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6)
- 2023(9158)
- 2022(7526)
- 2021(6974)
- 2020(5801)
- 2019(13113)
- 2018(12473)
- 2017(23025)
- 2016(12400)
- 2015(13874)
- 2014(13114)
- 2013(13152)
- 2012(12348)
- 2011(11409)
- 2010(10954)
- 2009(10119)
- 2008(9844)
- 2007(8352)
- 2006(7336)
- 2005(6634)
- 学科
- 济(53387)
- 经济(53323)
- 管理(32516)
- 业(31107)
- 方法(24880)
- 企(23232)
- 企业(23232)
- 数学(22839)
- 数学方法(22701)
- 中国(17428)
- 贸(14258)
- 贸易(14252)
- 农(14194)
- 易(14012)
- 学(12889)
- 财(12543)
- 业经(10265)
- 制(9797)
- 农业(9527)
- 环境(8686)
- 银(8544)
- 银行(8500)
- 行(8207)
- 融(8176)
- 金融(8176)
- 出(7811)
- 技术(7563)
- 关系(7451)
- 体(6967)
- 划(6893)
- 机构
- 大学(186638)
- 学院(180986)
- 济(83929)
- 经济(82793)
- 研究(74016)
- 管理(65668)
- 理学(57720)
- 理学院(57003)
- 管理学(56048)
- 管理学院(55756)
- 中国(55649)
- 科学(46802)
- 农(41446)
- 京(40495)
- 所(39221)
- 研究所(36570)
- 财(34232)
- 农业(33467)
- 业大(32440)
- 中心(31380)
- 财经(28291)
- 经济学(27740)
- 院(26796)
- 经(26318)
- 北京(25896)
- 经济学院(25161)
- 江(24192)
- 科学院(23672)
- 农业大学(21683)
- 财经大学(21538)
- 基金
- 项目(130613)
- 科学(102693)
- 基金(99612)
- 家(92692)
- 国家(92029)
- 研究(85125)
- 科学基金(76125)
- 社会(57887)
- 社会科(55065)
- 社会科学(55053)
- 基金项目(52109)
- 自然(51396)
- 自然科(50285)
- 自然科学(50261)
- 自然科学基金(49467)
- 省(46341)
- 划(42188)
- 资助(41188)
- 教育(37553)
- 重点(30584)
- 部(30184)
- 编号(28809)
- 发(28030)
- 创(27273)
- 计划(26670)
- 国家社会(26357)
- 中国(26355)
- 科研(26319)
- 创新(25769)
- 教育部(25021)
共检索到26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喆 李健 陈萍 王芸 何玉英 梁俊平
诺氟沙星药饵每天2次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给药剂量分别为0 mg/kg(对照组)、15mg/kg(LD组)、30 mg/kg(MD组)和60 mg/kg(HD组),连续投喂7 d后,分析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GST活性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喆 李健 冯伟 何玉英 陈萍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
关键词:
诺氟沙星 中国对虾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深文 郑永华 唐洪玉
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乳酸诺氟沙星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草鱼肝脏CAT、AKP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酶活性在注射后的第5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AK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10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随着注射剂量的不断加大,CAT、AKP酶活性值也出现先升后降的过程,注射浓度为150 mg/kg时酶活性值最大。GOT酶活性随注射浓度增大呈降低趋势,注射后第5天,浓度为100 m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谭志军 李吉涛 梁俊平 葛红星
选择一株能产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株),研究其是否能通过引发中国明对虾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而发挥其毒性作用。塔玛亚历山大藻粗提液经肌肉注射方式染毒中国明对虾,于染毒后1、3、6、12、24和48 h测定肝胰腺和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染毒后1~6 h,中国明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SOD,GST活性均增加,12和48 h鳃组织的上述指标受到抑制。中国明对虾肝胰腺MDA含量除1 h外未见明显改变,鳃中MDA含量随时间增加呈升高趋势。研究表明,塔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铭 李健 常志强 李吉涛 赵法箴 戴芳钰
研究了药浴给药和药饵给药两种方式下,诺氟沙星(NFLX)在中国对虾养殖环境中的残留、迁移、富集等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其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NFLX进入中国对虾养殖池塘后,水体中药物浓度迅速下降,两种给药方式下,最高浓度均不超过40μg/L。底泥表现出明显的吸附积累,而且长时间保持吸附残留。在药浴给药方式下,底泥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可达4 375.76μg/kg。
关键词:
对虾 养殖环境 诺氟沙星 残留规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煊 吴志新 操玉涛
研究了口灌 3种剂量的诺氟沙星 (0 .2mg/kg ,2 .0mg/kg ,2 0 .0mg/kg)后中华鳖消化道内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及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每千克鳖体重口灌剂量为 0 .2 0mg时 ,细菌数量的变化幅度不大 ,口灌 2 .0mg和 2 0 .0mg时 ,消化道中细菌数量明显减少 ,但灌服不同剂量时 ,细菌数量下降的幅度及恢复用药前水平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用药后 ,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群构成并没有改变 ,但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 ,各优势菌群的比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其中肠杆菌 (Enterobaoteriaceae)的比例升高 ,气单胞菌 (Aeromonas)和弧菌 (...
关键词:
中华鳖 诺氟沙星 消化道菌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勇 吴光红 朱晓华 薛辉 黄成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肝脏中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ENR)残留量的方法。考察了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离与流动相组成、pH值及乙腈含量的关系,优化了色谱条件。中华绒螯蟹肝脏成分复杂,脂肪类化合物含量高,色素等干扰物质多,极易干扰目标物的检测。通过改进前处理过程,采用振荡萃取-浓缩-高速离心萃取的前处理技术,有效减少了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和重复性良好,样品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回收率在73.26%~85.82%,最低检测限为10μg/kg。用该方法对肌肉注射给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操继跃 王大菊 周诗其 谢慧心 邱银生 郝玉萍
湖北白猪8头单次肌内注射烟酸诺氟沙星10mg/kg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诺氟沙星的浓度,其检测限可达25ng/ml血浆。房室模型分析表明,其吸收、分布和消除半衰期(T12Ka、T12α、T12β分别为(0.0434±0.0119)h、(0.3078±0.1221)h和(3.3446±0.1889)h,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2.3680±0.4119)μg/ml,达峰时间(Tmax)为(0.27±0.04)h,稳态血药浓度(Cs,τ=12h)为(0.707±0.127)μg/ml。AA肉鸡8只口服烟酸诺氟沙星10mg/kg后,药物在体内呈现单室模型过程,其吸收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文银 印春华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鳖(Rrionyxsinensis)口服诺氟沙星后体内的血液浓度,结果显示,其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为2.30h,时滞为0.14h,达峰时间为4.58h,峰浓度为3.27μ/mL,消除半衰期为4.24h,统计矩分析其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0.66h。研究表明,口服诺氟沙星在甲鱼体内能维持较长的有效时间。
关键词:
中华鳖 诺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广旭 王国栋 胡骁飞 王方雨 邓瑞广 张改平
【目的】建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免疫检测试剂盒。【方法】基于所制备的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通过矩阵法筛选最佳抗体工作浓度和二抗工作浓度,建立诺氟沙星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Nor-kit),并对其性能进行了鉴定和确证。【结果】Nor-kit的平均IC50为5.18μg.L-1,灵敏度为0.31μg.L-1,检测限为1.00μg.L-1。试剂盒除了和诺氟沙星反应外,还和同系物中的培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及恶喹酸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奶样中回收率平均为103.23%,变异系数(CV)为9.33%。3个不同批次试剂盒的测定结果中,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0%,且批间变异...
关键词:
诺氟沙星 单克隆抗体 ELISA 试剂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海燕 马跃岗 陈元坤 张其中 毛秀立 孙力华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和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25.4±0.3)℃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单次给鲫肌肉注射诺氟沙星后,药物几乎在瞬间吸收,0.0333 h时血液中达到6.6708μg/mL,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t1/2β、AUC和C l(s)分别为:0.4231 h、9.1613 h、17.8619μg.h/mL和0.5727 L/(kg.h)。在(23±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多次连续5 d混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任海 葛倩倩 葛红星 李吉涛
选择在中国分离得到的一株能产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研究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组织氧化胁迫和Caspase基因(FcCasp)表达的影响。将中国明对虾分别暴露于200 cells/mL和1 000 cells/mL塔玛亚历山大藻中,于胁迫后3、6、12、24、48、72和96 h测定鳃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FcCasp基因相对表达量,以不加藻的过滤海水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甄宝勤 朱小梅 韩森
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喹诺酮类(吡哌酸、诺氟沙星)抗菌药的热分解动力学过程,计算了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分析了其热分解机理,并剖析了喹诺酮类药物有机结构上的差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莹 李健 葛倩倩 翟倩倩 李东利 葛红星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测定CYp2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分析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CYp2基因表达和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Yp2在肝胰腺、鳃、血淋巴、肌肉、甲壳、肠、胃、心脏和眼柄中均有分布,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胃次之,血淋巴中表达量最低。口服低(15 mg/kg)、中(30 mg/kg)、高(60 mg/kg)3个剂量恩诺沙星药饵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CYp2基因表达和apnD活性较对照组均呈现下降趋势;药物浓度越高,基因表达量和酶活性越低,表明恩诺沙星可抑制C...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士 施永海 张根玉 徐嘉波 谢永德 严银龙 陆根海
研究了盐度(12、16、20、24、28、32、36)对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血清离子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哈氏仿对虾血清离子和肝胰脏消化酶有显著影响(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