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1)
- 2023(6893)
- 2022(5725)
- 2021(5644)
- 2020(4637)
- 2019(10922)
- 2018(10896)
- 2017(21448)
- 2016(11728)
- 2015(13643)
- 2014(13649)
- 2013(12980)
- 2012(11780)
- 2011(10655)
- 2010(11315)
- 2009(10278)
- 2008(10048)
- 2007(9200)
- 2006(8304)
- 2005(7596)
- 学科
- 济(45210)
- 经济(45172)
- 管理(33726)
- 业(33337)
- 企(28518)
- 企业(28518)
- 方法(21100)
- 数学(18924)
- 数学方法(18301)
- 农(13147)
- 中国(12099)
- 教学(11269)
- 策(11237)
- 理论(11025)
- 财(10706)
- 业经(9871)
- 贸(8976)
- 贸易(8970)
- 地方(8866)
- 易(8767)
- 制(8610)
- 农业(8242)
- 技术(7601)
- 划(7233)
- 银(7094)
- 银行(7093)
- 学法(6953)
- 教学法(6953)
- 学(6925)
- 行(6808)
- 机构
- 学院(165696)
- 大学(160543)
- 济(65336)
- 管理(64431)
- 经济(63780)
- 理学(55183)
- 理学院(54635)
- 管理学(53318)
- 管理学院(53006)
- 研究(52050)
- 中国(39685)
- 京(33612)
- 财(30980)
- 科学(30457)
- 江(26099)
- 所(25386)
- 中心(24271)
- 财经(23769)
- 范(22937)
- 研究所(22744)
- 师范(22738)
- 农(22185)
- 北京(21603)
- 经(21424)
- 业大(21101)
- 州(20934)
- 技术(20187)
- 院(19083)
- 经济学(18465)
- 师范大学(17609)
- 基金
- 项目(103089)
- 科学(80639)
- 研究(79343)
- 基金(71589)
- 家(60864)
- 国家(60354)
- 科学基金(52477)
- 社会(46991)
- 社会科(44601)
- 社会科学(44591)
- 省(42018)
- 教育(39731)
- 基金项目(36214)
- 划(34655)
- 编号(34629)
- 自然(33971)
- 自然科(33231)
- 自然科学(33226)
- 自然科学基金(32628)
- 资助(31551)
- 成果(29049)
- 课题(25319)
- 重点(23208)
- 部(22584)
- 发(22193)
- 创(21571)
- 年(20978)
- 项目编号(20875)
- 大学(20183)
- 性(20023)
共检索到252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如密 孙龙存
人文主义的关怀需求提出了应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展现个性的空间 ,布白这一艺术手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恰能起到开启学生心智 ,完善其个性的作用。本文试着探讨了布白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功能 ,并总结了若干课堂教学布白艺术的运用技艺和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布白艺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力
艺术教育是培养人,陶冶人的教育,作为从事这一门类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如何感受美和创造美,其自身对教学法及课堂情境的探究也是向学生展示个人风采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情境的设计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方法介绍,阐明了关注课堂情境建设对调动师生情绪,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
情境 兴趣 互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洪深
翻转课堂采取更加高效、积极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师因材施教,考虑学生的学习策略差异,丰富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性,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学习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秋
翻转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具有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与教相互融合、学习深入浅出的应用优势,但目前也面临着应用偏形式化、学生的个性与学习反馈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学内容的实施缺乏系统性、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能力不一、网络学习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灵活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融入其中,实现个性化指导、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探索多样化的翻转路径,多种课程融合学习、搭建课外拓展平台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吕淑萍
教学过程说到底就是信息的传输和接收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信息主要依赖于两条渠道:一条是以身体态势为媒介的体态语言,另一条是以声音语词为媒介的口头语言。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两条信息传递渠道,不断提高信息传递艺术。 一、充分利用体态语言渠道,增大信息传输的频带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认为语言、板书、教具、模型可以传授知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就是教材的一部分,其整体的任何部分在一定条件下都可成为知识传输的渠道,这就是信息传输的体态语言渠道。例如,教师站着讲课比坐着讲课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信息,表情丰富的教师比表情淡漠的教师能传授更多的信息;精力充沛的教师比精神不振的教师能传授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钱春旭
课堂教学作为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然会出现教师意料之外的应激场面.为了使之不影响和干扰教学的正常运行,或把这种潜在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教师必须机警地依赖现场的触发,进行快速应变,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应变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教学的效果.故课堂应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此作一初浅探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如密 刘云珍
在课堂上运用比喻可以在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知识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构性原则是运用比喻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想巧妙地运用比喻,首先要对知识点有着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特点相对的事物。此外教师选择的喻体还要注意新颖性、生活性、审美性。当然,比喻也不是万能的,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比喻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比喻 作用 原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关于课堂教学境界的课题是教学艺术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潜在课程的重要内容.它的探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课堂教学境界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和效果的描述.它是通过教师的教法和附着于其自身的教学风格体现出来的,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标志的,以课堂教学气氛为烘托的,师生共同达到的一种可预期的教学效果状态.它是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能力的体现.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其特征和结构来探讨这个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管成峰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对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各要素和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金奉编著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艺术》着眼于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前期准备工作、注意问题、设计步骤、课堂结构、设计思路、课堂设计艺术亮点等进行研究,讨论如何通过提升教学艺术水平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深入探索了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路径。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音乐课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静
互联网时代,资源的丰富性和知识获取的便捷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图像化、碎片化的思维方式迫切需要有目的去吸附这些零散的信息和知识,形成具有可视性的现实作品——目标作品。目标作品教学法融课程的学习掌握和出作品于一体,培养学生出作品、出精品的创作意识,为学生注入创业的"遗传代码"。
关键词:
目标作品 艺术类课堂教学 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敏勤
和谐教学倡导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工夫。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学习知识,让每一知识都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在学期初,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段或整册书的知识结构;每学完一节教材都要及时回归到知识的上位系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莉梅
以189名大学英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辅以面谈的方式,抽样调查了在网络多媒体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学习策略特点。SPSS分析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意识与能力高于认知策略;功能操练策略高于形式操练策略;联想词汇策略高于孤立词汇策略。但受试的策略使用频率差异较大。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主旨是把策略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仙先
思政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要聚集地,承担着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教学,贯彻我国教育理念方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树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艰巨任务。可见,思政课在高校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然而,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面临着重大难题。因此,笔者将结合张学新编著的《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分析当下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从创新方面探索教学模式,将此研究作为当代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以此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马树林
课程改革早已进入课堂教学,但旧的教学模式仍在影响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学生只有在自由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才能不断得到成长和发展,教师更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我挖掘创造潜能,纵深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作为负责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对改变教学方法和方式责无旁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