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0)
2023(7309)
2022(5376)
2021(4793)
2020(3838)
2019(8293)
2018(8382)
2017(15326)
2016(8654)
2015(10175)
2014(10433)
2013(9596)
2012(8626)
2011(7732)
2010(7909)
2009(7090)
2008(7296)
2007(6762)
2006(6071)
2005(5682)
作者
(26568)
(22121)
(22066)
(21070)
(14220)
(10420)
(9993)
(8454)
(8378)
(8015)
(7726)
(7451)
(7259)
(7100)
(7017)
(6763)
(6694)
(6632)
(6585)
(6402)
(5743)
(5569)
(5552)
(5219)
(5078)
(5021)
(5010)
(4914)
(4589)
(4538)
学科
(34414)
经济(34378)
(27415)
管理(25996)
(22608)
企业(22608)
技术(12556)
方法(12455)
中国(11164)
(10850)
教学(10168)
数学(10109)
数学方法(9867)
业经(9761)
理论(9070)
(8736)
农业(7700)
(7310)
技术管理(6808)
(6347)
地方(6198)
学法(6045)
教学法(6045)
教育(6007)
产业(5841)
(5795)
(5520)
贸易(5518)
(5349)
发展(5316)
机构
学院(131563)
大学(130650)
(48840)
经济(47766)
研究(45521)
管理(44947)
理学(38702)
理学院(38214)
管理学(37222)
管理学院(36994)
中国(31440)
科学(29725)
(28282)
(23820)
(23156)
研究所(21955)
(21369)
(21159)
(21138)
师范(20875)
业大(19965)
中心(19857)
农业(18196)
技术(17746)
北京(17648)
财经(17253)
师范大学(16760)
(16661)
(16181)
(15667)
基金
项目(87129)
科学(67871)
研究(65123)
基金(60766)
(53970)
国家(53533)
科学基金(44997)
社会(39784)
社会科(37551)
社会科学(37537)
(35447)
教育(32095)
基金项目(31881)
(29603)
自然(28434)
自然科(27792)
自然科学(27782)
自然科学基金(27287)
编号(26939)
资助(23479)
成果(22423)
重点(20736)
课题(19948)
(19304)
(18933)
(18903)
创新(17691)
国家社会(16772)
(16419)
大学(16392)
期刊
(55363)
经济(55363)
研究(38679)
中国(30325)
教育(26428)
学报(22571)
(21738)
科学(21094)
管理(18258)
大学(17169)
(16911)
技术(16334)
学学(15845)
农业(15225)
财经(8999)
(8944)
金融(8944)
业经(8913)
经济研究(8810)
(8624)
职业(8178)
(7854)
技术经济(7740)
科技(7685)
(7455)
论坛(7455)
问题(7427)
(7127)
图书(6568)
业大(5984)
共检索到196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翠翠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效课堂的盲目追求,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倾向。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化可以细分为器物形态、工艺形态和智能形态三个维度,每种形态的技术化又因其维度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悖论表征。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将技术置于一种尴尬境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不但没有因为技术的使用获得应有的解放,反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技术化不仅导致教学本身的异化,而且进一步造成教学中人的异化,背离了教学的育人初衷。要超越当下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必须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上完成技术观的转变,即在理性认识技术、反思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发挥制度的规约和保障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于翠翠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效课堂的盲目追求,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现象。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化可以细分为器物形态、工艺形态和智能形态三个维度,每种形态的技术化又因其维度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悖论表征。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将技术置于一种尴尬境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不但没有因为技术的使用获得应有的解放,反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技术化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教学本身的异化,而且进一步造成教学中人的异化,与教学的育人初衷严重背离。要超越当下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就必须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上完成技术观的转变,即在理性认识技术,反思技术化倾向同时,发挥制度的规约和保障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晓东  
技术是人的创造发明,人不应该受控于技术,不能让技术理性无限泛化,更不应该在技术中迷失方向。但是,受技术时代的影响,面对极其复杂丰富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被量化为一张普适性的可操作表格,分解成二级甚至三级指标,过度技术化而忽视了评价应有的完整人文意蕴。超越技术理性旨在通过价值介入,对现有评价作合理校正与补充,进而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彰显课堂教学促进生命成长与提升的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教育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 ,“新基础教育”研究也是以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探讨为起点的。本文提出应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 ,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它的主要内容为 :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 ,重组教学内容 ;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内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秀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了过来,要求把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放置于课前,而把课内时间用于讨论、分享和质疑。翻转课堂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者自2010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成熟的研究结论。与此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琼锋  
教学是一种价值实现活动,教学过程要关注人的价值生成与实现。课堂应该是充满价值意蕴的空间,人之为人的意义在课堂中得到体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对意义寻求的过程,是人的价值生成与实现的根基。为此,在寻求意义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课堂何以作为一种生活?课堂教学如何关涉美好生活?惟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真实的生活意义,将人引向美好生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秀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了过来,要求把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放置于课前,而把课内时间用于讨论、分享和质疑。翻转课堂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者自2010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成熟的研究结论。与此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军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智慧课堂开展“教”与“学”活动,是改革传统课堂模式、实现高职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智慧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四个方面,提出构建的流程框架与内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子运  李芒  陈维嘉  
信息技术要发挥其教学功能,必须与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要素,重新配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基于关系论的教学设计为这种新型教学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操作模式。同时关系论的思想也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伟明  
FOB价格无论对进出口实际业务还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都有着基础性的重要意义。它是进出口业务的核心价格,没有FOB价格,就没有CFR、CIF等其他价格。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FOB价格也是基本核心教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马树林  
课程改革早已进入课堂教学,但旧的教学模式仍在影响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学生只有在自由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才能不断得到成长和发展,教师更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我挖掘创造潜能,纵深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作为负责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对改变教学方法和方式责无旁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宝新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7期撰文提出,当前,研究生教育中有两种流行的课堂教学结构:(1)讲授主导式结构。其一般的教学程式是"复习导入——新授——巩固——小结"。遵循认识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杉  胡金蝉  
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课堂教学从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效果检验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钟志荣  
在多媒体综合教室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讲稿和进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PowerPoint在学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此,学校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PowerPoint在教学中强大的功能和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子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渠道,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形式.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我在课堂教学中常用下列八种提问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兴趣自疑问和惊奇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兴趣是求知的大门,如果教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