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
2023(1804)
2022(1738)
2021(1627)
2020(1384)
2019(3485)
2018(3366)
2017(6027)
2016(3621)
2015(4469)
2014(4761)
2013(4468)
2012(4058)
2011(3712)
2010(3882)
2009(3383)
2008(3282)
2007(3026)
2006(2535)
2005(2296)
作者
(10427)
(8566)
(8552)
(8175)
(5296)
(4343)
(4168)
(3582)
(3267)
(3248)
(2968)
(2949)
(2808)
(2649)
(2634)
(2619)
(2598)
(2546)
(2518)
(2403)
(2257)
(2146)
(2137)
(2135)
(2043)
(2034)
(1937)
(1913)
(1886)
(1883)
学科
(11918)
经济(11909)
教学(8506)
管理(8415)
(7277)
(7059)
企业(7059)
方法(5944)
理论(5828)
学法(5180)
教学法(5180)
数学(4954)
数学方法(4725)
(3358)
学理(3329)
学理论(3329)
教育(3141)
中国(3037)
(2844)
(2770)
业经(2469)
组织(2385)
地方(2310)
(2151)
环境(2109)
(1981)
计算(1935)
(1910)
算机(1898)
计算机(1898)
机构
大学(51532)
学院(51276)
管理(18399)
研究(16255)
(16084)
理学(15960)
理学院(15727)
经济(15583)
管理学(15265)
管理学院(15178)
(11305)
科学(11124)
中国(10998)
(9896)
师范(9782)
(8427)
(8014)
师范大学(7889)
研究所(7728)
教育(7685)
技术(7560)
中心(7552)
(7532)
北京(7470)
业大(7063)
(6735)
职业(6508)
(6323)
财经(5988)
(5918)
基金
项目(32822)
研究(25531)
科学(24405)
基金(20400)
(17299)
国家(17130)
科学基金(14538)
教育(14415)
(14392)
社会(13144)
社会科(12369)
社会科学(12362)
(11814)
编号(11602)
基金项目(10954)
成果(9941)
自然(9682)
自然科(9427)
自然科学(9424)
自然科学基金(9209)
课题(9024)
资助(8769)
重点(7690)
(7669)
(7170)
大学(6941)
项目编号(6929)
规划(6661)
(6471)
(6376)
期刊
(18230)
经济(18230)
教育(17256)
研究(15401)
中国(13916)
技术(8068)
管理(7442)
学报(6784)
科学(6309)
(5954)
大学(5378)
(4959)
职业(4931)
学学(4531)
农业(3707)
图书(3605)
技术教育(3261)
职业技术(3261)
职业技术教育(3261)
统计(2952)
资源(2783)
(2764)
(2676)
论坛(2676)
技术经济(2666)
决策(2580)
财会(2527)
(2481)
书馆(2398)
图书馆(2398)
共检索到76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安桂清  李树培  
当前的教学评价研究表明,量化取向的教学评价无法兼顾教学的整体性与发展性,并且无法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课堂教学评价亟待转型。描述取向的教学评价以倾听与观察、理解与解释、研究与改进为特征,能够有效的弥补量化取向教学评价的不足,从而为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另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学校层面在推进这一新的评价方式时,可参考"进入现场,开展描述—解释现象,揭示主题—协商改进,提供建议—提炼结论,获得启示"这一行动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向晶  
本文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某中学一堂英语课的描述性研究,挖掘了英语诗歌的教学意境以及文化内涵。文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呈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并对教学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的课?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指标体系对一堂课的质量进行评价?这是一般教学论研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职业教育教学中也不例外。现有评价指标的首要问题是过于注重形式,比如是否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是否采取了小组教学,是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等。依据这些指标来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教学手段和方式是在特定教学理念下产生的,它们也只能适用于特定课堂的教学,如果把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园林  杨执潮  邓猛  汤剑文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培智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时陷入基于经验、普通教育评价标准,以及缺陷补偿视角的困境。文章在对已有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培智课堂教学评价提出转变课堂评价观,提升评价素养;重视教学进程,关注教学生成;关注教学文化,形成多元评价视角三点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锋  
课堂观察是教师参与教学的日常行为,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合作环境中,教师恰当选择、设计观察工具、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观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事件,分析教学事件产生的原因。本文从观察者、观察内容、观察工具、观察结果四个方面论述课堂观察的方法、技能,借以推动教师"课堂观察"专业能力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莉  
本文在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 ,探讨值得倡导的课堂教学所应包含的教学新理念 ,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并指出评价标准一定要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志军  
全面认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分析教学过程的复杂关系是建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的基本依据。课堂教学具有"活动—实践性"、"交往—社会性"、"文化—价值性"的本质特征。由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文化之间的互动构成六种教学关系:学生与课程互动构成创生关系、教师与课程互动构成调适关系、学生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创生关系、教师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调适关系、学生和学生互动构成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互动构成导学关系,以此为基础建构出"六关系维度、十三指标要素"(6·13)课堂教学评价框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赫兴无  
科学合理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对地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内容、主体和方法三个方面对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分析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天泉  蔡万春  
文章根据教育部教学评估的要求,建立以院系督导专家、学生为评价主体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振国  
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中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打造民主课堂,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贯穿整体课堂教学实施全面评价""构建双主体多元评价""打造动静结合多样评价"三个方面阐释了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路径。这对于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从已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相关理论研究的倡导和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的趋势等三个层面来看,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在学习中心课堂中,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在学习中心课堂中,教师的教导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教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要进行调整,即要从课堂的本体、目的调整为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或手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杉  胡金蝉  
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课堂教学从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效果检验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子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渠道,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形式.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我在课堂教学中常用下列八种提问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兴趣自疑问和惊奇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兴趣是求知的大门,如果教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钟志荣  
在多媒体综合教室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讲稿和进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PowerPoint在学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此,学校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PowerPoint在教学中强大的功能和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家艳  郑璐  
笔者试图通过实现课堂主体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改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健全合理与科学的教学考试评估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改革,来促成一个高效率、高效果的“双效课堂”的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