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3)
2023(8975)
2022(7575)
2021(6842)
2020(5408)
2019(12347)
2018(12080)
2017(21714)
2016(12618)
2015(14884)
2014(14855)
2013(13970)
2012(13140)
2011(12131)
2010(12575)
2009(10937)
2008(10781)
2007(9942)
2006(9027)
2005(8256)
作者
(36625)
(30385)
(30305)
(28474)
(19149)
(14647)
(13900)
(11855)
(11489)
(11182)
(10239)
(10176)
(9684)
(9525)
(9516)
(9507)
(9154)
(9008)
(8806)
(8576)
(7857)
(7645)
(7468)
(7246)
(7035)
(6902)
(6756)
(6638)
(6319)
(6114)
学科
(50452)
经济(50411)
管理(27319)
(26970)
(19373)
企业(19373)
中国(18853)
地方(18211)
(15875)
方法(14645)
教学(14207)
业经(13131)
理论(12436)
数学(12249)
数学方法(11993)
教育(11828)
农业(11032)
(10319)
地方经济(10282)
(9418)
(9246)
银行(9218)
(9122)
金融(9121)
(9066)
环境(8882)
学法(8712)
教学法(8712)
(8667)
贸易(8657)
机构
学院(175330)
大学(168298)
(64556)
研究(63239)
经济(62917)
管理(57246)
理学(47902)
理学院(47156)
管理学(45998)
管理学院(45675)
中国(45632)
科学(39657)
(37561)
(32631)
(32397)
(29867)
(29734)
研究所(29432)
师范(29393)
(28843)
中心(28728)
业大(26207)
技术(25595)
农业(25125)
北京(24377)
(24367)
师范大学(22879)
(22736)
财经(21889)
教育(21628)
基金
项目(110181)
研究(87319)
科学(84763)
基金(71498)
(61610)
国家(60901)
科学基金(51341)
社会(50751)
(49011)
社会科(47956)
社会科学(47945)
教育(44743)
(39574)
编号(38804)
基金项目(37670)
成果(32934)
自然(30551)
课题(30240)
(29928)
自然科(29811)
自然科学(29804)
自然科学基金(29239)
资助(28653)
重点(25884)
(25651)
发展(24074)
(23845)
(23645)
(22849)
规划(22508)
期刊
(80848)
经济(80848)
研究(56153)
中国(51252)
教育(45926)
(30968)
学报(26564)
科学(23633)
管理(23081)
农业(21714)
(21241)
大学(20578)
技术(20332)
学学(18618)
(16884)
金融(16884)
业经(15197)
职业(14312)
经济研究(12407)
(11990)
财经(10693)
问题(10091)
(9851)
论坛(9851)
图书(9761)
(9443)
(8805)
技术教育(8805)
职业技术(8805)
职业技术教育(8805)
共检索到285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王文丽  
课堂教学是形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根基于紧密渗入时空的教学实践之中。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其认知能力嵌入实践意识,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能够在话语层面上描述他们的行为及理由。教师作为能动者的任务在于促使学生发挥能动作用,而不是代替学生来主宰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构建作为能动者发展的核心素养,同时构建与自身紧密联系的教学制度,二者的互动在广阔时空范围内表现为能动者与教学制度的结构二重性。传统课堂向现代课堂的结构转型,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翻转",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生发展核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崇德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我国21世纪人才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过程中始终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研制的总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显人才培养的民族底色;洋为中用,批判性吸收核心素养国际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琰  苏君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否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相结合,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课堂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之间的联系,探讨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强  
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根本举措。一、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创新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多是站在"教"的立场上思考和研究课堂教学问题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天学  张学龙  
进入21世纪,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我国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借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职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从"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个维度构建适应我国高职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包含理想信念、职业品质、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四大核心素养和14个要素。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是:通过思政课程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培养职业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能力;通过课外学习任务培养方法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旨在对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几个概念进行辨析,以澄清对教育来说应选择哪个概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观。任何概念的建构都有学科特征,学生发展的概念建构从学科来说应该具有哲学和心理学的特征,就目前见诸于各种媒体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来说,大多体现出跨学科特征,而学科核心素养又是属于各自学科的,这样的学科性概念建构对全面理解是学生发展还是核心素养带来了不少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洁  
作为课程概念,核心素养的意义既在于作为课程的"大观念"统领课程发展,也在于作为目标范畴被转换为课程、教学与评价目标,同时也是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坐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从学生发展的本质出发是把握新一轮学习革命和教育变革的关键,同时也是调整新时期教师教育体系与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依据。为应对核心素养教育的需求,教师培训需要建构教师专业视角的课程观、培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创新培训方法,为教师终身学习和反思性实践创设条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明清  
中职"适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为学而教""多学少教"和深度教学的课堂;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诉求和信息化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追求,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中职"适学课堂"是通过教师的"有限教导"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多元教导"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发展学生心智和素养;通过提供"全景立场"开展"深度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反思、批判等深度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比较、批判、包容、接纳,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发展了"理性精神""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等核心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明清  
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与其他类型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课堂教学变革是受全球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牵动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素养要求提升的牵引。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策略:教学理念从知识中心走向经验中心,教学目标从分解割裂走向融汇整合,教学内容从全面覆盖走向深度理解,教学方式从课堂讲授走向合作探究,教学评价从单一性走向综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桂城  
培养"职业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追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当促使学生成为职场中的优秀人才,故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客观依据。在基本内涵上,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不是发展职场专业素养和职场基础素养,而是发展有关职场交往和职场活动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情意,具体体现为统筹素养、人际素养、科技素养、系统素养和媒介素养等五个要素。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融入式"或"整合式"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可以有效的、全面的促使学生养成职场核心素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桑国元  叶碧欣  黄嘉莉  罗颖  
项目式学习是教育理念革新的载体,应该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聚焦深度学习与全面育人的核心价值,关注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结。本研究以中国教育改革为经,以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项目式学习“金标准”为纬,依据课程发展阶段理论,从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层面构建了适用于中国教育情境的项目式学习“三六标准”模型:设计六要素(问题驱动、持续探究、学生参与、学科融合、产品导向和评价引领)、实施六要素(聚焦课标、建构文化、项目管理、搭建支架、评估学习和复盘反思)和评价六要素(知识度、真实度、实践度、协作度、参与度和感知度),以期为中国教师开展高质量项目式学习提供借鉴思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启隆  李明  蒋雪峰  
听障学生教学中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无障碍教学理念的描述,论述了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对听障学生进行语音教学,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其优势,并介绍了应用IBM的ViaVoice和ViaS-cribe软件实现面向听障学生的无障碍教学的实施方法、步骤和关键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铭  牛昱  张海丰  吴云飞  
文章主要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STSE理念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时间位移)的教学设计,结合STSE教育理念近20年来在我国的发展以及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并注重理论的应用,使研究更贴近一线物理课堂教学,能够与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相结合,使内容更具时代性,对受众群体更有针对性,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意义有具体性,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其它物理知识的研究也有帮助,因此,研究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光亮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提供基础是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改革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基于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及现有职业素质类教材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职业素质教育类教材在目标决策、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资源配套等方面的开发原则和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