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7)
- 2023(17638)
- 2022(15415)
- 2021(14238)
- 2020(12276)
- 2019(28124)
- 2018(27750)
- 2017(53488)
- 2016(29451)
- 2015(33147)
- 2014(33102)
- 2013(32617)
- 2012(29885)
- 2011(26906)
- 2010(26553)
- 2009(24498)
- 2008(24045)
- 2007(21179)
- 2006(17952)
- 2005(15340)
- 学科
- 济(115342)
- 经济(115212)
- 管理(84332)
- 业(81038)
- 企(67437)
- 企业(67437)
- 方法(59211)
- 数学(52248)
- 数学方法(51580)
- 财(30706)
- 农(30663)
- 中国(27853)
- 学(26691)
- 业经(24877)
- 贸(22301)
- 贸易(22297)
- 地方(22097)
- 易(21620)
- 农业(20560)
- 务(20455)
- 财务(20374)
- 财务管理(20331)
- 企业财务(19254)
- 制(19201)
- 理论(18842)
- 技术(18587)
- 环境(17906)
- 和(17845)
- 银(16168)
- 银行(16084)
- 机构
- 大学(422396)
- 学院(421150)
- 管理(165944)
- 济(162551)
- 经济(159059)
- 理学(145677)
- 理学院(144027)
- 管理学(141198)
- 管理学院(140471)
- 研究(137223)
- 中国(99094)
- 科学(90702)
- 京(88423)
- 农(77974)
- 财(72352)
- 业大(70741)
- 所(70105)
- 研究所(64799)
- 中心(63239)
- 农业(62214)
- 财经(59736)
- 江(59614)
- 北京(54816)
- 经(54405)
- 范(54035)
- 师范(53325)
- 院(49623)
- 经济学(48801)
- 州(48453)
- 技术(45692)
- 基金
- 项目(298943)
- 科学(232656)
- 基金(216169)
- 研究(208678)
- 家(191740)
- 国家(190196)
- 科学基金(162013)
- 社会(129627)
- 社会科(122845)
- 社会科学(122810)
- 省(118315)
- 基金项目(115522)
- 自然(110025)
- 自然科(107486)
- 自然科学(107451)
- 自然科学基金(105522)
- 划(100218)
- 教育(96928)
- 资助(89762)
- 编号(84124)
- 重点(67288)
- 成果(66287)
- 部(64940)
- 发(62664)
- 创(61853)
- 科研(58606)
- 课题(57837)
- 创新(57792)
- 计划(57469)
- 大学(55209)
- 期刊
- 济(164928)
- 经济(164928)
- 研究(111981)
- 学报(77031)
- 中国(70676)
- 农(68973)
- 科学(66268)
- 大学(56538)
- 管理(56255)
- 财(55317)
- 学学(53802)
- 农业(47331)
- 教育(41682)
- 技术(35864)
- 融(30625)
- 金融(30625)
- 财经(28377)
- 业经(28237)
- 经济研究(26902)
- 业(24578)
- 经(24169)
- 问题(22066)
- 版(21741)
- 科技(21385)
- 技术经济(20226)
- 业大(20210)
- 图书(20094)
- 统计(19656)
- 理论(19234)
- 商业(19066)
共检索到580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褚佳
利用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经3PL模型调整的认知能力测试标准化得分为被解释变量,实证考察了周一至周五及周末补课时长对九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示:周一至周五补课时长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周末补习时长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课外补习 认知能力 多元线性回归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翌琳
课外补习由于依附于主流教育,因此被称为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本文通过对全国112所初中进行抽样调查,对现阶段我国初中生课外补习的规模、强度、支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显示: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规模庞大。九年级比七年级课外补习的强度更大。课外补习支出与家庭经济水平呈正比例关系。女性比男性的补习参与几率、强度与支出都高。成绩排名越高,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参加补习的几率、强度与支出越大。
关键词:
课外补习 补习强度 Logistic回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龚欣 李贞义
学前教育被认为是影响个体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很少有实证研究考察学前教育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我们认为,人力资本模型中的"能力"除认知能力外还应包括非认知能力。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了学前教育经历对我国初中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存在不平等性,受小学前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年限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经历对初一和初三学生的思维开通性、自律性和朋友质量具有统计上显著的正影响,对消极情绪性具有降低效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曾满超 丁小浩 沈华
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和家长纷纷选择课外补习,使得课外补习在各地蔓延。不同级别城市、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校教育条件等都会对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关注省城中学和县城中学的学生在选择课外补习上的差异,深入探讨这些学生参与课外补习与家庭背景的关联性,特别是城乡差别对课外补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对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省份的初中学生课外补习调查。
关键词:
课外补习 城乡差异 初中学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小瑞 宋歌 李晓煦
学业成绩定义不明确是学业成绩影响学生补习参与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对代表性样本5,961个学生进行分析,在控制个体特征、家庭以及学校等主要变量后,结果表明:班级排名越靠前,学生参加补习的概率越低。年级排名越靠前,学生参加补习的概率越高;班级排名越靠前,年级低分组的学生参与补习的概率下降,但年级高分组参与补习的概率没有显著下降。区内排名越靠前,学生参加补习的概率也越低;班级排名越靠前,区内高分组学生的补习概率下降,但低分组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班级及区为参照排名时,研究结果支持"补差";以年级为参照时,研究结果支持"培优"。
关键词:
课外补习 班级排名 年级排名 区域排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羽 陈东 刘娟娟
为探究小学课外补习对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北京市某初中全样本学生的九年追踪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社会地位等学生背景之后,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语文、数学和英语补习对其初中阶段在相应学科上学业成绩的影响各不相同;整体来说,小学一年级参加语文或者数学课外补习对初中相应学科的初始成绩有负影响,小学高年级参与补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起始成绩,但对初中三年的学业增长速度有负面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羽 陈东 刘娟娟
为探究小学课外补习对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北京市某初中全样本学生的九年追踪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社会地位等学生背景之后,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语文、数学和英语补习对其初中阶段在相应学科上学业成绩的影响各不相同;整体来说,小学一年级参加语文或者数学课外补习对初中相应学科的初始成绩有负影响,小学高年级参与补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起始成绩,但对初中三年的学业增长速度有负面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莉
本文基于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利用OLS与分位数回归方法、控制学校固定效应,分析了班级同伴成绩高低及离散程度对初中生成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分位点处学生均显著受益于班级同伴成绩的提升,且中间能力水平学生的受益程度最大;班级同伴成绩离散程度能显著提高优等生的成绩,但对差生成绩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女生相比,不同分位点处男生受班级同伴成绩的影响更为一致;相较于弱势家庭,优势家庭学生从班级同伴效应中获益更多,受损更少。因此,学生与家长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学业基础及家庭社会经济背景,避免跟风择校;学校在进行混合编班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有利于补偿差生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同伴效应 初中生 学业成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佳丽
本研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估计科尔曼社会资本中的家长参与和代际闭合各指标变量对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初中生可以直接从科尔曼社会资本中获益,如家长参与指标父母的生活陪伴、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代际闭合指标家长与子女朋友的联系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但父母与子女沟通交流、父母对子女的文化陪伴对学生认知能力没有影响,学习督导对学生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可能与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教子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辅导方法有关;另外,家长参与和代际闭合对7年级和9年级的学生影响效应都不存在差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文艳 叶晓梅 李涛
在社会资本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考察父母参与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识别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具有持续影响的父母参与行为,评价当前家校合作活动对父母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父母向子女投入时间和精力构建闭合的代际关系,是提升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本,尽管这种积极效应更多体现在对文化素质要求不高的参与行为上。(2)和孩子交流学校发生的事情、陪孩子参观博物馆、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联系老师这四项父母参与行为对认知能力的影响通过儿童自我教育期望来实现。根据自我决定理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力
班级规模是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发现班级规模对以学生成绩为代表的认知能力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于班级规模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进行探索的研究则较为缺乏。基于CEPS2013-2014年的实证研究发现,班级规模对学生非认知能力仅在某些维度存在显著性影响:以"中班"(班级规模为40-58人的班级)为参照组的准实验研究的估计结果显示,当干预为"学生进入小班"(班级规模为40人及以下的班级)时,班级规模仅对学生的"情绪控制"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当干预为"学生进入大班"(班级规模为58人以上的班级)时,班级规模仅对学生的"毅力"与"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伊雯 叶晓梅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同伴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用大五人格框架下的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与尽责性来衡量非认知能力。研究发现:良好同伴的比例更高(即好朋友多数都学习努力刻苦或想上大学)会对青少年的尽责性、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能显著降低青少年的神经质水平。相反,不良同伴的比例更高(即好朋友多数都逃课、经常上网吧、早恋)会对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还发现同伴表现的优化会对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发展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则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家长和学校应把握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交友管理的作用,引导青少年正确交友。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认知能力 同伴效应 交友管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光宝 侯艺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链式中介影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日常关怀、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初中生认知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日常关怀、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链式中介效应。因此,为了促进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家长关怀子女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影响和塑造子女积极的自我教育期望之上。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要要
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考察教师支持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教师支持(学业支持、情绪支持和关系支持)对学生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即教师支持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且这一研究结论在替换因变量、考虑到情境效应和关联效应,以及应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保持足够的稳健性。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教师支持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期望促进非认知能力发展。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完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激励教师给予学生支持;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行为表现,与学生及其家长密切沟通,为学生提供适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应主动与老师交流、互动,争取教师支持。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克·贝磊 刘钧燕
随着课外补习的日渐盛行,相关研究的数量显著增长,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补习的规模、性质及其政策启示等等,但这一研究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在现有文献中,在课外补习的概念界定上,还较为混乱;课外补习数据的收集亦比较困难,一方面调查对象可能没有能力提供所需信息或者不愿意透露相关补习信息,另一方面课外补习的调查问卷设计也有难度,问题设计难以做到既精确又能被调查对象完全理解;已有研究尝试用定量、定性或混合方法来分析课外补习的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还需基于特定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对课外补习的现象及相关研究问题进行阐释;比较教育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视角,但在进行课外补习的国际比较时需格外谨慎。这一研究领域在不断...
关键词:
影子教育 课外补习 比较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家庭环境对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业成绩影响探析——基于内蒙古地区13所初中学校调查的实证研究
初中生数学自我评价能力的研究
父母外出务工与寄宿制:哪个对农村学生辍学影响更大?——基于西部三省1881名初中生的实证分析
初中生物课外小实验的应用
课外补习对义务教育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代际传递与社会融入视角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初中生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流动初中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和同伴维度以及与城镇初中生的比较
初中生科学推理能力在物理学科的表现与影响
非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期望与子代学业成绩——基于CEPS追踪数据的经验分析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