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7)
- 2023(11842)
- 2022(10100)
- 2021(9711)
- 2020(7795)
- 2019(18350)
- 2018(18339)
- 2017(35534)
- 2016(19260)
- 2015(21983)
- 2014(22017)
- 2013(21542)
- 2012(19318)
- 2011(17226)
- 2010(17288)
- 2009(15517)
- 2008(14953)
- 2007(12913)
- 2006(11209)
- 2005(9596)
- 学科
- 济(71551)
- 经济(71467)
- 管理(54336)
- 业(50691)
- 企(42763)
- 企业(42763)
- 方法(33848)
- 数学(28823)
- 数学方法(28324)
- 农(20072)
- 中国(19070)
- 财(17388)
- 业经(17149)
- 学(16503)
- 地方(15010)
- 理论(14499)
- 农业(13477)
- 制(12935)
- 和(12742)
- 贸(12592)
- 贸易(12585)
- 易(12214)
- 技术(12137)
- 教育(11479)
- 环境(11396)
- 务(11305)
- 财务(11237)
- 财务管理(11213)
- 企业财务(10546)
- 银(10516)
- 机构
- 学院(266582)
- 大学(265887)
- 管理(107772)
- 济(97138)
- 经济(94689)
- 理学(93752)
- 理学院(92745)
- 管理学(90969)
- 管理学院(90513)
- 研究(84548)
- 中国(61857)
- 京(56926)
- 科学(54489)
- 财(44336)
- 所(41831)
- 业大(40181)
- 农(40139)
- 中心(38699)
- 研究所(38279)
- 江(38135)
- 范(37047)
- 师范(36726)
- 北京(36039)
- 财经(35919)
- 经(32570)
- 州(31632)
- 农业(31371)
- 院(31266)
- 技术(30437)
- 师范大学(29391)
- 基金
- 项目(186670)
- 科学(145795)
- 研究(139389)
- 基金(132495)
- 家(114814)
- 国家(113823)
- 科学基金(97768)
- 社会(84339)
- 社会科(79733)
- 社会科学(79707)
- 省(74111)
- 基金项目(70606)
- 教育(64906)
- 自然(63827)
- 划(62335)
- 自然科(62311)
- 自然科学(62300)
- 自然科学基金(61117)
- 编号(59240)
- 资助(54545)
- 成果(48133)
- 重点(41444)
- 课题(40794)
- 部(40255)
- 发(39643)
- 创(38997)
- 项目编号(36666)
- 创新(36176)
- 科研(35353)
- 大学(34808)
- 期刊
- 济(105874)
- 经济(105874)
- 研究(76512)
- 中国(49756)
- 学报(41499)
- 管理(38817)
- 科学(38234)
- 教育(36964)
- 农(36797)
- 财(32465)
- 大学(31415)
- 学学(29267)
- 农业(26200)
- 技术(24995)
- 融(19959)
- 金融(19959)
- 业经(18633)
- 经济研究(16372)
- 图书(16325)
- 财经(16151)
- 理论(13778)
- 科技(13645)
- 经(13573)
- 问题(13219)
- 实践(12928)
- 践(12928)
- 业(12920)
- 技术经济(12482)
- 版(12313)
- 现代(11974)
共检索到379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泽林
在全球范围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课堂研究方法越来越成为教学论研究者透视课堂、研究课堂、重构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教学论研究者及时厘清、挖掘、阐释课堂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的价值和嬗变的路径,以促进课堂的变革。一、课堂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课堂研究方法的发展之路与教育研究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仁
长期以来,我国教学论实为理论教学论,即习惯以思辨方式在理论基础上衍生理论。这造成的困境不言而喻:理论的空洞繁荣和在描述、解释、引领实践中的乏力。有鉴于我国教学论发展中的这种内在危机,近十多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路向发生了重要转变,即以实证方法所进行的旨在发展"实践教学论"或"课堂教学论"的课堂研究方兴未艾,这对于改变我国教学论的研究传统与知识结构,通过教学理论创新促进教学实践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静
互联网时代,资源的丰富性和知识获取的便捷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图像化、碎片化的思维方式迫切需要有目的去吸附这些零散的信息和知识,形成具有可视性的现实作品——目标作品。目标作品教学法融课程的学习掌握和出作品于一体,培养学生出作品、出精品的创作意识,为学生注入创业的"遗传代码"。
关键词:
目标作品 艺术类课堂教学 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汉银
课堂环境研究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从低推论与高推论、认知图式法与共同认知法、泛指与专指课堂环境、被动与互动决定等方面对已有的课堂环境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综合使用各种研究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宝新
塞勒的经济助推理论对课堂与管理之间的矛盾处置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它使助推成为继纪律与德育之后的第三种课堂管理力量。助推式课堂运作的原理是:由教师借助一切可以影响学生行动方向的情景因素,重构学生课堂行动的"选择架构",促使其自然做出符合课堂管理意图的预期行动。其中,基于"选择架构"的课堂行为塑造是助推式课堂的核心机制。而要迈向助推式课堂,就需释放生存危机信号、暴露关键信息、善用默认机制、制造压力氛围与突出重要选项等。
关键词:
助推原理 助推式课堂 选择架构 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李泽林
中小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主体回归的必然选择,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课堂志是与教师教学工作融为一体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它是一种通过观察、访谈、参与体验、描述解释来研究课堂的人文研究方法。教师作为研究者从事课堂志的研究,就是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主要包括教师"主位的"课堂研究、教师"客位的"课堂研究、教师与专业研究者合作的课堂研究三条路径。教师研究课堂的模式主要有"实践—反思"的教师个体课堂研究模式、"实践—研究双维互动"的课堂研究模式、"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互助—专业研究引领三维立体"的课堂研究模式等。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课堂志 课堂研究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允漷
传统的听评课存在听课无合作、评课无依据、听评课无研究的症状,体现了专业性的丧失。课堂观察LICC范式从当前作为一种课堂研究的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出发,坚持科学实用主义,通过对课堂的解构,倡导教师组建不同的合作体,采用类似科学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该范式在丰富课堂知识、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在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
听评课 课堂观察 课堂研究范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朱莎 杨洒 李嘉源 秦威 郭庆 黎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倡导将核心素养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评”一致。然而,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教学为核心、理论与数据双向驱动的课程核心素养评价新范式。该范式包含课程核心素养理论模型构建、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存储、相关特征的提取、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六个环节,旨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文章还提出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的原则:数字技术发展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支持基于证据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创新情境嵌入式的评价手段、促进多元主体个性化评价反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涛
教学切片分析是以课堂教学切片为载体,观察与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得失与否,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现高效课堂为目的的一种课堂诊断方式。该课堂研究范式是传统听评课方式的超越,有着独特的问题域和思维方式,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应当之需。实践中,该课堂研究范式秉持实践理性,以常态课堂为研究对象,既简化了课堂的复杂程度,又突出研究的问题,它在表征教师实践性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方面具有独特效用,同时,也是归纳教学性教学理论生成的重要路径,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变革 教学切片 范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小锋
本文以生态观为视角揭示课堂教学生态思维范式的实质,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的多主体互动的生态过程。它以"以人为本"为教学理念,以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与"学生自由意志"为基本特征,在生态思维范式的指导下开展课堂教学,才能建构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态思维范式 以人为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定功
生命课堂就是"生命在场"的课堂,是课堂本来应有的面貌。生命课堂的特征基本表现在课堂价值取向、课堂过程、师生关系上的"生命在场"。生命课堂需要建立生命立场的逻辑起点,搭建生命视角的解释框架,重构课堂的精神维度,形成生命关怀的语言样态,呈现开放生成的教学过程,建立互助同行的"学习共同体",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聂启元
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讲话"精神进课堂不是简单的"文字"进入,而是"精神"的融入,其前提是"进",重点是"学",关键是"信",根本是"用"。因此,高校需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凝练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团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进课堂的实效。
关键词:
习近平 “讲话”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亚莉 李良玉
文献传播形式和学术研究范式的变革之间存在某种复杂的关系,对这方面的研究涉及文献学、传播学、历史学和学术史等诸多领域。从金石时代的个体传播、印刷时代的小众传播、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直到当下网络时代的全民传播,是一个悠久的、叠加的、递进的发展进程。伴随这一进程,学术研究范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研究这些过程和变化对把握网络和自媒体时代学术研究的特点和新趋向具有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
文献传播 研究范式 学术变革 互联网思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云婷
后税费时代的国家体制从汲取型向给予型转变,表现为对乡村公共资源输入的政策调整,资源输入后的乡村基层治理有效性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主流研究从乡村精英这一主体分析视角来探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困境,经历了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再复归单一中心的主体拓展格局,存在治理主体分析的去道德化、治理主体研究叙事的宏观化、治理主体研究场域的“国家回嵌”的三维变化。随着“治理规则”研究议题的引入与扩张,以治理规则为切入点来把握乡村基层治理样态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嬗变由此凸显:从“主体分析”到“规则研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研究从“主体分析”演变历程切入,进而探讨“规则研究”的兴起及其与“主体分析”存在的逻辑差异。
关键词:
资源输入 乡村治理 主体分析 规则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巨臣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本质上是一个解决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者相统一的问题,其过程呈现出了动态演化、关联复杂的特征,有必要将之置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来加以考察。以往高等教育研究深受惯性思维逻辑的影响和形塑,单一视角常常被用于解释和应对现阶段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却忽视了单一的切入点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复杂性情境中研究范式的真正转型。基于"问题—主体—方法"分析框架的整合构建,可从三维度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主体以及方法在内外部多重推力下所展示的互动关系样态以及当下研究范式转型的本土实践困境。基于此,为更好应对研究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挑战,应遵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以提升主体专业性为重点、以创新研究方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路径来予以突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