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0)
2023(6408)
2022(5647)
2021(5164)
2020(4456)
2019(9898)
2018(9923)
2017(18778)
2016(10414)
2015(11690)
2014(11603)
2013(11250)
2012(10615)
2011(9645)
2010(9944)
2009(9374)
2008(9780)
2007(8849)
2006(8005)
2005(7537)
作者
(31122)
(26369)
(26069)
(24945)
(16846)
(12510)
(11765)
(10056)
(9937)
(9539)
(9099)
(8966)
(8699)
(8580)
(8482)
(8084)
(7902)
(7722)
(7699)
(7660)
(6653)
(6470)
(6391)
(6166)
(6061)
(5880)
(5833)
(5821)
(5297)
(5214)
学科
(39559)
经济(39463)
管理(38311)
(32438)
(28789)
企业(28789)
方法(17244)
(14754)
数学(14314)
数学方法(13997)
(13853)
(10125)
(10013)
业经(9544)
(9503)
(9368)
财务(9340)
财务管理(9315)
中国(9301)
企业财务(8905)
(8114)
银行(8093)
体制(8024)
(7694)
(7538)
金融(7535)
理论(7118)
(7117)
环境(6830)
技术(6358)
机构
大学(159228)
学院(155591)
(62772)
经济(61394)
管理(59972)
研究(53283)
理学(51591)
理学院(50991)
管理学(49944)
管理学院(49657)
中国(41184)
(33896)
(33682)
科学(32280)
(27287)
(26088)
财经(25983)
(24637)
研究所(24561)
中心(24005)
(23423)
业大(22801)
北京(21068)
农业(20471)
(19830)
经济学(19649)
师范(19599)
财经大学(19287)
(19158)
(18831)
基金
项目(102800)
科学(82638)
基金(78010)
研究(73094)
(68666)
国家(68164)
科学基金(58897)
社会(48025)
社会科(45497)
社会科学(45485)
基金项目(40770)
自然(39118)
自然科(38290)
自然科学(38277)
(38229)
自然科学基金(37633)
教育(34219)
(33319)
资助(32089)
编号(28360)
成果(24776)
(24314)
(24023)
重点(23346)
(21207)
教育部(20749)
国家社会(20473)
(20223)
创新(20015)
课题(19796)
期刊
(70753)
经济(70753)
研究(46855)
中国(32484)
(27894)
学报(25973)
科学(24300)
管理(24032)
(23687)
大学(20070)
学学(18974)
(15498)
金融(15498)
农业(15426)
教育(15266)
财经(13748)
技术(12410)
(11709)
经济研究(10620)
业经(10020)
问题(8986)
(8444)
统计(7928)
(7618)
理论(7533)
技术经济(7397)
(7082)
财会(6944)
图书(6914)
(6878)
共检索到237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成  李连喜  
读者的偏离行为是指那种同图书馆所确认的社会价值观念及其相应的读者行为规范相互脱离甚至发生冲突的社会行为。由于偏离行为对社会影响具有负面性质,必须予以控制和纠正。从一定意义上讲,图书馆的读者管理工作实质上就是不断克服和控制读者偏离行为的过程。一读者的偏离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行为对象来划分,可区别为4种类型。1 破坏性偏离行为。这种行为将造成图书馆物质环境恶化,公共设施和备品破坏或丢失。具体表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  陈维政  
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引发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企业环境因素,即报酬体系设计不当、社会影响的作用、管理者对员工的负面的和不信任的态度、角色压力、组织不公平等,并提出了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防范与控制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燕  陈维政  
本文从员工健康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控制,分析员工健康管理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并对企业实施员工健康管理的内容和配套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邓贤琨  
本文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是否会对次年审计定价产生影响,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与当期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仅在前期业绩预告为乐观偏差时显著存在,同时业绩预告偏离度与下一期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同样能够对此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偏离度是一个有助于审计师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警示讯号,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炳志  黄斌  
在保险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 ,那些控制着公司并拥有较大自主权的经理人员 ,有可能出于个人动机或由于种种原因 ,在“可容忍”(即不违法 )的范围内 ,使保险公司经营的目标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偏离产生的原因是执行成本的存在及人力资本的影响。经理人员目标与保险公司目标偏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组织寻租行为和组织的专业化与其盲区。控制或者纠正经理人员目标与保险公司目标偏离的方式方法是 :产品市场的竞争 ;管理人员劳动力市场竞争 ;组织设计 ;经理报酬制度以及市场上的公司控制权竞争等。而最主要的是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邓贤琨  
本文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是否会对次年审计定价产生影响,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与当期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仅在前期业绩预告为乐观偏差时显著存在,同时业绩预告偏离度与下一期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同样能够对此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偏离度是一个有助于审计师进行重大错报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洪  章仁俊  
隧道行为虽然合理地解释了金字塔结构下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但对重复博弈条件下中小股东明知道利益受到侵害却依旧投资金字塔结构公司的激励动因的解释力度不足。受到LLSV掏空模型的启发,笔者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考察在股权相对集中条件下控制性股东持股比例、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法律保护程度、惩罚力度四个因素对隧道行为的影响。模型表明,两权偏离度与隧道行为正向变动;法律保护、惩罚力度与隧道行为反向变动;持股比例对隧道行为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较高的持股比例增强了侵占动机,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则产生支撑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耀伟  
基于2004年~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系统考察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间的互动机理,检验公司治理在两权偏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其负向效应随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提高而趋于降低;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对公司治理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其负向效应随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提高而趋于降低;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在终极控制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超过50%,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提高会降低公司治理的中介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先治  刘坤鹏  李庆华  
以沪深两市A股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和检验了公司战略偏离度、内部控制质量对财务报告可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公司战略越偏离行业常规战略,财务报告可比性越低;(2)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带来财务报告可比性的提高;(3)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显著抑制公司战略偏离度对财务报告可比性的削弱作用。上述结论对于推进公司战略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以及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判断财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白颖  
在所有权集中的情况下,最终控制股东可以通过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来转移公司财富以增加个人私利。并且当对投资者的保护较弱时,这种偏离的程度越大,最终控制股东掠夺的动机就越强烈。本文对最终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科  张宗益  
本文利用2005—2007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探讨了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与终极股东控制权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的相关性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与公司价值呈U型关系,且U型关系顶点左侧的样本数占整个样本的84.384%,即大部分的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控制在使其易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范围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莉  许冠斌  
以200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上市公司战略偏离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偏离度与审计收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战略偏离度对审计收费产生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经营风险在战略偏离度影响审计收费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传导作用,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路径机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善平  龚启辉  蔡斯欣  
通过分析强制轮换下的期望效应、行为选择以及可能带来的价值偏离,认为强制轮换可能缓解审计师与客户由于交往密切而带来的潜在熟悉风险对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的影响,但对认同威胁、自我利益威胁的作用则可能有限。强制轮换事务所可能会造成客户在轮换前采取保守会计政策低报收益,轮换后采取激进会计政策多报收益;强制轮换可能会掩盖市场轮换的信息含量并造成投资者的价值预期偏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霞  陈维政  
通过对几种重要的领导风格进行分析后得出服务型领导风格、信任型领导风格通过授权和信任有利于员工的正向偏离行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子  王聪荣  
以217位员工为调研对象,探究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偏离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偏离行为产生负向影响;员工心理韧性在两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员工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两者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即员工集体主义价值观越高,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偏离行为的负向作用越强。研究表明,考虑心理韧性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两个重要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偏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对增强精神型领导的有效性以及减少员工工作偏离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