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0)
- 2023(10914)
- 2022(9713)
- 2021(9249)
- 2020(7773)
- 2019(18019)
- 2018(17861)
- 2017(34236)
- 2016(18858)
- 2015(21549)
- 2014(21480)
- 2013(21095)
- 2012(19278)
- 2011(17361)
- 2010(17127)
- 2009(15353)
- 2008(14658)
- 2007(12800)
- 2006(11073)
- 2005(9563)
- 学科
- 济(69082)
- 经济(68996)
- 管理(52614)
- 业(48540)
- 企(41202)
- 企业(41202)
- 方法(33945)
- 数学(29111)
- 数学方法(28687)
- 农(18074)
- 学(17652)
- 中国(17507)
- 财(17168)
- 业经(15534)
- 理论(15111)
- 地方(13677)
- 和(12189)
- 农业(12177)
- 贸(11928)
- 贸易(11922)
- 教学(11856)
- 制(11672)
- 易(11546)
- 教育(11340)
- 技术(11315)
- 务(11123)
- 财务(11064)
- 环境(11055)
- 财务管理(11041)
- 企业财务(10495)
- 机构
- 大学(265655)
- 学院(263216)
- 管理(104562)
- 济(96073)
- 经济(93790)
- 理学(91527)
- 理学院(90482)
- 管理学(88691)
- 管理学院(88258)
- 研究(87653)
- 中国(62292)
- 科学(58047)
- 京(57455)
- 农(45240)
- 所(44511)
- 财(42739)
- 业大(42696)
- 研究所(41078)
- 中心(39353)
- 江(37586)
- 范(36510)
- 北京(36259)
- 师范(36035)
- 农业(35841)
- 财经(35002)
- 院(32150)
- 经(31927)
- 州(30777)
- 技术(30366)
- 师范大学(29188)
- 基金
- 项目(187121)
- 科学(145177)
- 研究(135282)
- 基金(133656)
- 家(117893)
- 国家(116896)
- 科学基金(99404)
- 社会(80942)
- 社会科(76418)
- 社会科学(76394)
- 省(73783)
- 基金项目(71808)
- 自然(67338)
- 自然科(65733)
- 自然科学(65714)
- 自然科学基金(64549)
- 教育(63659)
- 划(62748)
- 编号(56103)
- 资助(55392)
- 成果(45471)
- 重点(42041)
- 部(40731)
- 课题(39064)
- 发(38966)
- 创(38775)
- 科研(36198)
- 创新(36049)
- 大学(35320)
- 项目编号(34727)
- 期刊
- 济(101695)
- 经济(101695)
- 研究(75747)
- 中国(50255)
- 学报(46171)
- 科学(41340)
- 农(40061)
- 教育(38419)
- 管理(38305)
- 大学(34381)
- 学学(32070)
- 财(31183)
- 农业(28408)
- 技术(24421)
- 融(18303)
- 金融(18303)
- 财经(16559)
- 业经(16525)
- 经济研究(15837)
- 图书(15542)
- 业(14478)
- 经(14014)
- 科技(13502)
- 理论(13211)
- 问题(13052)
- 版(12467)
- 实践(12332)
- 践(12332)
- 业大(12268)
- 技术经济(11969)
共检索到373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闫龙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行为研究已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之一,得到普遍重视。考察教学行为的内涵和定义,可以为有效研究教学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在对其系统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行为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教学行为 内涵 研究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玉龙 王丽新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或在出乎意料和未可预知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即时调整、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更优化的教学行为谋求更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这种修正能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它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行为 即时修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征 余美君
班额研究从早期的"投入-产出"思路,转向系统论视角下的"投入-转化-产出"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重要的中介变量。本研究探索了班额变化改变教师内隐和外显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内在转化过程。文章指出班额调控是一个硬件和软件并重的系统工程,实现由局部地区"降低班额政策"到全面推行"小班教学精神"的转变,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小班教学精神"的指导和培训是下一阶段我国班额调控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班额 教师内隐教学行为 教师外显教学行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治国 田凤梅 杜丽娜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必然受教师行为,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既有言语行为方面的,也有动作行为方面的,亦有复合行为方面的;既有民主倾向行为方面的,也有专断倾向行为方面的。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发现,民主倾向教学行为能够被学生更多地认知到公正、尊重、平等、宽容、诚信和谦虚等品质,专断倾向教学行为则"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学生的品德认知存在高度、中度和低度认知的差异。我们还发现小学生品德具有分化性、多样性、弱公正性、向善性、亲诚性、一致性等特点。本文认为营造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因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教师需要做到,对其课堂教学行为强化与优化并举、"续暖"与"御寒"兼行及重视灵活使用复合行为。
关键词:
小学生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品德认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庄坚
PDCA 系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尤因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的发展而著称,又称戴明循环。论文阐述一所中学将这一 PDCA 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来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尤其抓住教师的"审视自己的教学,拟订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计划,转变教学行为一一实施管理督导,确保计划实施——总结改进经验,接受效果验收"各个环节。
关键词:
课堂教学 PDCA 循环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芬云 李朝平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正在逐步渗入到大学教学的各个方面。为了优化大学课堂教学行为,构建和谐与发展的大学课堂教学,教师要主动成为大学课堂和谐教学的构建者,唤醒学习的主体,解放教学世界中沉默的大多数,促使大学课堂教学走向师生的生活世界,形成师生自觉的交往状态,营造学术自由的大学课堂和谐文化环境。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教学行为 优化探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庆芳
研究课堂教学和支持广大教师学会做研究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关注,在其教育教学研究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国内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有余而诊断改进不足的现状,研究建立了一个课堂教学的诊断改进框架,以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反思和研究自己的课堂,成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诊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倩 孙建波 钱志晟 李柏颖
通过研究常州某中职校交通运输类X教师和加工制造类W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旨在揭示中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TPACK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采用滞后序列分析和TPACK理论框架,通过视频分析软件和GSEQ程序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编码和分析。发现W教师和X教师的课堂均以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两位教师在TPACK能力的应用上存在不足。建议提高学生主动性,提升课堂互动质量,优化课堂控制行为,并深化教师的TPACK能力。未来应采取多元策略,拓展研究范畴,持续跟踪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并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卢国庆 谢魁 刘清堂 张臣文 于爽
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已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采集存在劳动密集、分类模糊和编码复杂等不足。人工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伴随式采集、自动化智能标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以西北地区某市三所学校的1201个常规课堂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利用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课堂教学行为,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非参数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行为类型、规律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课堂教学各类行为的出现频率不等且相差较大,其中,读写、讲授、巡视行为占比较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占比较小;2)多数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其中,应答与生生互动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巡视、读写与其他行为存在负相关;3)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并非完全属于不同的成分;4)不同特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5)不同类型课堂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可为人工智能时代挖掘课堂教学行为规律、改进课堂教学及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卢国庆 谢魁 刘清堂 张臣文 于爽
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已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采集存在劳动密集、分类模糊和编码复杂等不足。人工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伴随式采集、自动化智能标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以西北地区某市三所学校的1201个常规课堂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利用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课堂教学行为,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非参数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行为类型、规律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课堂教学各类行为的出现频率不等且相差较大,其中,读写、讲授、巡视行为占比较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占比较小;2)多数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其中,应答与生生互动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巡视、读写与其他行为存在负相关;3)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并非完全属于不同的成分;4)不同特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5)不同类型课堂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可为人工智能时代挖掘课堂教学行为规律、改进课堂教学及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华君 何聚厚
在分析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ELAN视频标注工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及分析工具,以16门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中职获奖课程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为研究对象,从师生互动行为、信息技术使用和教师TPACK能力三方面编码分析。结果显示,中职课堂教学行为具有教师主导、言语驱动、双向反馈、计划监控的特点;师生课堂信息技术使用以教学内容演示和开展学习实践为主,在知识建构和协作评价上的价值内涵未能体现;教师PCK和TPACK是影响中职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反映出中职教师要具备系统扎实的学科教学方法,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实现深度融合。通过总结大赛成果回归课堂教学的启示,为提升中职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提供思考方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周明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当前广大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实践中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来判断教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个非常急迫的任务。在结合梅里尔的成分展示理论和新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修订波特一史密逊模型,新的框架得以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框架不仅是评价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学的工具。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一致性分析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鲁小莉 梁贯成
本文综述了"知识四维度"(一个观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框架)的理论依据、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实践和理论的重要性。研究团队根据扎根理论,基于24节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分析,归纳得到职前、职初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的四个维度:基础知识(foundation)、转化技能(transformation)、衔接能力(connection)、应变能力(contingency);进一步将"知识四维度"应用于不同国家背景下的小学、中学数学课堂的分析和反思中,促进各国职前职初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及校本研修。"知识四维度"理论的建立有利于基于实践的教师知识理论和社会文化的教师学习理论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杉 胡金蝉
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课堂教学从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效果检验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教育 教师角色 教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博 吕立杰
构建以真实任务为学习主线的学习过程,已然成为促进学生建构并理解学科知识、协调并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与必要趋势。真实任务的本质是学习任务,具有情境真实性、目标纵深性、层级进阶性、内容结构性和呈现学习性等核心特征,能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积累学习经验、促进学习迁移、重塑学习意义。综合来看,以学科知识理解、单元整体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为目标指向,真实任务具有四种设计程式。在实施真实任务时,应建立问题情境与现实世界的同源同型、关注学习内容与真实任务的同质同构、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的同伴同化、倡导反思评价与学习过程的同力同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