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1)
- 2023(3040)
- 2022(2360)
- 2021(2578)
- 2020(2022)
- 2019(4669)
- 2018(4730)
- 2017(6924)
- 2016(5040)
- 2015(5684)
- 2014(5834)
- 2013(4951)
- 2012(4586)
- 2011(4374)
- 2010(4574)
- 2009(3840)
- 2008(3698)
- 2007(3390)
- 2006(3113)
- 2005(2990)
- 学科
- 教育(18516)
- 中国(9181)
- 学(8429)
- 济(8216)
- 经济(8207)
- 理论(7018)
- 管理(6607)
- 教学(6034)
- 业(5106)
- 企(4778)
- 企业(4778)
- 思想(3533)
- 发(3419)
- 政治(3384)
- 发展(3328)
- 研究(3315)
- 革(3240)
- 展(3206)
- 方法(3201)
- 改革(3147)
- 高等(3043)
- 思想政治(2836)
- 政治教育(2836)
- 治教(2836)
- 德育(2816)
- 学法(2787)
- 教学法(2787)
- 教育改革(2779)
- 经济学(2756)
- 学校(2587)
- 机构
- 大学(64435)
- 学院(57655)
- 教育(26332)
- 研究(23612)
- 范(19935)
- 师范(19837)
- 师范大学(16658)
- 京(15387)
- 管理(14617)
- 科学(13972)
- 济(13252)
- 经济(12670)
- 理学(12334)
- 理学院(12061)
- 所(11666)
- 管理学(11641)
- 管理学院(11495)
- 职业(10931)
- 技术(10892)
- 北京(10726)
- 研究所(10697)
- 中国(10323)
- 江(10184)
- 教育学(10169)
- 中心(9163)
- 院(8222)
- 州(7777)
- 教育学院(7489)
- 职业技术(7480)
- 农(7066)
共检索到98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彦霖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教育家,他的解放教育学思想对全世界的教育及社会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对学校师生关系方面的探讨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本文以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以研究主体为切入点,结合职业学校师生关系实际情况,探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关键词:
被压迫者教育学 职业教育 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旸
教育在价值和观念、知识和课程、教学和评价、班级和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体现着对学生生命的"控制",但是,学生的生命又存在着与"众多控制"相抗衡的"无限可能性"。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的教育思想对教育走出当下控制学生生命的困境,回归教育的本真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标
保罗·费莱雷的“解放教育学”是当代最具世界性影响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有其坚实的实践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揭示费莱雷的核心教育观,以描述《被压迫者教育学》的概貌和构成。本文认为,费莱雷对现代教育的性质作了一次总诊断,启发人们对教育在统治与解放之间、压迫与自由之间实际定向的反思。此外,本文还初步估价了“解放教育学”对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反思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意识化 非人性化 压迫 解放 对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静
《受压迫者教育学》为从事改变工作的人提供了一个人性化改变的理论指南,尤其对于社会工作来说,它提醒社会工作者改变世界的手段、方法和最终目的都要朝向人性化,警惕在改变过程中的假慈悲和假慷慨、宿命论和双重人格等这些非人性化手段,改变绝不能用意识灌输而是一个用对话进行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的相关方一起变化。
关键词:
改变 人性化 社会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静
《受压迫者教育学》为从事改变工作的人提供了一个人性化改变的理论指南,尤其对于社会工作来说,它提醒社会工作者改变世界的手段、方法和最终目的都要朝向人性化,警惕在改变过程中的假慈悲和假慷慨、宿命论和双重人格等这些非人性化手段,改变绝不能用意识灌输而是一个用对话进行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的相关方一起变化。
关键词:
改变 人性化 社会工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从2007年到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分四辑出版了叶澜教授主编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其是以推进中国教育学研究,创建富有中国特质的教育学派为核心宗旨的学术性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谢岷
最近读了《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一书。该书吸引我注意,是因为它论述了安然事件,并提到安然公司的审计事务所安达信。像安然事件这样的著名商业丑闻使我们意识到了领导者道德资本的重要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隽
一、"吴家莹教育学体系"的标示特征吴家莹在《新教育学的建构——创新教育知识的经验》中将具体的实践经验研究上升到了理论总结的层面,慨然提出了"新教育学"的概念。作者有一个基本判断:"从十九世纪后半期起,原属于哲学领域的知识,纷纷离开哲学,各自独树一帜,成为独立的科学或学科。教育也勉强成了一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武秀霞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特有的性质、目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它在当前社会中的尴尬境遇以及它内部复杂的人员构成等都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场域。这也为教育压迫的形成提供了潜在因子。正是存在于教育场域内外的各种制度、文化、观念的力量逼迫,以及潜藏于教育者内心的自私情结等,使教育的诸多问题具有了"压迫性"。这些压迫往往使儿童缺乏对生命存在之意义感和价值感的体验,体现出"他者化"的生存样态。
关键词:
场域 压迫 他者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了然
我非常喜欢阅读《教育研究》杂志。每期《教育研究》到手,我总是习惯地通览一下目录,从中挑出三五篇认真读下去,不是有这样那样的启迪,就是有这样那样的质疑,获益匪浅。在阅读了1993年第4期《教育研究》上的访谈录《教学论漫谈》后,就很受启发,促使我对大学教学过程作了深入的思考。 《漫谈》中,青年学者们既对教学论原理有所遵循,又不受其约束,谈了不少新鲜见解。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瑾瑜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入21世纪时,我国教育理论界应当对教育学有一个从概念、理论到内容、体系的反思性梳理与建构。这一工作不仅具有总结性质,更富有开拓意义。最近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胡德海教授的新著《教育学原理》,就是力图完成这项使命的一部力作。这本洋洋5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一吴亮奎博士的《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研究》一书将要出版,嘱我写序。我愿意就这本书写几句话。不只是因为我读过它最初的研究思路和构想,读过它从书斋到田野、从田野到书斋的写作过程,读过它在艰难的推敲中迟迟画不上句号的几种初稿。也不只是因为我曾有过与作者相似的学术经历和相通的教育情怀,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变革问题上,我们有许多相近的看法。而且是因为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个普适的话题:教育学研究什么?我们该做什么样的教育学研究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基于“从教育的视角理解比较教育”的思路,从目的功能、逻辑起点、对象内容等几个主要侧面,对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教育之用在于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比较教育之用在于改造教育自身,进而改造社会;教育以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比较教育以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规律,解决如何育人问题,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规律,解决如何认识教育、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发展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教育学 比较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梅
教育思想家、教育学家、教育家作为三种不同的教育活动的主体 ,在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中处于不同的地位 ,以隐喻的方式 ,他们分别对应着“立法者”、“阐释者”、“实践者”的角色。他们以不同的教育智慧与方式 ,对人类的教育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关键词:
教育思想家 教育学家 教育家 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