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96)
2022(1700)
2021(1833)
2020(1565)
2019(3859)
2018(4077)
2017(6781)
2016(3956)
2015(4147)
2014(4286)
2013(3883)
2012(3441)
2011(3290)
2010(3546)
2009(3387)
2008(3456)
2007(2847)
2006(2966)
2005(2850)
2004(2523)
作者
(9509)
(8040)
(7946)
(7883)
(5226)
(3832)
(3733)
(3242)
(2995)
(2796)
(2781)
(2768)
(2747)
(2681)
(2622)
(2455)
(2433)
(2406)
(2376)
(2261)
(2247)
(2041)
(1945)
(1910)
(1876)
(1840)
(1725)
(1711)
(1678)
(1640)
学科
(11824)
经济(11801)
(6750)
管理(6541)
(6104)
中国(4940)
(4906)
教育(4678)
(4529)
(4497)
企业(4497)
体制(4365)
教学(4116)
理论(3783)
(3384)
(3279)
金融(3279)
(2961)
银行(2954)
业经(2923)
(2903)
(2771)
税收(2710)
(2684)
经济学(2668)
(2664)
学法(2499)
教学法(2499)
(2303)
制度(2302)
机构
大学(50916)
学院(46607)
研究(22476)
(18377)
经济(17923)
中国(15321)
管理(13442)
科学(12534)
(11899)
(11764)
(10845)
(10812)
师范(10767)
研究所(10637)
教育(10579)
理学(10300)
理学院(10091)
管理学(9926)
管理学院(9779)
师范大学(9141)
中心(8933)
(8455)
北京(8227)
(7876)
(7266)
财经(7212)
(6565)
(6414)
(6366)
经济学(6188)
基金
项目(24902)
研究(21562)
科学(18799)
基金(15866)
(13706)
国家(13519)
社会(12118)
教育(11923)
社会科(11251)
社会科学(11247)
科学基金(10498)
成果(9948)
(9570)
编号(9288)
(8669)
课题(7964)
基金项目(7459)
(6599)
资助(6418)
重点(6207)
(6055)
(6035)
项目编号(5619)
(5556)
规划(5543)
自然(5413)
教育部(5343)
大学(5333)
自然科(5237)
自然科学(5235)
期刊
(27068)
经济(27068)
研究(22496)
教育(18097)
中国(15900)
(8687)
学报(7752)
(6803)
科学(6194)
管理(6151)
大学(5940)
(5911)
金融(5911)
技术(5113)
学学(4708)
农业(4321)
图书(4156)
经济研究(4095)
财经(4083)
职业(4057)
(3620)
书馆(3231)
图书馆(3231)
改革(3091)
(3091)
(3032)
论坛(3032)
业经(2927)
技术教育(2927)
职业技术(2927)
共检索到92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期从事课程研究与教师研究。佐藤学强调,"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可能有新的课程创造,和新的"学习共同体"的创造。学校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扎实的成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佐藤学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期专攻课程论、教师学。著有《美国课程改造史》、《教育方法学》、《教育研究入门》、《课程论评》、《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设计教育改革》等等。笔者同他有20多年的交往。本文归纳了新近几次交谈的内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知名教育学家、大阪市立大学学部原学部长和名誉教授,鸣门教育大学佐藤三郎教授,专攻课程论。主著有《新能力观与教育》、《终身学习时代的学校教育》、《学习方法学习新论》、《教育革命》、《世界教育方法的改革》等,译著有《教育过程》(J.S.Bruner)、《创造性教育》(P.Torrance)等。系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赴日研修期间的导师。自那时以来,一直密切交往,得益匪浅。我对先生的感激之情,非笔墨所能传达。这里记述的,不过是围绕课程研究论题的无数对话中的一个片断而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佐藤学(Sato Manabu)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期专攻课程论、教师学。佐藤学教授在近20多年的岁月里,每周造访几所中小学,与一线教师展开"行动研究",创造一系列新鲜的经验,致力于改造课堂、改造学校、改造社会。滨之乡小学的改革实验,就是典型的一例。本文叙述了滨之乡小学改革实验的来龙去脉、基本经验及其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教育学会会长、美国教育科学院外国院士、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Sato Manabu)教授应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之邀,于2004年11月11日来校作题为《转折期的学校改革——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的学术讲座。尔后在上海市考察中小学期间,谈及中日两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初中教育,特别是"薄弱初中"的问题。本文就是围绕这个论题展开的对话纪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静静  
为了解决日本公立教育危机,日本政府采用"宽松教育"的政策来解决矛盾,但并未真正奏效。佐藤学在深刻分析日本教育危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改革系统,包括"愿景""哲学"和"活动系统"三个方面。"学习共同体"的展开是以"倾听"作为核心和媒介的,"倾听"不但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方式,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内涵发展乃至社会生态变革的路径。佐藤学以"宁静倾听""同侪互助""高品质学习"为核心的"宁静的课堂革命"为突破口,系统化重构了整个教育生态。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田中耕治(Tanaka Koji)教授专攻教育方法学和教育评价论,著有《学力评价论入门》、《学力评价论的新视野》、《新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本文探讨了教育评价改革的视点,诸如"真实性"、"参与与合作"、"表现"及"自我评价";概述了评价的基本概念——"效度与信度"、"实施可能性"和"公正性";同时讨论了日本"综合学习"的评价视点,以及包括日本开发的"学情卡"在内的档案袋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静静  
佐藤学(Sato Manabu)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20年扎根中小学实地调研,著作丰厚。近期笔者就日本文部科学省最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采访了佐藤学教授。在对"新学习指导要领"进行详尽评价的基础上,佐藤学教授提出了培养"高质量学力"的关键性课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胡艳  袁丽  
本文是对佐藤学教授的访谈录,以佐藤学教授个人成长、学习、研究经历为线索,反映出佐藤学教授对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青年学者研究态度和研究方向的养成、教育研究的基本素养等问题的观念和建议。其观念和建议对我国教育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专业思考与专业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得军  
佐藤学是世界知名课程论专家,被誉为"行动研究者"。通过对佐藤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杜威和维果茨基等人的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新教育运动"、日本传统教育思想、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并直接参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对佐藤学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共同体理论并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而是学校改革哲学,学校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大学教授不要轻易下校进行指导,需怀揣着向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教育实践者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和实践者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安成日  李金波  
佐藤政权的经济政策与日本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安成日,李金波佐藤荣作(1901~1975),出生于山口县熊毛郡田布施村,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二战前曾任过铁道省监督局铁道课长、监督局总务课长、监督局长、大阪铁道局长等职。二战后,曾任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骅  
一近些年来,从西方国家学成归国者渐多.谈起国外高校留给他们的最深印象时,不少人列举人家课时少、讲授少、独立活动多、学生学习自主性强等特点.异国的这些特点与他们在本国的学习经历形成的反差如此强烈,以至于使他们乍到时极不适应,并从中生出许多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泓  
高等院校在创建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要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创新人才成长搭建宽广舞台,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文章探讨了改进高校教育和研究的理念、思路、导向、内容等方面的对策,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