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3)
2023(11876)
2022(9910)
2021(9319)
2020(7765)
2019(17541)
2018(17385)
2017(32930)
2016(17832)
2015(20161)
2014(20116)
2013(19860)
2012(18476)
2011(17049)
2010(17060)
2009(16205)
2008(15964)
2007(14480)
2006(12992)
2005(11960)
作者
(50708)
(43156)
(42417)
(40453)
(26755)
(20494)
(19131)
(16722)
(16350)
(15109)
(14810)
(14267)
(13731)
(13707)
(13624)
(12985)
(12589)
(12287)
(12277)
(12181)
(10989)
(10540)
(10451)
(9870)
(9514)
(9505)
(9450)
(9384)
(8708)
(8582)
学科
(75470)
经济(75360)
(55984)
管理(49884)
(46910)
(34341)
企业(34341)
农业(30781)
方法(26905)
数学(23855)
中国(23804)
数学方法(23684)
(21223)
业经(20859)
(19004)
(16448)
贸易(16438)
(16264)
(15964)
(14141)
银行(14122)
(14079)
(13669)
(12823)
金融(12816)
(12483)
地方(12217)
环境(11874)
(11630)
体制(11601)
机构
学院(258297)
大学(256041)
(117463)
经济(115372)
管理(96305)
研究(93742)
理学(82428)
理学院(81610)
管理学(80461)
管理学院(80004)
中国(75580)
(59716)
(54653)
(53391)
科学(53131)
(47363)
农业(45693)
中心(42764)
研究所(42556)
业大(42432)
财经(41549)
(39193)
(37861)
经济学(36565)
北京(34521)
(33216)
经济学院(32860)
(31614)
师范(31302)
财经大学(30334)
基金
项目(168966)
科学(134046)
研究(126966)
基金(124739)
(109303)
国家(108351)
科学基金(91833)
社会(83598)
社会科(78984)
社会科学(78969)
基金项目(65002)
(64157)
教育(56801)
自然(56267)
自然科(54966)
自然科学(54950)
自然科学基金(54037)
(53707)
编号(51356)
资助(50650)
成果(41964)
(39684)
重点(38061)
(37211)
(37153)
国家社会(35864)
课题(35656)
(34903)
教育部(33891)
(33426)
期刊
(137606)
经济(137606)
研究(81191)
(62846)
中国(58617)
农业(42363)
(40715)
学报(40681)
科学(38933)
管理(34244)
大学(32653)
学学(31158)
(29345)
金融(29345)
业经(27290)
教育(25195)
经济研究(21790)
财经(21382)
技术(21019)
(20777)
问题(19070)
(18446)
世界(16889)
农村(14875)
(14875)
(14837)
农业经济(14266)
(14081)
国际(12958)
经济问题(12931)
共检索到40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从交易管制放松的理论视角分析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转轨的内在机理与制度逻辑,文章构建一个以破解"诺斯悖论"为出发点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推导的动态博弈模型证明,若农产品交易管制收益的增长率不能超过成本的增长率,则国家实施农产品交易管制的努力程度将下降。农产品产量的增多增加了全面实施交易管制所需要的信息与监督费用,从而导致国家最终无法维持现存的农产品交易管制制度,不得不放松对农产品交易的管制。因此,农产品交易管制放松是国家解决"诺斯悖论"的理性选择。1978-2012年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面板数据与上述理论模型基本上是一致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履让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先生作序,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兼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罗植龄等领导同志题词,河北经贸大学姚今观教授、纪良纲副教授等著的《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与价格制度》一书,已由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该书通过历史研究、中外比较研究、分商品研究和专题研究四大部分,对我国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如何合理解决市场逐步放开条件下的农产品流通和价格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对此理论界提出过种种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主管部门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拿出一个又一个办法。这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理论到实际还未彻底解决问题。河北经贸大学等单位的10多位同志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由姚今观、纪良纲等组成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冬乐  宋则  王诚庆  
印度农产品流通体制考察郭冬乐宋则王诚庆1996年11月25日至12月8日,我们应印度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ICSSR)的邀请,先后走访了新德里、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和孟买四大著名城市的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商业中心,对印度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印度农产品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声俊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思路国内贸易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丁声俊当新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逼近的时候,一个关系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未来命运的问题,即进一步深化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问题,更迫切提到日程上来。这具有深远的理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必良  
农产品交易中的行政动员成本、组织管理成本,以及供求信号失真导致的高昂交易费用与机会成本,不断地呼唤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应通过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批发市场的市场中枢作用、市场企业化中企业的管理作用,对农产品流通体制予以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今观  
农产品流通体制与价格制度改革的新构想姚今观一、应把保障农民经济收入达到或接近非农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当做农产品流通体制与价格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目标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以保障城市居民供给、保证工业化对农产原料需要为基本政策目标。与此相适应,在流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炳坤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都包含在农村经济改革的大体系之中。从相互关系来看,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的前提,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结果。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正是为了建立一个比较健全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磊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其核心问题是农产品市场化条件下的政府调控模式选择。目前研究者们虽然就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与目标达成了原则性共识,但在具体的政府调控模式选择问题上仍存在较多分歧。1998年粮改之后,进一步明确粮食流通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翠萍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调节功能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宏观调控不能适应新体制的要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一要提高农民的自组织化程度,二要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产品流通主体,三要大力发展信息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四要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农产品流通的社会化、集团化、现代化和规范化,建立起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大开放、大市场、大经贸、大流通体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子阳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已数年,逐步塑造出现存的农产品购销模式:一是棉花实行由国家(供销社)统购统销;二是粮食实行双轨制,开放粮食市场,即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是其它农产品价格放开购销,实行市场调节。农产品流通方式形成了新的格局,但过去潜在的生产力诸要素的不协调、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不配套、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管理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瑛  
农产品流通问题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本文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演进进行全面回顾与梳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分为六个阶段,试图寻找制度变迁的相关规律,并提出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国耀  李岩东  
近几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连年丰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但是却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储难、调难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各级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精力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虽使矛盾有所缓解,但影响流通滞后的一些体制性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目前已经发育的市场总体上还处在传统的、初级形式的、不规范的状态,与农村商品化、现代化的要求很不相适应。交易方式在许多场合由双方个别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方志权  焦必方  
在中日两国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其流通体制的转换、政府宏观调控、批发市场、市场外流通、产地中介组织、一体化经营、公共设施投入、冷藏加工包装、电子信息物流、成本优势等方面,既有相似性,亦有其差异性。而基于两国在农业经营方面的相似性,则决定了两国在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方面具有互相借鉴的直接条件和自然联系。因此,对双方进行比较研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促进两国特别是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的物流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