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5)
- 2023(13658)
- 2022(11769)
- 2021(11345)
- 2020(9242)
- 2019(21573)
- 2018(21423)
- 2017(41190)
- 2016(22035)
- 2015(25072)
- 2014(24757)
- 2013(24868)
- 2012(22822)
- 2011(20839)
- 2010(20632)
- 2009(18944)
- 2008(18291)
- 2007(15930)
- 2006(14033)
- 2005(12278)
- 学科
- 济(94864)
- 经济(94762)
- 业(64876)
- 管理(57195)
- 农(50963)
- 企(42622)
- 企业(42622)
- 方法(40726)
- 数学(35980)
- 数学方法(35668)
- 农业(33789)
- 中国(26477)
- 业经(24600)
- 财(19635)
- 学(18260)
- 地方(18259)
- 贸(18181)
- 贸易(18171)
- 易(17781)
- 制(17683)
- 发(14739)
- 环境(13926)
- 技术(13603)
- 银(13562)
- 银行(13527)
- 策(13458)
- 和(13142)
- 行(13011)
- 体(12788)
- 农业经济(12582)
- 机构
- 大学(316708)
- 学院(315891)
- 济(134580)
- 经济(132045)
- 管理(128529)
- 理学(112441)
- 理学院(111263)
- 管理学(109632)
- 研究(109250)
- 管理学院(109071)
- 中国(83474)
- 京(67358)
- 农(66810)
- 科学(66010)
- 财(55588)
- 所(54089)
- 业大(51980)
- 农业(51059)
- 研究所(49602)
- 中心(49561)
- 财经(45440)
- 江(43599)
- 北京(42557)
- 经(41802)
- 范(41562)
- 师范(41266)
- 经济学(39829)
- 院(38399)
- 经济学院(35978)
- 经济管理(35855)
- 基金
- 项目(220187)
- 科学(174137)
- 研究(163978)
- 基金(162191)
- 家(140930)
- 国家(139709)
- 科学基金(120005)
- 社会(105424)
- 社会科(99539)
- 社会科学(99514)
- 基金项目(86671)
- 省(83251)
- 自然(76182)
- 自然科(74414)
- 自然科学(74398)
- 自然科学基金(73091)
- 教育(72757)
- 划(70002)
- 编号(67454)
- 资助(65689)
- 成果(54294)
- 部(50063)
- 重点(48291)
- 发(47494)
- 创(45265)
- 课题(44554)
- 国家社会(44032)
- 教育部(42807)
- 创新(42202)
- 人文(41945)
- 期刊
- 济(148395)
- 经济(148395)
- 研究(92992)
- 农(69434)
- 中国(59341)
- 学报(50086)
- 科学(48056)
- 农业(47747)
- 管理(42179)
- 大学(39039)
- 财(38048)
- 学学(36867)
- 教育(30856)
- 业经(28630)
- 融(28301)
- 金融(28301)
- 技术(24996)
- 业(22145)
- 经济研究(22005)
- 财经(21430)
- 问题(20643)
- 经(18239)
- 世界(16792)
- 图书(16754)
- 版(16583)
- 技术经济(15446)
- 科技(15333)
- 农业经济(15177)
- 理论(15169)
- 资源(14954)
共检索到457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侯志远 孟庆跃 王健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已经稳步推进30余年,有必要对其要素投入结构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国家计生委"我国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投入产出分析"项目的面板数据,探索性地引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定量分析计划生育服务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研究发现,节育和妇女病检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要素投入完善,继续投入的增效潜力有限;优生监测具有规模报酬效应,特别是医技人员对优生监测具有很高的边际产出;建议优先发展具有成本效益的优生监测和宣传教育项目。
关键词:
计划生育 生产函数 产出效益 规模报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焕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诗羽 罗必良
陪读作为农民家庭帮助幼年子女获得更优教育机会的教育风险投资,将大量年轻母亲束缚在家庭中,使其承受着剧增的子女教养负担,从而抑制了其多孩生育意愿。文章基于农民家庭教育投资策略变迁的视角,利用CFPS数据实证考察陪读行为对农村母亲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陪读显著抑制了农村陪读母亲的多孩生育意愿。有陪读经历的农村母亲,其生育孩子的期望数量明显少于没有陪读经历的农村母亲,且其结果具有稳健性。(2)机制分析发现,农村母亲在陪读过程中的“密集母职”实践引致其精神压力的增大,显著抑制了其多孩生育意愿。(3)进一步证据表明,陪读对农村母亲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存在溢出效应,即对于没有选择陪读的农村已婚育龄女性来说,其生育意愿会受到同村陪读母亲经历的负向影响。(4)异质性分析发现,不论子女在何地学校就读,陪读对农村母亲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具有普遍性。由此,提高农民生育意愿的关键,在于保障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教育责任回归学校,减轻农民家庭子女教育负担,并警惕农村社会互动的消极效应。
关键词:
母亲陪读 密集母职 生育意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建群 秦建国 吕忠伟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我国12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的前提下,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并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考夫曼
考夫曼博士的调查报告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启示:提高农村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质量,是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应舍得投资,舍得花力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本文以伊斯特林生育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农村人口生育率转变的特点,探讨了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依靠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更要注重非政策因素对生育率转变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例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龚为纲
文章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两个层面论证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发现华南地区男孩偏好明显强于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并使该地区生育数量下降速度滞后,出生性别比转变速度缓慢,生育数量的下降挤压性别偏好进而导致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构成"阻滞—失衡型生育转变";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男孩偏好相对较弱,生育率下降过程快、时间早,而且出生性别比在转变过程中基本平衡,生育率的下降与出生性别比相对稳定之间并行不悖,构成"平滑—均衡型生育转变";华北地区类型稍微复杂一些,其中的中原地区偏向于"阻滞—失衡型",而冀鲁地区则偏向于"平滑—均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萍
伴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生育率也由自然的生育过程向有控制的生育过程转变,并且这种转变过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其自身的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宝昌
1987年中国2‰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提供了分地区分年代分年龄分孩次的生育资料,是在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中分5个层次(城市市区、城市郊区、农林场、镇、农村)抽样取点。为了研究的便利,我们以抽样点是村委会还是居委会为标准划分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并以此为原则对2‰的调查资料进行了重新汇总。因此,本文所称的“中国农村人口”是指2‰生育调查中以村委会样本点为基础的人口,并以这一样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苑鹏 潘劲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行为研究张晓山苑鹏潘劲一、问题的提出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单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模式,农村中涌现出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经过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扶持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有效调剂农村的资金造成农村金融的萎缩。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适合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 ,进行金融创新。所以 ,将金融创新的原理运用于农村金融行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行为 金融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洋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内需不足的核心在于居民消费不振,而居民消费不足的短板在于农村居民消费严重滞后。与西方消费者以及中国城镇消费者不同,中国农户消费模式表现出短视、阶段性特点,储蓄动机强而消费动机弱。农村群体性消费习惯初步形成了这种消费模式;并在体制变迁引致的农户收支不确定性以及信贷缺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合成了农户居民"跨时消费、代际传递"消费模式。实证的结论进一步表明,农户收入、不确定性以及信贷约束几乎解释了农户居民消费函数的全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琪
本文利用近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和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消费金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的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农村消费金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还能够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发展来间接影响农民消费行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发展对农村消费行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政策建议,来促进中国农村消费水平。
关键词:
农村消费金融 中介效应 农村消费行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人力自然储蓄基础之上的家庭内部资源代际交换机制,在中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的迅速转变条件下,该制度安排已经面临着严重挑战。文章认为由于计划生育家庭传统养老方式的人力基础已经被大大削弱,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计划生育夫妇在老年时期陷入贫困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国家生育计划政策是对农民传统养老资源的一种制度性剥夺,因此,国家有责任对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的经济保障做出制度性安排,而建立计划生育夫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对其养老资源损失的最好代偿方式。
关键词:
农村计划生育夫妇 养老 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