂且与实际联系紧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其模式更加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为充分激发学生个性化学习热情以《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为例,将翻转课堂模式与课程结合,提出该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为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玉凤  
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和操作等方面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有必要对这些异化现象进行及时的反思,加以纠正和澄清,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鹃  
本文通过问卷和手机APP调查形式,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课堂效果从学生满意度、教学形式、专业技能传授、实际操作技能运用情况、综合能力素养培养、职业发展、教师课堂表现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与分析,文章对于当前会计专业课程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对于提升会计专业课课堂效果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苗玲玉  鲍风雨  
移动设备进入课堂,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行为。梳理使用移动设备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走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标准设定、课程育人、数据分析、多元监控、第三方评价、信息反馈、动态改进等多角度,阐述对基于移动设备的课程管理和对"学生满意课堂"的教学评比;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特色的课程管理与课堂教学评价运行机制。以期通过案例分析,提供破解课程思政与教书育人功能割裂难题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