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9)
2023(16610)
2022(13946)
2021(13443)
2020(10886)
2019(25765)
2018(26056)
2017(48275)
2016(27240)
2015(31358)
2014(32024)
2013(30632)
2012(28135)
2011(25287)
2010(25841)
2009(23218)
2008(22845)
2007(20523)
2006(18002)
2005(15711)
作者
(77582)
(63881)
(63591)
(60856)
(40695)
(30724)
(29259)
(25213)
(24793)
(23544)
(22166)
(21453)
(20701)
(20287)
(19792)
(19661)
(19344)
(19066)
(18650)
(18474)
(16072)
(15987)
(15546)
(14937)
(14551)
(14421)
(14400)
(14279)
(13001)
(12717)
学科
(99103)
经济(98980)
管理(74203)
(65194)
(54824)
企业(54824)
方法(44786)
数学(38313)
数学方法(37498)
中国(29160)
(27971)
(24137)
(24041)
业经(23252)
地方(22968)
理论(22910)
教育(20107)
(19353)
农业(18318)
(17451)
教学(17219)
(15938)
贸易(15922)
环境(15495)
(15367)
技术(15295)
(15221)
银行(15175)
(14835)
金融(14827)
机构
大学(374426)
学院(372490)
管理(140626)
(132027)
经济(128511)
研究(122484)
理学(120418)
理学院(118902)
管理学(116131)
管理学院(115457)
中国(90587)
(82132)
科学(79422)
(62955)
(62315)
(62138)
(59310)
(56395)
中心(56390)
研究所(56220)
师范(55821)
业大(55726)
北京(51839)
财经(49247)
(47888)
农业(46084)
技术(45530)
(45314)
师范大学(44629)
(44519)
基金
项目(249290)
科学(193359)
研究(187043)
基金(173631)
(150390)
国家(149025)
科学基金(127113)
社会(111475)
社会科(105017)
社会科学(104985)
(101208)
基金项目(91182)
教育(90469)
(84443)
自然(82786)
自然科(80764)
自然科学(80747)
编号(80133)
自然科学基金(79212)
资助(72602)
成果(67836)
课题(57816)
重点(56288)
(53761)
(52417)
(51133)
项目编号(48959)
大学(48104)
创新(47420)
(47329)
期刊
(152448)
经济(152448)
研究(112618)
中国(84972)
教育(68775)
学报(61126)
(54139)
管理(53614)
科学(53383)
(49275)
大学(46981)
学学(42163)
技术(37889)
农业(37389)
(29926)
金融(29926)
业经(26550)
图书(26540)
财经(23426)
经济研究(22759)
(19989)
(19116)
问题(19023)
书馆(18702)
图书馆(18702)
职业(18695)
(18334)
科技(18039)
理论(17520)
技术经济(17184)
共检索到567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时长江  刘彦朝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由五个环节组成:基于真实性任务的教学;学生发展建立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互相依赖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争论与协商达成共同的理解;教师与学生或合作或独立地与共同体成员分享观点;学生课外与专家、教师或学生交流沟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艳婷  
文章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主体,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补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友维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用专题教学模式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真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使该门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兵  陈敏  
随着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普及,为有效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视频案例教学,迫切需要建立相关的视频案例库。入选视频案例库应遵循典型性、时效性、"三贴近"以及系统性原则。在运用视频案例库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处理好与文字案例、视频时长以及与其他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的问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枫  
运用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以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目标,紧扣"自由"理念,以"美"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大学之美、艺术之美、人格之美、逻辑之美、情感之美、制度之美、生活之美,运用"美的唤醒"实现该课程教学模块的优化与重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引  魏晓玲  
文章指出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阐述了实施该课程实效性的四种路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学分的计算方式,提升校领导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尽量多发展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心如  
针对高职院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碰到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主题建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等主要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玲  周彬  
高职教育的定位表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必然有别于本科院校。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改革和改革指导思想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益权  
当前,因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网络文化等的强势冲击,大学生重智育轻德育、重理工轻社科、重实用轻基础、重工具学科轻人文学科等在素质追求上的病态甄择现象不断彰显,人文讲座等一系列举措已经难以从根本上真正扭转这种状况。这也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实效实质性低迷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只有教师深入研究,寻找该课教育教学的关键点,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它在高校育人目标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对学生成才的导向、保证和动力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褚凤  
教学评价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在客观分析目前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的认识观念不足、制度粗疏零乱和操作单一的基础上,突破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融合、整合,实行注重在系统评价、统一管理、模块评价、因材施教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邵龙宝  
“学习共同体”是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其文化精神气息和氛围的内涵是:独立的个性意识、公平竞争观念和文化开放视野;科学的、理性的、主体性的、创造性的、智性主体精神与德性主体精神的有机统一,科学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学习共同体通过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被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使课程能够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鲜活的内容启迪学生、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使课程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感化性、开放性,切实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兰  
本文围绕高职德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目标,阐述了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教学改革的思路、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丹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回顾和反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现状的对策,即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主题,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行课上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入结合成为创新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和理论性的课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效,这就需要教师推进"理实一体"教学改革进程,优化教学活动,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文章阐述了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目前课程"理实一体"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