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9)
- 2023(11421)
- 2022(10116)
- 2021(9477)
- 2020(8013)
- 2019(18608)
- 2018(18610)
- 2017(35914)
- 2016(19650)
- 2015(22162)
- 2014(22236)
- 2013(21952)
- 2012(19916)
- 2011(17947)
- 2010(17807)
- 2009(16553)
- 2008(16078)
- 2007(13964)
- 2006(12233)
- 2005(10895)
- 学科
- 济(74315)
- 经济(74198)
- 管理(61912)
- 业(56238)
- 企(48576)
- 企业(48576)
- 方法(34483)
- 数学(29517)
- 数学方法(29170)
- 财(21958)
- 农(19371)
- 中国(18837)
- 制(18302)
- 业经(17564)
- 学(16865)
- 地方(14173)
- 务(13945)
- 财务(13878)
- 财务管理(13849)
- 理论(13205)
- 企业财务(13140)
- 和(12688)
- 贸(12671)
- 贸易(12665)
- 体(12631)
- 环境(12600)
- 农业(12547)
- 技术(12408)
- 易(12304)
- 银(12144)
- 机构
- 大学(280072)
- 学院(276759)
- 管理(112547)
- 济(107361)
- 经济(104897)
- 理学(97865)
- 理学院(96794)
- 管理学(95186)
- 管理学院(94679)
- 研究(90151)
- 中国(66260)
- 京(59560)
- 科学(55908)
- 财(51955)
- 所(44621)
- 农(41531)
- 财经(41278)
- 业大(40936)
- 研究所(40536)
- 中心(40324)
- 江(39801)
- 北京(37585)
- 经(37414)
- 范(36142)
- 师范(35820)
- 院(32984)
- 农业(32412)
- 州(32261)
- 经济学(31760)
- 财经大学(30765)
- 基金
- 项目(191827)
- 科学(150951)
- 研究(141805)
- 基金(139433)
- 家(120637)
- 国家(119642)
- 科学基金(103262)
- 社会(88418)
- 社会科(83722)
- 社会科学(83702)
- 基金项目(74527)
- 省(74461)
- 自然(67456)
- 自然科(65834)
- 自然科学(65822)
- 教育(64919)
- 自然科学基金(64614)
- 划(62789)
- 编号(58224)
- 资助(57221)
- 成果(47805)
- 部(42497)
- 重点(42418)
- 创(40051)
- 课题(39763)
- 发(39750)
- 制(38288)
- 创新(37346)
- 教育部(36712)
- 科研(36537)
- 期刊
- 济(117823)
- 经济(117823)
- 研究(82675)
- 中国(51988)
- 学报(43287)
- 管理(41856)
- 财(40053)
- 科学(40001)
- 农(37874)
- 大学(33043)
- 教育(31774)
- 学学(30965)
- 农业(26248)
- 技术(23520)
- 融(22621)
- 金融(22621)
- 财经(20023)
- 业经(18873)
- 经济研究(17819)
- 经(16896)
- 问题(15169)
- 图书(14834)
- 理论(14598)
- 科技(13870)
- 实践(13492)
- 践(13492)
- 技术经济(12791)
- 业(12745)
- 现代(12743)
- 版(12616)
共检索到400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玉涛 陈灵芝
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是获奖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呢?这不仅是实践问题,也是科技评价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以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人和候选人为例,研究相对学术水平及科研合作关系对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概率的影响。首先,从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社会学两个方面解析诺贝尔奖评选的科学评价特征,采用Pr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运用QAP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诺贝尔奖提名人更倾向于提名比其(相对)学术水平高的科学家;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提名人存在科研合作关系,有利于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最后,本文提出科学家想要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应在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多与类似诺贝尔奖提名人的高水平科学家合作,不仅能够获得经验、知识和声誉,而且有利于在学术共同体中获得认可。
关键词:
科研合作关系 相对学术水平 提名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先生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个消息多少有些离奇,因为按照颁奖规则,诺奖评奖委员会绝不会提早发布所谓的提名信息,这些信息在50年后才会解密。今年84岁的袁隆平先生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尊为"杂交水稻之父"。在袁隆平几十年的努力和培育下,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基本解决了该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早有国人呼吁有关机构给他颁授诺贝尔奖,也有人发起过请愿和民意调查,可袁隆平至今仍与诺奖无缘,有些人对此不解并对诺奖颇有微词,笔者以为大可不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华 张顺顺
2017年迎来了第7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为全面回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金融学科所取得的开创性贡献,笔者对1969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论文和《美国经济评论》100年评出的顶级20篇文章进行梳理,大体上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内容分为金融经济理论、宏观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三大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翼
“长资事件”之后,有人对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非议。本文针对这些看法较为客观地分析了“长资事件”的性质和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作用及缺陷,认为该模型并不会因“长资事件”而失去其在金融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诺贝尔奖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永柏
在诺贝尔科学奖109年的历史上,中国本土科学家一直处于无人折桂的尴尬境地。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无人问鼎诺贝尔科学奖?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还有多远?这是继"李约瑟难题"之后摆在国人面前的又一个世纪难题,人们把它称为"后李约瑟难题",也有人称之为"零诺贝尔奖现象"。我国"零诺贝尔奖现象"是诸多原因所致,其中教育是一个主要因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应试教育难辞其咎。要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必须彻底改革应试教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红州
中国切莫忘了诺贝尔奖赵红州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有两项大奖,是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的。一个是奥林匹克奖,一个是诺贝尔奖。有趣的是,我国公众对这两种奖,却抱着不同的态度,人们对于中国足球没能冲出亚洲,真是牵肠挂肚,痛心疾首;然而以中国46年不能获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群锋
诺贝尔奖是全球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全球各个学科领域中顶尖的科学家。本文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他们获奖时的年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大凡对诺贝尔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获奖人获奖时年纪轻轻,原因是他们在更年轻时提出了重要理论或者得到了重要发现。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是,劳伦斯·布拉格因为X射线晶体结构的开创性工作,25岁时就和自己的父亲亨利·布拉格一起登上了物理学的最高领奖台。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三个获奖者虽然年龄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做出杰出科学贡献的时候,都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他们获奖的时候,都还没有获得正高级职位。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3个人,一半的奖金给了两位来自企业的科学家,一位是IBM公司沃森实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俞品根
以往,每当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之时,不少获奖者的学术成就根本不为国内大多数经济学界人士所了解,有时甚至连获奖者的名字都未曾听说过,这对于倡导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经济学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最近,由王振中、李仁贵两位先生主编的《挑战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大师们》(以下简称《挑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动态提供了学术指南。通过阅读本书,即可以对谁将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悬案在某种程度上做到未卜先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闻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于1937年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的Yakima。在二战期间,他的家庭移居到华盛顿州的西雅图。1955年他高中毕业,在高中阶段他在数学和科学课程上表现出很强的能力。他曾经希望去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他的父亲答应如果麻省理工学院给予奖学金就让他去那里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仁贵 刘安国
众所周知,自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69年首度颁发以来,截至2004年,已先后颁发36届,共有55位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获此殊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获奖者绝大部分来自欧美国家。例外的情况是: 1975年度获奖者利奥尼德·康托洛维奇来自前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文涛 余可锋
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创新能力随年龄增长呈"钟形"曲线变化。建模研究表明,他们在13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至38.17岁创新能力达到顶峰,创新的"黄金时期"长达28年。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之所以表现出"创新起点早、创新能力强、创新周期长"等特点,与其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有必要从中汲取经验。
关键词:
美国 诺贝尔奖得主 成长曲线 创新教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乃权 陈新秀 叶庆祥 李绍杰
证券市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实证发现。对于这两种市场异角的解释,学术界并未统一。BSV模型和DHS模型是基于投资者不同的认知偏差,分别对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作了统一的行为解释,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证券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