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1)
- 2023(13901)
- 2022(12052)
- 2021(11514)
- 2020(9583)
- 2019(22370)
- 2018(22127)
- 2017(42458)
- 2016(23105)
- 2015(26130)
- 2014(26064)
- 2013(25765)
- 2012(23653)
- 2011(21524)
- 2010(21234)
- 2009(19682)
- 2008(19220)
- 2007(16625)
- 2006(14595)
- 2005(13196)
- 学科
- 济(91545)
- 经济(91411)
- 管理(68892)
- 业(63035)
- 企(52955)
- 企业(52955)
- 方法(41718)
- 数学(36351)
- 数学方法(35964)
- 中国(26784)
- 财(24920)
- 农(23630)
- 制(21132)
- 业经(20223)
- 学(19195)
- 贸(18489)
- 贸易(18479)
- 易(18065)
- 地方(16004)
- 银(15297)
- 农业(15287)
- 银行(15257)
- 务(15130)
- 财务(15060)
- 财务管理(15030)
- 环境(14933)
- 和(14794)
- 体(14607)
- 行(14577)
- 融(14343)
- 机构
- 大学(331184)
- 学院(325376)
- 济(135937)
- 经济(133193)
- 管理(129555)
- 研究(113302)
- 理学(112166)
- 理学院(110891)
- 管理学(109203)
- 管理学院(108592)
- 中国(85710)
- 京(71307)
- 科学(67789)
- 财(63097)
- 所(56210)
- 研究所(51232)
- 财经(50391)
- 中心(49993)
- 农(49112)
- 业大(46480)
- 经(45990)
- 北京(45717)
- 江(45589)
- 范(42720)
- 师范(42365)
- 经济学(41743)
- 院(41165)
- 农业(38412)
- 财经大学(37686)
- 经济学院(37531)
- 基金
- 项目(223341)
- 科学(176342)
- 研究(164940)
- 基金(164289)
- 家(143072)
- 国家(141941)
- 科学基金(121635)
- 社会(105433)
- 社会科(99967)
- 社会科学(99944)
- 基金项目(87039)
- 省(83435)
- 自然(77950)
- 自然科(76103)
- 自然科学(76087)
- 教育(74889)
- 自然科学基金(74735)
- 划(71436)
- 资助(67657)
- 编号(66160)
- 成果(54902)
- 部(50744)
- 重点(49803)
- 发(46814)
- 创(46095)
- 课题(45386)
- 国家社会(44072)
- 教育部(43927)
- 制(43747)
- 创新(43135)
- 期刊
- 济(147036)
- 经济(147036)
- 研究(100527)
- 中国(62635)
- 学报(50495)
- 管理(48115)
- 财(47563)
- 科学(47550)
- 农(44756)
- 大学(38740)
- 学学(36190)
- 教育(35401)
- 农业(31166)
- 融(28482)
- 金融(28482)
- 技术(26689)
- 财经(25006)
- 经济研究(23815)
- 业经(21822)
- 经(21316)
- 问题(19267)
- 图书(17679)
- 业(16407)
- 理论(16241)
- 贸(16213)
- 科技(15429)
- 技术经济(15342)
- 世界(15045)
- 实践(14568)
- 践(14568)
共检索到480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玲 郭飞 郭慧敏
基于2010—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实证检验制度成本对"内贵外贱"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降低了公司的总体价格;总制度成本、管理型制度成本和市场型制度成本是出口降低公司总体价格的中介变量,且各项制度成本均显著增强了"内贵外贱"的程度;在考虑企业战略的影响和扩大样本量之后,本文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志民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之一,它的兴起与发展,与中古时代社会变迁与农业发展的宏观背景相联系:均田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相关联,既是中原既有生产关系与少数民族新型社会形态相结合的产物,也与民族迁徙而引发的农牧结构大调整和农牧技术的大发展密切相关。从这一视角出发亦可见均田制实施与隋唐盛世之联系。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国灿
契约是中国民间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纽带,人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通过订立各类契约,规定着彼此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所以对于古代券契的研究,实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乜小红教授的《中国中古契券关系研究》专著(2013年3月由中华书局资助出版),正是以敦煌吐鲁番出土大量契约文献为基础,对中国中古时期的契券及体现在其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演变、发展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治
经君健教授所著《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一书,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印行。作者通过贱民等级研究,并联系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宗法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提出一系列看法,很值得重视。首先,在学术领域开辟了新途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等级制问题长期被忽略了,关于政治史、战争史、农业史、商业史、文化史以及土地制度等等,出版了不少专书,而等级制度这样重大问题,不仅未有专书,就是论文也很少见,只是在论述其它问题时偶一涉及。此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一项重要工作,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欠。此书虽名为《贱民等级》,实际是一部完整的清代等级制度史。在这本书中,关于“凡人”以上等级,诸如皇帝宗室、官僚绅衿以及凡人等级都进行了论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伟
教育变革对教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对于教研制度的产生,教研员职能多样性的理解,一直缺乏理论的视野。本文梳理了教研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教研员的实践理性,及其所依赖的权力基础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教研员身份建构存在的三种途径。为理解教研员群体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波 陈盈 郭昊男 李元祯
已有研究主要从组织身份视角来融合社会化视角和战略视角对制度压力下组织响应机制的冲突性观点。那么,当拥有离散的多重身份时,组织又如何对制度压力做出响应?基于悖论理论,我们认为"悖论式"并存的离散身份将会同时作用于制度压力下的组织响应,即离散身份对制度压力与组织响应的关系起到方向不同的调节作用。本文以浙江省"浙商回归"政策下的省外浙商回归为场景,基于353份来自省外浙商的有效调查问卷,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指向浙商回归的制度压力强化了省外浙商的回归意愿;省外浙商"悖论式"并立的浙商身份认同和当地身份认同,对制度压力与回归意愿之间的关系分别起到强化和弱化作用;组织身份对于制度压力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化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制度压力 离散身份 组织响应 浙商回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秀海
农民工身份认同缺失,造成农民向市民转变困难,这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因素的束缚,只有打破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改变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等,才能增强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认同 户籍制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安泰
乐浪郡原为汉武帝于朝鲜半岛北部所设四郡之一,其后乐浪郡成为朝鲜半岛北部的大郡,加上汉人以郡代称东南西北四面边界,乐浪郡遂成为汉代极东之郡的代表。自曹魏以公孙渊为乐浪公,乐浪郡兼具地方行政单位(乐浪太守)与封国(乐浪王或乐浪公)的两种形象,并且作为各政权名义上统有汉晋东界的象征。无论是试图恢复西晋天下的东晋朝廷、希望拉拢高句丽对抗北方的南朝、以平州为根基的诸燕、沿用北燕行政单位的北魏等,都致力设置与乐浪有关的官爵。直至北齐省并乐浪郡,隋唐又将乐浪公授予新罗王,乐浪郡并未转化为唐代州县,仅存汉晋疆域东界的意象。
关键词:
乐浪郡 魏晋南北朝 天下秩序 册封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煜
根据2010年预防腐败工作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受国家预防腐败局委托,着手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在充分征求相关部委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机构信用代码工作方案,建成了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于2011年在湖南省进行了试点并取得良好效果。2012年,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进行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应用工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从清末(1884~1911年)、北洋政府(1911~1927 年)到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社会各界对于中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中央银行的产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推动了中央银行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中央银行制度思想 演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建军
本文选取了身份、规范与利益这三个变量,从理念主义途径考察了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性原因。文章认为,行为体的身份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它对规范的认知与接受,并由此影响国家利益的界定及其实现方式;规范也能够通过施加体系结构影响,重塑或强化单位个体的身份,并构建新的利益。中国的身份状况决定了它对规范的认知态度和对利益的界定,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是中国身份发生转变后对国际规范的认知与接受的过程。
关键词:
中国 国际制度行为 身份 规范 利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波 孙圣民 张博 周建涛
中古时期的寺院金融通过传播佛教信仰来建立商业信用,依靠宗教信仰聚集社会财富并约束借款人,有效节约了组织运作的交易成本。这是寺院金融超越本土金融之处,并使得寺院金融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依靠社会财富而不是自有财富放贷的金融组织。之后寺院金融在唐中叶后随佛教热降温而迅速衰落。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佛教信仰作为非正式制度,如何影响交易成本并导致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揭示中古时期佛教信仰的兴衰影响寺院金融发展的具体机制,并得到了模型分析的支持。研究发现,佛教信仰可以有效节约交易成本,但长期看单靠宗教信仰建立商业信用是不够的,还要实现非正式制度和法律等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提高商业信用的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为群
治理金融不良资产 ,必须以制度创新、制度建设为根本。首先要健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金融制度 ,从资源配置制度性优化入手将经济基本面搞好。在此基础上 ,再从金融产业变革、市场调节机制及政府监管方面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 ,提高金融机构的自身素质 ,最后通过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自控机制将各层次的制度创新、制度建设完善化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处理工作才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淑慧
文章指出,积极寻求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之法,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必须以现实的制度安排为基础,对企业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融资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企业运行科学化,推动中小企业制度与时俱进,满足中小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制度创新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