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85)
2023(3658)
2022(2989)
2021(2903)
2020(2241)
2019(5031)
2018(4671)
2017(8751)
2016(4553)
2015(5528)
2014(5488)
2013(4874)
2012(4373)
2011(3541)
2010(3439)
2009(2894)
2008(2747)
2007(2308)
2006(1744)
2005(1407)
作者
(10597)
(8733)
(8668)
(8306)
(5422)
(4221)
(4187)
(3309)
(3258)
(3045)
(2880)
(2831)
(2827)
(2602)
(2599)
(2589)
(2526)
(2456)
(2419)
(2359)
(2040)
(2035)
(2029)
(2026)
(2000)
(1919)
(1909)
(1860)
(1832)
(1753)
学科
(11465)
经济(11448)
管理(10641)
(9711)
(9427)
企业(9427)
教学(8703)
理论(6871)
学法(5339)
教学法(5339)
方法(4946)
教育(4708)
业经(4568)
中国(4461)
文化(3721)
(3675)
(3529)
学理(3477)
学理论(3477)
产业(3322)
(3308)
数学(2947)
数学方法(2784)
地方(2531)
(2475)
贸易(2474)
(2431)
财务(2429)
财务管理(2425)
(2407)
机构
学院(59560)
大学(57406)
管理(20168)
(19107)
经济(18618)
理学(17969)
理学院(17656)
管理学(17171)
管理学院(17036)
研究(15309)
(11932)
师范(11815)
(11238)
中国(10108)
(9616)
师范大学(9465)
科学(8937)
教育(8812)
(8463)
财经(8115)
职业(8022)
中心(7966)
技术(7761)
(7478)
(7281)
北京(6856)
经济学(6222)
财经大学(6187)
业大(6119)
(6107)
基金
项目(41043)
研究(35337)
科学(32255)
基金(27474)
(22646)
国家(22345)
社会(21427)
社会科(20215)
社会科学(20212)
科学基金(19839)
教育(18749)
(17121)
编号(15826)
基金项目(14699)
(13972)
成果(13664)
课题(11486)
自然(11103)
自然科(10878)
自然科学(10877)
自然科学基金(10673)
(10572)
项目编号(9850)
资助(9839)
重点(9478)
规划(9320)
(9310)
(9173)
(9147)
大学(9008)
期刊
(20403)
经济(20403)
教育(20232)
研究(18033)
中国(14068)
管理(8301)
(7865)
技术(6890)
学报(6761)
科学(6225)
大学(6047)
职业(5577)
学学(5293)
(4801)
财经(4240)
业经(4184)
(3829)
图书(3618)
技术教育(3473)
职业技术(3473)
职业技术教育(3473)
农业(3425)
(3365)
论坛(3365)
(3334)
金融(3334)
经济研究(3260)
(3204)
书馆(2819)
图书馆(2819)
共检索到8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雨  
对儿童需要的曲解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异化。课堂教学的异化使儿童成为课堂上的"被压迫者",或者缔造了课堂上的"主体性神话"。追溯儿童文化的发展历史,这种异化的根泺在于对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所持的二元对立观。本文试图通过反思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共生的内在联系,对如何在文化共生的基础上重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作进一步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效南  刘占华  
我们对周围世界及对自己的了解都是通过某种感觉器官得来的。英国哲学家乔治·洛克在《人的思维实验》一书中指出,“没有感觉就没有理性。”这一原则成了感觉论的奠基石。到了20世纪,列宁指出: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形式,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了解物质的形状、运动形式,感觉是由运动着的物质对我们感官的作用引起的。 一般认为,人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觉又包括接触觉、压觉、热觉,冷觉、痛觉等。据统计,一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有110—200个痛点,12—15个冷点,1—2个热点,25个左右接触压力点和25个左右接触觉点。它们是根据身体的部位而分布的,身体各部位的点数是不等的。接触觉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宝来  
教学在文化之中,并传承和发展着文化。但是,关于究竟什么是教学文化,它的意义何在,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什么,应该如何重构课堂教学文化等问题,学者们却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刊编发教学论领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期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儿童生活经验的缺失是我国课堂教学的弊病之一。本文从教学实例入手,分析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缺失的原因是儿童与学科的对立,接着阐述了杜威对于儿童与学科之间关系的看法及启示。文章认为,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的回归,意味着教师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儿童,时刻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要将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重视教学的过程价值,追求植根于儿童内心深处的成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影妮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的分支。生态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和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也正在逐渐形成。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为研究外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文章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视角下的外语课堂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长吉  
文化是连结知识与学生发展的纽带,这是由文化在这两方面的意义决定的。课堂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中心,着力于文化的选择与加工,激励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讲授文化应传递学科知识中的文化元素,提升课堂讲授的文化品位,警惕课堂讲授中的文化衰减,保持适度的文化隔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玲娟  王海燕  
随着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实践趋势。但翻转课堂作为"舶来品",在我国的教育机制和环境中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本文基于生态学视角解读翻转课堂教学系统,构建了生态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了生态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中各个种群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系统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邢同渊  
党的十九大强调了要建设教育强国,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实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真正融合,让随班就读儿童获得合适的、有效的教育,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精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基础;重视特殊儿童的体验是关键;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是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彤  
翻转课堂给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提高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管理效果,我们应该对传统教学管理经验加以变革,以问题导向设计确保教学的系统性,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与教学视频制作技术,采取多元灵活的评价方式实现质量控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淑红  
当前高职教学中,"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教与学互动缺失,评价方式知行分离已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知名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胡格教学模式",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与实施、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五个基本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职教课堂教学生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向晶  
本文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某中学一堂英语课的描述性研究,挖掘了英语诗歌的教学意境以及文化内涵。文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呈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并对教学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尚达  
对话教学是近些年来教学论研究与学科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对话教学要告别神话;摆脱对话教学的乌托邦构想;要理解对话,把握对话教学的条件与有限性;重构课堂包括重构知识观、重构教学实践和重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只有重构课堂,追求"生命课堂",才能走向对话教学的现实形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荔  斯坦因·埃里克·欧伦  英格丽德·戴利  
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积极倡导聋童双语教育,我国也于十年前开始聋童双语教育实验。最近由中国和挪威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对某省5所聋校进行了学龄前双语班课堂教学评估,重在分析课堂中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水平。研究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并结合访谈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共同分析。研究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具有高控制性,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之间语言交流空间少,聋人教师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杉  胡金蝉  
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课堂教学从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效果检验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