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4)
2023(11388)
2022(9953)
2021(9665)
2020(7794)
2019(18171)
2018(17977)
2017(34653)
2016(19004)
2015(21786)
2014(21792)
2013(21322)
2012(19377)
2011(17489)
2010(17551)
2009(15954)
2008(15445)
2007(13676)
2006(12018)
2005(10443)
作者
(54482)
(44867)
(44853)
(42661)
(28717)
(21677)
(20460)
(17751)
(17187)
(16040)
(15521)
(15097)
(14232)
(14192)
(13772)
(13693)
(13462)
(13277)
(12862)
(12778)
(11196)
(11194)
(10862)
(10372)
(10103)
(10078)
(10032)
(10020)
(9013)
(8841)
学科
(73222)
经济(73146)
管理(53026)
(50030)
(42504)
企业(42504)
方法(33141)
数学(27732)
数学方法(27315)
(19725)
(19558)
中国(19355)
(17314)
理论(17080)
业经(17060)
地方(14718)
教育(13569)
农业(13195)
(13005)
(12886)
教学(12541)
(12236)
贸易(12229)
(11832)
技术(11631)
环境(11242)
(11138)
财务(11068)
财务管理(11050)
企业财务(10486)
机构
大学(275164)
学院(273401)
管理(106615)
(100571)
经济(98184)
理学(92374)
理学院(91328)
管理学(89672)
管理学院(89171)
研究(86992)
中国(61688)
(58318)
科学(55807)
(46722)
(43296)
(40422)
师范(40065)
研究所(39620)
(39431)
业大(39330)
(39302)
中心(38640)
财经(38149)
北京(36980)
(34513)
(32864)
师范大学(32252)
(31187)
农业(30627)
技术(30156)
基金
项目(184717)
科学(143633)
研究(140000)
基金(130314)
(112174)
国家(111144)
科学基金(95111)
社会(84492)
社会科(79751)
社会科学(79729)
(73416)
基金项目(69569)
教育(66514)
(61501)
自然(61082)
自然科(59574)
自然科学(59563)
编号(59523)
自然科学基金(58466)
资助(53239)
成果(49961)
课题(41555)
重点(41181)
(40392)
(38921)
(38207)
项目编号(36914)
大学(35470)
创新(35393)
教育部(34950)
期刊
(112000)
经济(112000)
研究(82987)
中国(49751)
学报(43851)
教育(43756)
科学(39196)
管理(38686)
(36128)
(35075)
大学(33151)
学学(30482)
技术(25689)
农业(25419)
财经(19413)
(19336)
金融(19336)
业经(18383)
图书(17799)
经济研究(16805)
(16453)
问题(14852)
理论(14018)
科技(13041)
实践(13031)
(13031)
(12696)
技术经济(12571)
现代(12272)
(12012)
共检索到392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彬  
课堂现象学坚持"回归课堂教学事实本身"的原则,认为教学现象与教学本质在课堂教学中共居一体,正是教师的课堂教学体验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要真实地认识课堂教学,并优化真实的课堂教学,需要悬置既往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假设,回避主观的理论假设和已有的教学成见,在回归课堂教学事实的过程中,直接直观教学现象本身,从而揭示教学本质。教学本质并不像预设的教学理论那样具有普适性,它旨在揭示特定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为特定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依据;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体验的分享,来提高把握课堂教学本质和优化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丽  郭福春  
教育大数据时代,大规模在线课堂兴起,传统课堂遭遇冲击亟待创新。在课堂现象学理论的指引下,提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创新的首要依据,要回归课堂事实本身、尊重课堂第一体验、动态直观;并以课堂现象学的方法论为依托,构建了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合理的课堂教学创新载体,为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李鹏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论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课题。基于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与过程性分析,课堂教学是一个涵盖矢量系统、理念系统、定位系统、条件系统、运行系统和输出系统的动态结构体系;从课堂教学的结构系统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内隐着效果、效率、效益、效能和效应的"五效"表征;聚焦于有效性表征,课堂教学有效性外显为教学的信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五度"标准;着眼于有效性标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过程、教学状态和教学境界的有机耦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亚  
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分析出发,认为高职院校多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真正能够落实到学生身上的并不多。本文从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入手,认为高职院校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有效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是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岩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系统中的失衡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以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英  
"问学"课堂的教学构想是改变以教师规划为中心、见解为中心、讲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做到"学"与"问"联动,"学"与"问"相济,以问促学,以问促思,还学生学习主体者地位,让课堂彰显人性的光辉,焕发生命的活力。一、"问学"课堂内涵阐释"问学"课堂以学的课堂为大背景,鼓励学生善学好问,旨在通过问充分点燃学生内在研究热情,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在有效互动中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顺利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莉  
本文在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 ,探讨值得倡导的课堂教学所应包含的教学新理念 ,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并指出评价标准一定要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乃美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语言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语言学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论述了课堂教学语言的总体特征,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运用有所启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建红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文章在对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瑞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作为教育的主要组织和展开形式,课堂教学最直接、最集中和最真切地表现着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意义追求。勿庸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程晓樵  吴永军  刘云杉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浪潮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其中尤以课堂教学改革面广量大。许多人认为,这些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过,只要稍加分析与归类就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宏亮  
在教育社会学的话语中,学校课堂是居于身份高位者的教师与作为心智匮乏者的学生之间知识授受的场域,在那里教师享有俯视、言说、监听之特权,学生履行被看、倾听、附议之本分,师生协同建构了一种主从尊卑的差序格局。而感官社会学的触角更为精敏,它深刻探察到课堂更是一个多感官竞逐、合作、依存、共生的生态网络,在那里师生的感官系统在行使自然功能的同时,更发挥着隐喻意义上的社会功能:视觉喻指"眼睛的权利"与"权力的眼睛",听觉表征着"全纳的耳朵"与"本真的倾听",而声觉则在追问"是谁在言说"以及如何消解"声音的霸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杉  胡金蝉  
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课堂教学从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效果检验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课堂志是教学研究者对特定的场域中教学现象的观察、访谈、描述、解释的混合研究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内部的混合研究。课堂志的核心是深描,旨在通过深描揭示教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作为方法论,课堂志受阐释学、现象学、结构化等理论影响,力求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作为混合研究方法的课堂志,是由观察、访谈、深描、解释等具体方法组合而成的,这些具体的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通常会单独使用,但作为组合的套路使用,才是课堂志研究的真正精髓。课堂志研究的实质是一种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庆芳  
研究课堂教学和支持广大教师学会做研究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关注,在其教育教学研究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国内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有余而诊断改进不足的现状,研究建立了一个课堂教学的诊断改进框架,以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反思和研究自己的课堂,成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