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4)
2023(3986)
2022(3154)
2021(3107)
2020(2356)
2019(5254)
2018(4814)
2017(8982)
2016(5068)
2015(5665)
2014(5740)
2013(5277)
2012(4901)
2011(4301)
2010(4413)
2009(3611)
2008(3611)
2007(3280)
2006(2641)
2005(2436)
作者
(14598)
(12237)
(12017)
(11638)
(7651)
(5969)
(5600)
(4655)
(4429)
(4399)
(4125)
(4047)
(3972)
(3949)
(3888)
(3732)
(3643)
(3634)
(3476)
(3304)
(3075)
(2984)
(2976)
(2820)
(2782)
(2774)
(2740)
(2659)
(2557)
(2538)
学科
(15059)
经济(15039)
(11938)
管理(11547)
(9770)
企业(9770)
教学(8643)
方法(7548)
数学(6683)
数学方法(6480)
理论(5776)
学法(5325)
教学法(5325)
(4943)
(4706)
中国(4585)
(3880)
(3522)
(3494)
财务(3489)
财务管理(3482)
学理(3449)
学理论(3449)
企业财务(3416)
教育(3413)
业经(3308)
(3221)
银行(3215)
技术(3160)
(3123)
机构
学院(69980)
大学(69317)
(23426)
研究(23308)
经济(22816)
管理(21873)
理学(19240)
理学院(18943)
管理学(18355)
管理学院(18208)
中国(15769)
科学(15621)
(14001)
(12641)
(12061)
(11997)
(11427)
师范(11227)
研究所(11156)
业大(10803)
中心(10745)
(10417)
农业(10086)
财经(9945)
技术(9630)
(9165)
师范大学(8972)
北京(8604)
(8531)
教育(8405)
基金
项目(48853)
科学(37464)
研究(35250)
基金(34131)
(30795)
国家(30525)
科学基金(25599)
社会(20860)
社会科(19766)
社会科学(19760)
(19577)
教育(18786)
基金项目(17636)
自然(16878)
(16641)
自然科(16535)
自然科学(16529)
自然科学基金(16254)
编号(13904)
资助(13866)
成果(11905)
重点(11645)
(11231)
课题(10937)
(10805)
(10235)
大学(9863)
(9685)
创新(9517)
科研(9435)
期刊
(22643)
经济(22643)
研究(20137)
教育(17643)
中国(16401)
学报(14326)
科学(11618)
(11336)
大学(10743)
(10141)
学学(10002)
管理(8722)
农业(7783)
技术(7647)
(5771)
金融(5771)
财经(5425)
职业(5354)
(4720)
(4366)
(4223)
经济研究(4075)
业大(3800)
技术教育(3435)
职业技术(3435)
职业技术教育(3435)
科技(3252)
业经(3187)
农业大学(3174)
(3005)
共检索到100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殷世东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科知识其理解与掌握应遵循普通逻辑,而课堂教学活动充满自由与想象,应遵循诗性逻辑,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育人目标。当下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常常遵循普通逻辑(学科逻辑)设计,背离课堂应然的逻辑,成为抽象的逻辑推理过程,按照因果控制和预测的机械化、程序化开展教学活动,课堂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为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诗性逻辑,即通过营造在场体验情境,创设课堂美育氛围,优化与整合教学内容,差异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隐喻的作用,让课堂充满自由想象、审美理想与人文性,彰显个性。课堂教学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京曦  张志祯  陈书琴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各类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些信息技术是否引发了常规课堂教学深层次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三类常规数字媒体所支持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揭示深层次教学方式变革的发展阶段,并进一步厘清教学变革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按照变革的发生顺序,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变革可分为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认知方式变革、交互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行为方式变革和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组织方式变革。这三场课堂教学变革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在一定的内在逻辑指导下在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中有序地依次发生的。其中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1)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变革的内驱力是对教与学的时代追求;(2)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和学习;(3)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方式主要是“上层引领—底层推动”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陈业淼  
“人工智能+教育”不断融合、创新与发展,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课堂革命注入新动能,同时也暴露了技术异化、技术安全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本体论”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教学改革路径:构建以“学生本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生态圈,实现“技术—学生”和谐共生;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的适应性,实现“技术—教师”相生相长;重构“人工智能+教师”协同教学模式,实现“技术—质量”同向同行;制定“类型化评价体系”,实现“技术—评价”协同并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春池  
地理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要切实发挥地理教育价值,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是重要途径。梳理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关系能够帮助人们深入认识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同时也能作用于记忆理论,通过合理调控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由袁书琪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育学》一书,从多个方面阐述与分析地理教育,能够帮助读者理清地理课堂教学逻辑关系以及进一步了解记忆理论。结合该书,本文对高等教育地理课堂教学中逻辑关系特征做出如下总结:一是内隐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张家琼  
教学逻辑是教学系统中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转换逻辑。基于主客体关系的逻辑转换,教学系统生成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认知逻辑。教学活动通过这四个逻辑组块之间的逻辑转化,促成教学双方的共振、共享和共赢,以实现教学有效化和有序化。有效和有序的逻辑转化生成复杂多样的教学网络类型,基于教学逻辑组块与网络类型的相互作用则形成教学网络组织系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佑清  
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存在两种不同的问题导向(教师的问题导向和学生的问题导向),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内容选择偏向(以教师活动为本和以学生活动为本)。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相比,学习中心课堂在教学过程组织逻辑上的突出变化是,它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导向,并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本体。针对我国大班教学的现实,这种教学过程的组织逻辑在实现策略上,主要采取"两段三环节"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即依次通过个体自学和群体研学两个阶段及对应的个体自学、小组互学与全班共学三个环节,分层完成学生问题的暴露、确认,并组织分层的学生活动解决学生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管理者如果对需要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序、作用与关联不清不楚,那么他的指挥必然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很难协同,甚至产生冲突。有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问题:树上有9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小学生甲回答:还剩8只,9-1=8。销售员乙回答:有可能剩1只,有可能剩0只。如果被打死的鸟挂在树上,就剩1只,其余飞走了。如果被打死的鸟掉在地上,就剩0只。律师丙回答:如果鸟都在笼子里,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本刊卷首曾数次提及,有必要关注资本在远程教育领域纵横捭阖的"复杂效应"。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其实早已是全球性的现象,市场逻辑的引入给大学带来的复杂效应更引发激烈争论。我国早些年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表面看似已"尘埃落定",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其实还是"悬而未决"。这里要说的只是,无论基于何种立场和见解,或者基于何种关切和诉求,市场逻辑恐怕都是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姜超  
在高等教育中,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从历史合一到现实分离,对基于多元学术理论的学术性教学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为此,大学应以理性精神为价值内核,将学科专业学术研究和教学专业学术研究整合进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使之转化成为一种持续的反思性实践,因应和促进高教体系及师资结构的有序分化和竞争性协作,实现大学不同学术活动方式的技术突破,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术内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立明  冯用军  马云鹏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有效学习本质的教学设计范式,旨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由学生认知序列、学科内容特征、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效果反思四个要素构成。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的生成策略集中体现在:以"理解与聚焦"为教学主题的价值取向;以"融合与联结"为课堂活动的基本特质;以"创新与实践"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抓手;以"反思与批判"为思维拓展的关键路径;以"发展与进阶"为多元评价的核心视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萍  鄢真真  黄成松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交织,构成了多种复杂关系,将课堂中“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所构成的二维结构,转变为蕴含多类教学资源、多种学习活动、大数据支持的立体课堂。在立体课堂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构成了课堂基本面;在线课堂与大数据构筑了立体课堂的两极;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在线学习、大数据围绕课堂场域形成多元交织关系,共同构筑了立体课堂的经纬线。立体课堂的核心任务是重塑教与学关系、提高学习成效、优化教学决策、提升学习者自适应程度。要完成传统课堂向立体课堂的转变,需要通过理念培育、智慧教室支持、教师能力建构、评价变革引导等来形成完整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林  杨翠  
教学是高职一切育人工作的思维元点和逻辑起点。当前课堂教学中师生主客体关系摇摆不定,高职育人功能遮蔽,超越传统课堂的藩篱是教学改革的逻辑应然。"对分课堂"所蕴含的生成论教学哲学是事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统一体,其教学模式聚焦于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对分课堂"的教育愿景聚焦于课堂教学的本域问题,勾勒出高职教育的"乌托邦",其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教师讲授、内化吸收、课堂讨论等教学序列环环相扣。现实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遭遇诸多挑战,教育主管部门、高职、教师和学生等要承受内外交困的责任压力。为此需要进行"价值无涉"式理念探寻与意义建构。最终,"对分课堂"的实施路径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与高职建立"利益协同"的联动机制,需要教师与学生"对话交互"的生成共同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文进  
虽然从逻辑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劳动力消耗或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劳”,但各要素间的分配比例却不是由它们的所谓“贡献”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从静态和价值形态看,劳动所占比例与资本家阶级的有效需求成反比,但这种变化不影响它们各自在总产品中的比例。动态中工资与利润的价值比例,短期是由反映一定生产关系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它们之间会在周期中呈非均衡的变化;长期两者间的比例会保持稳定,因为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积累的价值转化为工资的过程。不管短期还是长期,工资占总产品的比例都会上升。在此过程中,各阶级内部的变化方向是不一致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贾万刚  王舒  
中西方大学有各自的生成逻辑。西方大学的生成在于"城市"、"文化"、"知识分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国大学生成的外在逻辑是"教化",内在逻辑是"明明德"。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大学都有各自的发展。中国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借鉴西方的经验以外还要正视自己的传统,要根据自身的生成逻辑以求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涛   路思远  
<正>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联合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力度空前的制裁,不仅没收了俄罗斯的全部海外金融资产,更是将俄罗斯从SWIFT中剔除出去,断绝俄罗斯的美元支付渠道,将俄罗斯隔绝于美元体系之外,以实现从金融层面彻底摧毁俄罗斯的目的。首次实施美元“武器化”,此事件具有历史性意义。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元体系转入新的历史阶段——非美货币经济体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寻求美元之外的货币锚,来保证金融的安全性。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