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8)
2023(13947)
2022(11954)
2021(11409)
2020(9329)
2019(21607)
2018(21925)
2017(41144)
2016(22407)
2015(24934)
2014(24448)
2013(23623)
2012(21419)
2011(19213)
2010(19385)
2009(17662)
2008(17430)
2007(14865)
2006(13181)
2005(11525)
作者
(60630)
(50186)
(49801)
(47587)
(32095)
(24004)
(22626)
(19589)
(19076)
(17921)
(17209)
(16813)
(15870)
(15787)
(15422)
(15322)
(14882)
(14658)
(14344)
(14196)
(12439)
(12295)
(11985)
(11527)
(11233)
(11218)
(11173)
(11109)
(10064)
(9964)
学科
(82402)
经济(82296)
管理(67095)
(63106)
(56184)
企业(56184)
方法(36251)
数学(29867)
数学方法(29472)
中国(23189)
(21893)
(21253)
业经(21171)
技术(19494)
(18682)
理论(18441)
(18242)
地方(16613)
(14534)
教育(14278)
农业(14094)
(13941)
银行(13904)
(13374)
贸易(13360)
(13300)
(13277)
财务(13241)
财务管理(13218)
(13152)
机构
大学(302858)
学院(300916)
管理(121897)
(116399)
经济(113711)
理学(105468)
理学院(104321)
管理学(102634)
管理学院(102068)
研究(98918)
中国(73095)
(64971)
科学(60383)
(55248)
(48079)
(44462)
中心(44303)
研究所(43690)
财经(43274)
(42499)
(42305)
业大(42224)
师范(41975)
北京(41407)
(39309)
(36408)
(36343)
经济学(34151)
师范大学(34075)
技术(33074)
基金
项目(205530)
科学(162227)
研究(156591)
基金(147008)
(126519)
国家(125367)
科学基金(108723)
社会(97053)
社会科(91729)
社会科学(91706)
(81502)
基金项目(78153)
教育(73333)
自然(69083)
(67943)
自然科(67422)
自然科学(67409)
自然科学基金(66215)
编号(65204)
资助(58684)
成果(53843)
(46947)
重点(45823)
课题(45581)
(44982)
(43656)
创新(42961)
项目编号(40808)
教育部(39223)
大学(39214)
期刊
(129935)
经济(129935)
研究(93410)
中国(63289)
管理(47359)
教育(47088)
学报(43772)
(42266)
科学(41517)
(38263)
大学(33851)
学学(31075)
技术(28743)
农业(26570)
(25398)
金融(25398)
业经(21352)
财经(20928)
经济研究(20435)
图书(18122)
(17855)
科技(16389)
问题(16106)
理论(15201)
技术经济(14719)
(14233)
实践(14004)
(14004)
现代(13603)
(13155)
共检索到446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宋生涛  
所谓课堂研究,就是在课堂中做研究,是研究者深入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场域"之中,综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与总结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律,解释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人文现象。[1]课堂研究的类型从研究者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理论工作者视角的课堂研究和实践工作者视角的课堂研究。传统课堂研究中前者旨在通过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克勇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它不仅承担着延续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任务,更承担着为高年级的"口笔译"、"英美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保驾护航的任务。可以说,"高级英语"课程的成败,事关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四年整体培养的结果与质量。四川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邦奇  
人工智能时代智慧课堂的探索已走向生态化发展与模式创新阶段。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变革、学生智慧培养正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生成机制及新的教学模式极为紧迫。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赋能智慧生成的核心理念,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智慧生成的体系框架,阐述了智慧生成的技术流程和技术应用三重境界,并构建了人工智能赋能的生成性教学模式,可为智慧课堂的升级发展和深化应用提供参考和启发。本研究对于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把握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生成发展规律和实现路径,开展面向新课程方案实施的智慧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孟庆博  罗文华  
目前,依托微课形式的翻转课堂构建正逐步为人认可并被日益广泛采用。微课聚焦于精心设计的教学视频,在选题价值、教学导入、教学主线、教学方式、教学总结等方面体现出与其他方式的明显差异。微课大赛参赛乃至获奖作品在为微课制作提供形象直观样例的同时,也积极拓展了制作思路、技术与方法,反响热烈且效果明显。以公安院校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因其自身固有的职业性特征,十分贴合微课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与其自然而然产生向心吸引。选取代表性微课大赛作品予以分析评价,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与归宿,关注翻转课堂创新实践方法,讨论职业特色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交互融合技巧,为信息时代教育模式改革提供良好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莲菁  赵玲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云飞  刘露遥  
【目的/意义】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启动阶段,高校教育亟待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贯穿于专业课程。【设计/方法】首先在理论上明晰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统一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挖掘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以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的《创新管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的长期实践,归纳总结出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结论/发现】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在于赋能学科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确立知识、能力与价值的教学目标;创新多种方法动态结合运用;挖掘顶天、立地和策己等维度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服务人民、个人进取与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期望为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 ,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 (对话、合作、沟通 )关系 ,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毓高  朱德全  
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环节。当前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面临着物质化、静态化、封闭化、无序化、冷漠化等问题,严重困扰着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要实现系统性的变革,推进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的人本管理、权变管理、系统管理、制度管理、协商管理,打造物质与生命共生、静态与动态相宜、封闭与开放兼容、无序与有序并存、民主与和谐统一的高职课堂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时晓玲  于维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日益深入。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政府、社会、家长和教育同行的广泛认可。反思和审视洋思、杜郎口、东庐等校课堂教学改革,其经验并非完美无瑕。任何一所学校或地区在应用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时,其教学模式、方法都不能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必须根据学校条件、教师状况、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灵活操作、应用与多元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吴亚萍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 ,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 ,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 ,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 ,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二阶段以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本文首先探讨了倡导参与式课程实践的理论背景,认为课程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必然会引起课程实践层面的震荡与回应。其次对传统的接受式课程实践进行了批判性考察,认为在新的时代应改变课程叙事方式和课程运作方式,倡导参与式课程实践。最后分析了参与式课程实践的核心特征,指出以“理解”和“参与”为精神内核的课程实践必将导向对教师和学生的赋权以及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乾  黄敏  
当信息革命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计算机技术之时,科技与社会产业的发展似乎存在一种决定性的关系。诚然,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入科技时代的一个象征,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力量促进生产进步,科技的力量甚至已经打破了人类固有的技术观念,计算机科学之下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由此产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福春  米高磊  
面对当前高职课堂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如何有效推进高职课堂改革创新成为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智慧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基于智慧教育提出高职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样态,通过构建全场域学习环境、泛在性学习资源、生成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服务、智慧性学习评价等路径推动高职课堂教学创新,促进学习者主体性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应  陈光海  
基于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项目和重庆市新技术推广项目,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自主研发云课堂平台。汇聚了校本资源、交互式视频教程、各种仿真实训软件、慕课微课等所有可用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各系统统一平台、统一入口、统一应用模式,完整记录学习轨迹,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改革,集成的虚拟仿真环境催生课堂形态的改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永浩  胡丽英  陈仲宁  刘雄飞  尹兴河  郑华  卢绍平  谢汝亮  缪遇春  熊小文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产教脱节、校企难以深度融合"教学问题,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理念,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开展了为期七年的"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汇丰课堂"、"牧野课堂"、"钜升课堂"三阶段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实现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三次跨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