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9)
- 2023(12380)
- 2022(10856)
- 2021(10052)
- 2020(8474)
- 2019(19330)
- 2018(19316)
- 2017(37099)
- 2016(19878)
- 2015(22427)
- 2014(22394)
- 2013(22250)
- 2012(20678)
- 2011(18857)
- 2010(18926)
- 2009(17394)
- 2008(16484)
- 2007(14534)
- 2006(12916)
- 2005(11460)
- 学科
- 济(98636)
- 经济(98553)
- 管理(55035)
- 业(49594)
- 企(41381)
- 企业(41381)
- 方法(38838)
- 数学(33204)
- 数学方法(32854)
- 地方(22831)
- 中国(22812)
- 学(22512)
- 农(20628)
- 业经(19512)
- 财(17889)
- 贸(14718)
- 贸易(14709)
- 理论(14704)
- 地方经济(14404)
- 和(14380)
- 易(14165)
- 制(14086)
- 农业(13961)
- 环境(13556)
- 融(12237)
- 金融(12236)
- 银(11946)
- 银行(11909)
- 技术(11560)
- 行(11416)
- 机构
- 大学(290770)
- 学院(287389)
- 济(120980)
- 经济(118425)
- 管理(113991)
- 研究(100846)
- 理学(98471)
- 理学院(97352)
- 管理学(95687)
- 管理学院(95160)
- 中国(72820)
- 京(62114)
- 科学(61686)
- 财(51982)
- 所(50896)
- 研究所(46352)
- 中心(44110)
- 农(42543)
- 财经(42172)
- 江(41245)
- 业大(41050)
- 北京(39640)
- 范(39458)
- 师范(39142)
- 经(38132)
- 院(36598)
- 经济学(36274)
- 州(33562)
- 农业(33151)
- 经济学院(32344)
- 基金
- 项目(194484)
- 科学(152464)
- 研究(143725)
- 基金(140389)
- 家(121640)
- 国家(120635)
- 科学基金(103301)
- 社会(90283)
- 社会科(85521)
- 社会科学(85496)
- 省(75278)
- 基金项目(74557)
- 自然(66396)
- 教育(65342)
- 自然科(64786)
- 自然科学(64774)
- 自然科学基金(63580)
- 划(63197)
- 编号(58718)
- 资助(58129)
- 成果(47999)
- 重点(43339)
- 部(42624)
- 发(42148)
- 课题(40237)
- 创(39711)
- 创新(37021)
- 科研(36766)
- 国家社会(36734)
- 教育部(36711)
- 期刊
- 济(138180)
- 经济(138180)
- 研究(90508)
- 中国(50853)
- 学报(44096)
- 管理(42798)
- 科学(41095)
- 农(38363)
- 财(36984)
- 大学(33095)
- 教育(32037)
- 学学(30766)
- 农业(27208)
- 技术(25046)
- 经济研究(22767)
- 融(22736)
- 金融(22736)
- 业经(20790)
- 财经(20630)
- 经(17675)
- 问题(17416)
- 图书(16931)
- 技术经济(15279)
- 统计(15115)
- 理论(14780)
- 业(13447)
- 科技(13434)
- 实践(13383)
- 践(13383)
- 现代(13284)
共检索到42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刚 孙黎黎
笔者研究1969—2015年期间47届76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背景。我们利用归纳演绎研究方法,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其国籍、获奖年龄、取得博士学位时间、代表作出版时间、获正教授职称年龄、专业背景、师生渊源、思想流派、任职机构以及研究领域等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其具有共性的一般特征,从而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成功经验,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研究人才的不断培养,研究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背景进行分析,发现其呈现出以下特点:学术年龄较年轻、学术专业以经济学和数学为主、学术流派与师生渊源较深、...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学家 学术特征 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柯
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考特因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介绍分析了获奖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夏业良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夏业良[关键词:股票期权交易衍生品市场布克莱—斯科尔斯模型][夏业良,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7]1997年10月14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洪 王寅
去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199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以表彰他发现并揭示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对经济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的作用.科斯是第四位获此奖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前三位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1976年;西奥多·舒尔茨 1979年;乔治·斯蒂格勒 1982年).科斯1910年生于英国的米德尔塞克斯.1932年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随后在多所英国大学任教,1951年移居美国执教.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仁贵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相关传记资料,辅之以多种文献检索渠道,归纳整理出历届获奖者的博士论文选题及其院校分布等相关信息,并且从多个角度考察了获奖者博士论文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状况。同时还结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权威评奖资料,探讨了博士论文研究成果与诺贝尔奖获奖成就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学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10月20日,受聘我校荣誉教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茵哈德·泽尔腾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关于"有限理性"的学术报告,南审师生用他们的热忱对泽尔腾教授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熊仁民、王家新、尹平、时现等校领导与教授、博士教师和广大同学一起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王金会副院长主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继红 李强
罗伯特·J.奥曼(Robert J.Aumann)教授是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博弈论、预期效用理论和完全竞争经济理论。奥曼教授对这些研究领域内许多理论的构筑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奥曼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了简要梳理和评论。
关键词:
奥曼 博弈论预 期效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斯坦福大学的迈可尔·斯彭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经济学家,因其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2001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安国 李仁贵
本文旨在对2013年度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发表的各类学术著作做一总体评介。所涉猎的著作包括:尤金·法马等著的《金融理论》、《金融学基础》;拉斯·彼得·汉森等著的《理性预期的计量经济学》、《稳健性》、《动态线性经济递归模型》;罗伯特·希勒的《市场波动》、《谁来照看商店》、《宏观市场》、《非理性繁荣》、《新金融秩序》、《终结次贷危机》、《动物精神》、《改革美国金融市场》、《金融与好的社会》,以期为读者进一步全面了解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学术贡献提供研究线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鹏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 (Thomas C.Schelling),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做出的贡献。这是继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豪尔绍尼(John Harsanyi),约翰·纳什(John Nash) 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之后,又两位因博弈论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云峰 朱启贵
本文首先研究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在宏观经济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他们共同创造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重新解释了引起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动力传播机制,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对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深远。最后,本文讨论了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批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海曙 谢璐芳
戴蒙德的《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均衡搜寻方法》、莫滕森的《工资差异缘何同工不同酬》和皮萨里季斯的《均衡失业理论》被认为是与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就直接相关的著作。本文侧重于对三部重要著作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及其重要观点做一扼要评价。
关键词:
搜寻模型 稳态均衡 工资差异 失业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伟军 袁亮 吴霞
阿尔文·罗斯、劳埃德·沙普利两人因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的突出贡献,共同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沙普利和同事设计的"沙普利值"奠定了合作博弈的基础,并且他和盖尔完成的递延接受算法有助于市场主体之间稳定匹配的形成,罗斯则是利用实验室的实证分析方法证明了稳定匹配理论,并且成功地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他们独立地完成了各自的课题并且获得诺贝尔奖,体现了经济学开始重视理论和实践的集合,其理论也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有一些新的启示。
关键词:
稳定匹配 市场设计 递延接受算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陶春生 虞彤
因在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法马、汉森和希勒被授予了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法马是有效市场假说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创立者,他确立了事件研究的范式,还与弗伦奇一道提出了三因素定价模型。希勒揭示了证券价格存在的过度波动特性和长期收益率的可测成分,并提出了希勒方差不等式,还把社会潮流等行为因素引入了资产定价模型中。汉森则创立了在资产价格实证研究中有着广泛运用的广义矩估计法(GMM),还与合作者一道提出了随机折现因子波动的汉森一贾根内森边界。三位获奖者对经典金融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实证金融研究的计量分析方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以此大大地影响了投资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