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2)
2023(7484)
2022(5671)
2021(5258)
2020(4178)
2019(9800)
2018(9996)
2017(19228)
2016(10334)
2015(11463)
2014(11749)
2013(10910)
2012(9724)
2011(8706)
2010(8922)
2009(8417)
2008(8616)
2007(7849)
2006(7450)
2005(7211)
作者
(28019)
(23159)
(23041)
(22350)
(15083)
(10994)
(10703)
(9251)
(8617)
(8358)
(8028)
(7962)
(7640)
(7630)
(7595)
(7210)
(6804)
(6794)
(6781)
(6267)
(5988)
(5842)
(5446)
(5425)
(5412)
(5285)
(5250)
(5098)
(4684)
(4438)
学科
(41621)
经济(41561)
(25266)
管理(24596)
(20660)
企业(20660)
(19200)
(18636)
银行(18490)
(17267)
中国(15306)
方法(14587)
数学(12792)
数学方法(12702)
(12631)
金融(12631)
(12355)
(10926)
制度(10925)
业经(10498)
(10415)
(9910)
业务(9602)
体制(8834)
银行制(8339)
农业(7434)
地方(6983)
(6851)
贸易(6838)
(6758)
机构
大学(140720)
学院(137821)
(63255)
经济(62000)
研究(51505)
管理(51102)
中国(47791)
理学(41943)
理学院(41506)
管理学(40887)
管理学院(40614)
(33600)
(30904)
科学(26755)
(25602)
财经(25293)
中心(24115)
(23124)
(23010)
(22746)
研究所(22516)
(22225)
银行(21788)
经济学(21083)
北京(20263)
(20189)
财经大学(19069)
经济学院(18870)
(18287)
(18219)
基金
项目(83461)
科学(66564)
研究(63901)
基金(62029)
(54215)
国家(53303)
科学基金(45631)
社会(42170)
社会科(39994)
社会科学(39979)
基金项目(31442)
(30401)
教育(29752)
自然(27455)
自然科(26845)
自然科学(26837)
自然科学基金(26402)
(25891)
资助(25461)
编号(25406)
成果(21955)
(19433)
重点(18858)
国家社会(18357)
(17999)
课题(17907)
教育部(17357)
(17288)
(17121)
(16897)
期刊
(75910)
经济(75910)
研究(53200)
中国(34672)
(33074)
金融(33074)
(26149)
管理(21932)
(21296)
学报(18808)
科学(18553)
教育(18295)
大学(15373)
财经(14194)
学学(14163)
经济研究(12356)
农业(12347)
(12287)
业经(11240)
技术(11154)
问题(9940)
国际(8738)
(8228)
理论(8204)
世界(7953)
实践(7199)
(7199)
(7094)
农村(7094)
(7094)
共检索到241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楠  年志远  
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归根结底是一种国家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分析其中的国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文献多从银行业制度变迁、市场绩效及风险角度阐述和解释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本文通过梳理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国家行为,结合诺斯国家理论,试图从国家效用和偏好角度解释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认为国家基于偏好所导致的诺斯悖论问题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障碍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原则和路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欣荣  伍永刚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和过程的分析,重点考察了其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型以及行业集中度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利差呈缩窄趋势,但由于贷款占资产比重的提升,改革完成初期对银行净息差冲击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善和金融脱媒的深化,净息差仍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了行业竞争,并提升了行业集中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晶  支俊立  
我国当前的银行业结构仍然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几家大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可能会通过价格合谋的行为对市场利率进行把控,造成市场利率偏离均衡利率,信贷总量下降,损害中小银行和借款人的利益,削弱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鼓励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展业务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亮  柳建华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弱法律风险和股权高度集中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预期违约风险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考察了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配置信贷资源时,会认真考虑贷款企业的历史财务绩效和代理成本。并且,银行业改革和地区市场化进程都成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商业化。本文的研究为评价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一方面,银行在配置其信贷资源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也应当致力于促使银行在确立必要报酬率时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当伟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银行业利差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影响银行业利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市场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业利差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业市场结构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而讨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他因素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制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士云  
1979年至2006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先后历经起步、探索和深化三个阶段,已逐步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组织体系和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的监管体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与变迁是一种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种先易后难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一种以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的制度变迁。中国银行业改革依赖并滞后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银行产权变迁的过程。28年来,尽管中国银行市场化改革经济绩效是显著的,但是,仍然在组织制度、市场制度、宏观调控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着某些缺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不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也是银行制度市场化演进的推动力。与此相适应,中国银行制度受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影响不断缩小,而受市场主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影响不断扩大。银行体制、运行机制、市场结构的市场化变迁过程呈现五个不同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制度到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银行制度转变的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晓明  边卫红  
利率市场化促使美国银行业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模式,并给银行业负债结构、收入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需要根据国家经济金融及监管情况而定。从美国利率市场化历史沿革来看,经历了"自由→管制→自由"的三个演进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美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率市场化促使美国银行业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模式,并给银行业负债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学武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 ,是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 ,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 ,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学武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 ,其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 ,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 ,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侯晓辉  李成  王青  
在控制了影响银行盈利性的主要宏观经济及其他个体特征变量的条件下,本文考察了样本期间内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国有控股、公开上市、市场势力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程度与方向。研究发现:在当前金融制度安排下,商业银行向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反而轻微地降低了银行的盈利性;国有控股与公开上市对银行的盈利性均具有正向影响;随着多元化竞争体系的形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获得了大幅提升;而中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态度越是谨慎,风险承担越是适度,其盈利性就表现得越好。在推进商业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仁和  米运生  
在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代理冲突方面,金融系统有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因此也具备监督经理和提高投资效率的功能。但在金融抑制政策体系中,行政力量对金融中介的替代使这一功能基本消失。抑制政策在长期内降低投资效率,不利于经济发展。相应地,金融市场化改革能提高宏观投资效率。以银行部门为主,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以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就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对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问题,本文提供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化显著提高了宏观投资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海慧  李健  
本文选取2010年底我国存贷款总额排名前25位的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以及收入、费用等截面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设定单家银行机构的利润函数,并在古诺动态博弈模型的框架下,对存款利率管制放松后的银行业利润、资产等变化情形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存款利率管制放开后,存、贷款利率共同上升,但存贷利差短期内并未收缩;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由于存在规模不经济性,规模扩张的动力较弱,存、贷款规模份额和利润均有所下降,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中介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有所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惠小兵  
一 经济市场化变革中的金融再定位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亦即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加速经济增长、培育市场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进程,同时更是一个金融深化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体系要成长发展为独立的产业部门,要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头产业”和枢纽系统,既主导着整个经济运行中有序框架的形成,又支配着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资金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