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9)
- 2023(14986)
- 2022(12567)
- 2021(11854)
- 2020(10213)
- 2019(23555)
- 2018(23114)
- 2017(44380)
- 2016(24108)
- 2015(27444)
- 2014(27119)
- 2013(26447)
- 2012(24388)
- 2011(21927)
- 2010(22112)
- 2009(20482)
- 2008(20307)
- 2007(18565)
- 2006(15941)
- 2005(13877)
- 学科
- 济(102756)
- 经济(102649)
- 业(69916)
- 管理(62477)
- 农(51289)
- 企(48273)
- 企业(48273)
- 方法(48073)
- 数学(43452)
- 数学方法(42938)
- 农业(33893)
- 中国(26706)
- 业经(25218)
- 财(24819)
- 地方(19616)
- 制(19128)
- 贸(17993)
- 贸易(17987)
- 学(17845)
- 易(17515)
- 务(15104)
- 财务(15056)
- 财务管理(15013)
- 理论(14711)
- 企业财务(14287)
- 技术(14128)
- 发(14104)
- 融(13872)
- 金融(13869)
- 银(13813)
- 机构
- 大学(339530)
- 学院(338181)
- 济(139433)
- 经济(136550)
- 管理(131293)
- 理学(114120)
- 理学院(112959)
- 管理学(110763)
- 管理学院(110147)
- 研究(109753)
- 中国(82373)
- 农(70405)
- 京(69582)
- 科学(65285)
- 财(62508)
- 业大(54485)
- 农业(54115)
- 所(53847)
- 中心(52808)
- 江(51322)
- 财经(50022)
- 研究所(48730)
- 经(45668)
- 范(45561)
- 师范(45129)
- 北京(43020)
- 经济学(42460)
- 州(40580)
- 院(38680)
- 经济学院(38609)
- 基金
- 项目(228196)
- 科学(179895)
- 研究(169730)
- 基金(165156)
- 家(142861)
- 国家(141362)
- 科学基金(122071)
- 社会(107578)
- 社会科(101634)
- 社会科学(101604)
- 省(91068)
- 基金项目(87420)
- 教育(80125)
- 自然(78028)
- 自然科(76234)
- 自然科学(76210)
- 划(74911)
- 自然科学基金(74865)
- 编号(70472)
- 资助(67559)
- 成果(57541)
- 部(51330)
- 重点(51069)
- 发(49087)
- 课题(48351)
- 创(47702)
- 大学(44421)
- 创新(44363)
- 教育部(44311)
- 国家社会(44229)
共检索到499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素红 范皑皑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推进,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规模可观,为深入探讨大学生发展状况带来新的议题和挑战。基于江苏省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采用嵌套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家庭第一代本科生毕业后的路径选择不仅受原生家庭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还受读研机会、教育质量、就业机会等宏观因素制约。对宏观因素变化影响本科毕业生发展路径进行反事实模拟发现,与其他群体相比,农村家庭第一代本科生对读研机会、教育质量、就业机会和家庭经济支付能力等因素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文章基于2015年5省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揭示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代居住方式、影响因素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未婚者中,亲子组成核心家户是主导;已婚者中,亲子独居和合爨并存。已婚子女的性别、婚配组合类型、亲代所拥有的住房数量和亲子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居住方式影响显著。这是传统惯习和现代观念、居住意愿和物质条件、个人偏好和家庭功能履行相互制约的结果。而亲子在初婚、初育和抚幼阶段家户类型的时期差异更表明不同代际成员居住方式并非遵循单向或单一模式演变,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与父母所组成的生活单位边界相对模糊,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特征明显。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家庭 亲代 子代 居住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娟 蒋承
本研究基于2005-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细致探讨了家庭背景对我国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在本科毕业后更倾向于出国留学;家庭背景各变量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同的趋势,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在留学选择上的优势持续凸显,父亲职业地位和家庭社会关系对学生升学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父亲学历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留学选择的正向作用则随时间显著增强。整体而言,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区隔作用对本科生的升学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出国留学 本科毕业生 家庭背景 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娇
基于2019年《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China College Teaching&Learning Survey(CCTL)》的4 461份问卷,从学业表现、能力提升以及态度认同这三个维度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评价。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高考分数等背景变量之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的挂科数、专业排名以及奖学金获得情况都与非第一代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对所修专业的认同以及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各项能力提升都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可见高校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帮扶重点不在学业表现,而是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的专业选择以及入校之后的专业认同。帮扶工作还需对城乡生源予以区分,促进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感知、体验并运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来提升沟通表达、未来规划等核心能力。
关键词: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量化调查 学生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包志梅
基于“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的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了院校、家庭和同伴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支持的现状,并借助回归模型探讨学习支持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读期间专业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与非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家庭支持上存在较大差异,在院校支持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上,并且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不易受到同伴群体的负面干扰;两者在专业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专业规范承诺上差异不显著;关系群体的学习支持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有显著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强化任课教师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支持,提高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自身的资源利用意识和转化能力,关注家庭对学生的情感支持,并发挥同伴网络的正向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郝静 王炜
文章利用2015年5省市调查数据,对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近一半独生子女父母担心自己的养老生活,大多数最担心照料和经济来源问题,只有少数最担心孤独寂寞。子代支持对父母养老担心度有着重要影响,子代经济支持越多、居住距离越近,父母的养老担心度越低。独生子女不同性别、婚配情境下,各类支持的作用大小有所不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郝静 王炜
文章利用2015年5省市调查数据,对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近一半独生子女父母担心自己的养老生活,大多数最担心照料和经济来源问题,只有少数最担心孤独寂寞。子代支持对父母养老担心度有着重要影响,子代经济支持越多、居住距离越近,父母的养老担心度越低。独生子女不同性别、婚配情境下,各类支持的作用大小有所不同。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陈亚晓
本文旨在考察经济资助和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间的联系,以期更好地理解经济资助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汀托的学生整合分析理论、比恩的学生资助双重效应理论和实证数据发现,高校学生资助与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问存在关联性和特定的影响机制:学生资助在直接促进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的同时,分别通过调整经济压力、强化学术融入、增加专业兴趣、促进社会融入等不同路径,间接影响农村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此外,不同类型资助方式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影响机制各不相同。
关键词:
经济资助 农村第一代大学生 学业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峰 郭菲 史静寰
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情况,是教育过程性质量的重要体现。使用本研究构建的三类九项有中国特色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及清华大学2015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项目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参与过各项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方面的收获显著高于没有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第一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类"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上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扩展性学习"和"研究相关性"活动上参与不足。加强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指导、建构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志趣有助于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志雄 张秀娟
我国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在大多数年份保持一定的均衡关系。但在少数年份,货币供给也出现不足或超额现象。因此,我国在货币投放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的关系,在继续保持货币供给正常增长的同时,改善货币供应结构,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有效货币供给。
关键词: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货币供给 实证检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平 张庆君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生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教育公平问题,尤其是农村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一个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难题。我国出台的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的单独招生政策是一种旨在保障农村学生权益的补偿性优惠政策。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看,罗尔斯提出的补偿原则对于分析我国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的单招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单独招生政策 补偿原则 农村学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明怡 林光华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考察了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子女课外教育支出的影响。通过Tobit模型和Double-Hurdle模型回归发现,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子女课外教育支出产生显著影响;非农经营对子女课外教育支出的影响显著高于外出务工;非农经营对子女课外教育支出意愿影响更显著,而外出务工对子女课外教育支出程度影响更显著。此外,非农就业缩小了农村家庭对子女课外教育支出的性别差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峰 赵琳 郭菲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通过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比较,全面分析第一代大学生的个体及家庭特征、大学前学习特征以及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行为特点。希望能够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为促进高等教育过程性公平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迪倩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第一代大学生在校占比持续上升且受先赋性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学业、社交、校园生活等方面表现不足,部分教育收获较低。高校图书馆的适时介入与助推可显著减少高等教育对该群体的无效供给,有效改善其大学体验感和受教育经历。文章以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性文献研究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检索文献中梳理美国图书馆学界参与校园支持的研究进展;运用网络调研方法,调查美国13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举措。立足我国第一代大学生非经济因素群体困境,借鉴国外图书馆的支持理念和服务经验,建议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从减少服务障碍、搭建同伴支持平台、尽早开展信息素养和财经素养教育以及合作组织高影响力教育活动5个途径开展支持服务,以融入大学“三全育人”体系,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兆良 张玉芹
“互联网+”创业是未来创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互联网普及将给家庭创业带来新的契机。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创业概率,基于反事实假设发现,使用互联网的家庭如果未使用互联网,其创业概率将下降5.93%;异质性分析表明,土地转出家庭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高创业概率,但土地转入家庭使用互联网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使用互联网均会提高家庭创业概率;中等教育水平的户主,其家庭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高创业概率,而教育水平偏低和偏高的户主其家庭使用互联网反而会降低创业概率;户主年龄处于50岁以上的家庭使用互联网会降低创业概率,而50岁及以下的家庭则相反。研究结论在微观层面为互联网助力农村创业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家庭户主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关系实证分析
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基于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农业补贴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分析
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影响的实证分析
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政府购买还是家庭照料?——基于家庭照料替代效应的实证分析
祖辈参与照护对农村孕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基于家庭功能视角的实证分析
感知与突围:教育场域中农村家庭的阶层代际流动——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家庭杠杆对养老保险参保选择的影响——基于CHFS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