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8)
2023(8203)
2022(6736)
2021(6291)
2020(5299)
2019(12169)
2018(11766)
2017(21836)
2016(11095)
2015(12787)
2014(12489)
2013(12929)
2012(12327)
2011(11680)
2010(11566)
2009(11033)
2008(10795)
2007(9403)
2006(8836)
2005(8409)
作者
(32731)
(27256)
(27237)
(26519)
(17724)
(12962)
(12339)
(10619)
(10583)
(9759)
(9685)
(8999)
(8977)
(8951)
(8807)
(8489)
(8194)
(7949)
(7899)
(7340)
(7271)
(6549)
(6526)
(6409)
(6259)
(6150)
(5840)
(5581)
(5545)
(5350)
学科
(75217)
经济(75156)
管理(29581)
方法(25325)
(24529)
数学(22526)
数学方法(22368)
中国(19627)
(19497)
企业(19497)
地方(16722)
(14739)
(13013)
贸易(13003)
(12654)
地方经济(12531)
(12281)
业经(12028)
(11181)
(10613)
(9914)
金融(9913)
关系(9443)
环境(9292)
(9238)
银行(9229)
(9068)
(8540)
(8533)
(8466)
机构
大学(177734)
学院(171388)
(91194)
经济(89889)
研究(69369)
管理(62144)
中国(54333)
理学(52460)
理学院(51819)
管理学(51135)
管理学院(50775)
(39159)
(38177)
科学(36701)
(34851)
研究所(31304)
财经(31087)
经济学(31070)
中心(29162)
(28504)
经济学院(27675)
北京(25362)
(24604)
(24289)
(23243)
财经大学(23115)
师范(23089)
(22936)
科学院(20835)
研究中心(19782)
基金
项目(105928)
科学(85245)
基金(81561)
研究(78530)
(70838)
国家(70354)
科学基金(59769)
社会(55409)
社会科(52754)
社会科学(52741)
基金项目(41071)
(35607)
教育(35386)
自然(35302)
自然科(34543)
资助(34540)
自然科学(34533)
自然科学基金(33942)
(31185)
编号(28250)
(25978)
国家社会(25148)
中国(24351)
成果(24279)
重点(24238)
(23946)
教育部(23003)
人文(21533)
大学(21011)
(20980)
期刊
(107240)
经济(107240)
研究(62386)
中国(37373)
(29196)
管理(26765)
学报(24234)
科学(24032)
(20552)
经济研究(19668)
大学(18956)
(17818)
金融(17818)
财经(17546)
学学(17400)
教育(16268)
(15446)
技术(14381)
(14284)
农业(14179)
问题(13801)
世界(13290)
国际(12969)
业经(12546)
技术经济(10676)
统计(10126)
(9041)
经济问题(8443)
(8399)
图书(8137)
共检索到283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力炜  
1994年7月,货币学派主要代表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九○学社《通讯》上撰文,谈他在访问中国时的一些看法。现简介如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卫东  
1992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120万美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第24次颁发这一经济学最高奖。贝克尔是获得这一经济学最高荣誉的第32位经济学家(在这24次颁奖中,有一次三人获奖、6次双人获奖、17次单人获奖),成为继罗纳德·科斯之后的第20位美国经济学家而获此殊荣。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10月12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a.LowallHarriss  刘晋   张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1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三位经济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耀。获奖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彼得·戴蒙德(Peter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红忠  
1992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因运用微观经济分析理论对人类行为等领域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而荣膺199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加里·贝克尔于1930年12月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波茨维尔(Pottsvile)。195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53年和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分别获得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BER)研究员、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贝克尔对经济学理论的贡献在于:1.他最早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时慧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涉及区域差异与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竞争与合作等,这些思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反映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区域(空间)问题,区域经济研究越来越转向宏微观兼顾,研究方法更加精细化。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对区际贸易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等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区域经济学思想的启发,中国的相关研究应更加关注空间因素,注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及现象的研究,使区域经济研究向规范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关注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木仁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委任5位著名经济学家所组成的经济科学委员会评定的。从1969年起在每年的10月中旬与其他各项诺贝尔奖同时公布。从1969年到1995年共有38位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获得了此项殊荣。其中,自1990年以来已有11位著名经济学家获得了此项奖励,他们分别是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科威茨(HarryM·Markowitz)、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威廉·夏普(William F·Sharpe);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19...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1991年10日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向全世界宣布,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罗纳德·科斯(R·H·Coase)因“发现并阐明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在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而荣鹰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自1969年颁布经济学奖以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砚峰  
2002年3月11日,耶鲁大学教授,曾担任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荣获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逝世。托宾是美国最杰出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他的过世堪称经济学界的一大损失。 托宾过世后,经济学界一片叹息之声,并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伦敦《金融时报》称托宾是“一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华盛顿邮报》认为托宾是“他那一代学者中最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经济学家”。该报引用商业版编辑霍伯特·罗文的话说,“托宾的著作第一次揭示了金融资产与政府财政政策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跃进  唐彩霞  
本文借鉴比尔德研究路径,对67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经历做了整理,分析了获奖者的共同特征:初次发表成果相对较晚;在黄金年代完成主要获奖研究;从科学突破到获奖间隔近35年;锲而不舍、执著自己的创新理论。对其社会背景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获奖者有高等教育多学科背景,有博士学位,在从事获奖工作前经历过工作场所变动,并且分布高度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大学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刘小怡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今年58岁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R.E.Lucas,Jt.),以表彰他对“理性预期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做的贡献。他的研究,“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为各国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1937年,罗伯特·卢卡斯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的亚基马市,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冯丹  李南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王秋石  
经济学家赫尔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做了奠基性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尔维茨创立了机制设计基本思想和框架,迈尔森的贡献在于对显示原理进行了一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而马斯金给出了机制执行理论的基础性单调条件,这已成为现代机制执行研究的基础。机制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毅  马键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别是Card、Angrist以及Imbens。其中,Card的获奖原因是"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贡献"。Angrist和Imbens的获奖原因是"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贡献"。本文尝试对三位获奖者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讨论其研究对于我国劳动经济学与因果推断理论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