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0)
- 2023(9274)
- 2022(8332)
- 2021(8071)
- 2020(6677)
- 2019(15601)
- 2018(15535)
- 2017(30078)
- 2016(16480)
- 2015(18678)
- 2014(18825)
- 2013(18561)
- 2012(16855)
- 2011(15089)
- 2010(14961)
- 2009(13432)
- 2008(12945)
- 2007(11098)
- 2006(9599)
- 2005(8328)
- 学科
- 济(62763)
- 经济(62695)
- 管理(45990)
- 业(43256)
- 企(36944)
- 企业(36944)
- 方法(30451)
- 数学(26001)
- 数学方法(25645)
- 学(17441)
- 农(15554)
- 中国(15424)
- 财(14951)
- 业经(13774)
- 理论(13069)
- 地方(12416)
- 和(10979)
- 教育(10709)
- 贸(10506)
- 贸易(10501)
- 农业(10464)
- 技术(10165)
- 易(10159)
- 制(10003)
- 务(9936)
- 财务(9875)
- 财务管理(9858)
- 环境(9797)
- 企业财务(9350)
- 划(8780)
- 机构
- 大学(232971)
- 学院(230200)
- 管理(94098)
- 济(85158)
- 经济(83131)
- 理学(82033)
- 理学院(81107)
- 管理学(79712)
- 管理学院(79286)
- 研究(73781)
- 中国(51974)
- 京(49746)
- 科学(47833)
- 财(37886)
- 所(36769)
- 业大(34538)
- 农(34229)
- 研究所(33783)
- 范(33208)
- 中心(33004)
- 师范(32938)
- 江(32461)
- 北京(31420)
- 财经(31250)
- 经(28452)
- 州(26993)
- 师范大学(26892)
- 农业(26833)
- 院(26752)
- 技术(25548)
- 基金
- 项目(161454)
- 科学(126014)
- 研究(120211)
- 基金(115396)
- 家(99789)
- 国家(98933)
- 科学基金(85064)
- 社会(72675)
- 社会科(68680)
- 社会科学(68659)
- 省(63482)
- 基金项目(62185)
- 教育(56279)
- 自然(56084)
- 自然科(54732)
- 自然科学(54721)
- 自然科学基金(53720)
- 划(53544)
- 编号(50731)
- 资助(47379)
- 成果(41426)
- 重点(35641)
- 部(35335)
- 课题(34530)
- 发(33590)
- 创(33474)
- 项目编号(31554)
- 创新(31046)
- 科研(30747)
- 大学(30667)
共检索到325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熊和平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习惯了在“狭义”上诠释课程,把课程限定在文本范围之内。这就造成了:知识观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课程主体消失在文本之中;课程研究拘泥于技术取向等种种局限。然而,随着20世纪世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们对语言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文本不再被看作为不可动摇的、惟一的知识来源。这种语言学的转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解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课程的意义逐渐从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当代的课程研究理应关注语言学的转向,并在课程语义学、课程语用学、课程语音学等以前被忽视的理论领域做深入的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文智
在整个课程领域经历着语言学转向的同时,课程史研究也已经在后结构主义思想和"新文化史"潮流的影响下,突破传统的思想史和社会史书写理路,以课程话语作为历史考察的对象,揭示知识和权力间的关联,同时将自身的历史书写作为一种话语实践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课程探究方式。
关键词:
课程史 语言学转向 后结构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加渔
概念重建之后,课程被化约为作为语言样态存在的"符号表征",其涵括的"符号潜能"和语言意蕴得以彰显,课程语言问题由此成为课程研究的焦点,并促使整个课程领域发生"语言转向"。语言转向之后,课程研究从科学语言时代迈入诗性语言时代,呼应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的范式转型,其主旨在于反思课程教学实践和观照课程主体生命。
关键词:
语言 课程语言 语言转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敏
大多成人英语学习者往往对语言学不感兴趣,也认识不到语言学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在学习上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探究当前高校成人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成人英语 语言学课程 课堂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郜峰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具有专业性、基础性和理论性等特点。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三个原则:提高学生的语言学理论修养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 课程教学 原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军伟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人们对语言的研究也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对英语知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不能忽视的是,长久以来,人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多停留在交际层面,即:更加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更加注重英语的工具属性。但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本体意义探究较少,导致了英语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和系
关键词:
英语语言学 理论体系 编者 语言学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琪玉
情报语言学是对各种情报检索语言以及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统一研究,以探索它们影响检索效率的共同规律和有效的改进途径。其研究的根本目的和核心问题是提高情报检索效率。本文自述了我国情报语言学的创建、研究方法、内容发展过程、学科体系完善、若干成果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尚巾斌
教育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这已经成为很多学者的共识。任何教育行为的产生,都需要语言作为载体,建立在语言传导基础上的教育才会产生相应的价值,教育语言学的产生也正是基于此。但是学界真正将教育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和研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且最初开始于国外。我国教育语言学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立红
一、概述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的出现,无论是在语言观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给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从目前看,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队伍日渐扩大且稳定发展,其研究对象明确,成果显著。在进行相当广泛的社会调查中,社会语言学家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并且提出了具有相当水平的理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晓燕
欧美手语语言学研究始于1960年代。本文梳理了以欧美主要国家为代表的手语研究的(主要)历史进程,从音位、形态、句法、手语习得以及神经语言学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手语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并分析了手语与有声语言的独特之处,以及手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手语 音位 形态 句法 手语习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松梅 张宁生
聋人双语双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我国聋教育中的实验与尝试 ,为我国手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就对聋教育中手语认知 ,聋人手语语言学研究的背景、社会意义 ,手语语言学的结构分析 ,以及语言学家参与手语研究及其意义展开的论述 ,旨在通过对聋人手语语言学的研究 ,来促进中国聋人手语 (CSL)作为一种语言地位的认可及其在聋教育中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
聋人双语/双文化 手语 语言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君瑞
对因特网上的情报语言学信息资源 ,尤其是分类语言、主题语言等相关网站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介绍 ,旨在为从事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的研究者提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
情报语言学 网络资源 Internet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泠霏 姚建光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是思想情感的载体。语言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语言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文化。语言历久弥新,因时间的沉淀使得语言的表达、书写日渐简洁,而语言所蕴含的内容却日渐丰富,传递出来的信息也更加全面。西方语言学的产生、演变,是一段漫长的历程,形成了独特的特色。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银芳
范畴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得益于范畴问题的探讨,本文从经典范畴理论出发,介绍了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及原型范畴的特点。
关键词:
范畴 原型 认识语言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