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7)
2023(16096)
2022(13579)
2021(12454)
2020(10522)
2019(24230)
2018(24094)
2017(45527)
2016(24923)
2015(28613)
2014(28874)
2013(28436)
2012(26731)
2011(24524)
2010(25273)
2009(24089)
2008(24180)
2007(22448)
2006(19950)
2005(18455)
作者
(74813)
(62265)
(62252)
(59578)
(39888)
(29892)
(28389)
(24216)
(23653)
(22665)
(21533)
(21066)
(20458)
(20122)
(19733)
(19378)
(18642)
(18354)
(18246)
(18046)
(16098)
(15344)
(15113)
(14425)
(14096)
(14039)
(14036)
(13897)
(12719)
(12380)
学科
(115803)
经济(115668)
管理(79237)
(71536)
(61447)
企业(61447)
方法(44860)
数学(37238)
数学方法(36712)
中国(29636)
(29329)
(27358)
(27092)
(25409)
业经(25202)
地方(24739)
理论(21424)
(19207)
银行(19165)
技术(19060)
(18348)
(18336)
贸易(18332)
金融(18331)
(18272)
(17934)
农业(17728)
(17693)
(17423)
(17408)
机构
大学(377276)
学院(374980)
(156009)
经济(152461)
管理(137639)
研究(127525)
理学(115842)
理学院(114454)
管理学(112312)
管理学院(111585)
中国(98617)
(80190)
(76907)
科学(76755)
(65937)
(60856)
财经(59314)
研究所(58809)
(58102)
中心(57967)
(53198)
(51640)
北京(51202)
师范(51165)
业大(51000)
经济学(49120)
(48343)
农业(45284)
(45132)
经济学院(43789)
基金
项目(230630)
科学(180293)
研究(171988)
基金(164504)
(142356)
国家(141111)
科学基金(119979)
社会(108488)
社会科(102617)
社会科学(102585)
(91038)
基金项目(85401)
教育(80678)
(75900)
自然(74788)
自然科(73017)
自然科学(72996)
自然科学基金(71649)
编号(70857)
资助(67844)
成果(60705)
重点(52585)
(51124)
课题(50325)
(49994)
(49010)
创新(46038)
(44840)
国家社会(44668)
教育部(44109)
期刊
(187602)
经济(187602)
研究(119811)
中国(81207)
(63990)
学报(58158)
管理(54382)
(52991)
科学(52315)
教育(47682)
大学(44228)
学学(41031)
(36966)
金融(36966)
技术(35373)
农业(34556)
财经(31746)
经济研究(29775)
业经(28113)
(27523)
问题(23961)
图书(20632)
技术经济(20512)
(19095)
统计(18954)
(18785)
(18506)
理论(17788)
(17423)
商业(17141)
共检索到589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关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有观点认为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范式为基点。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它属于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修正的经济人假设;二、非零交易成本假设;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的继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晋  
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价值表现的形式。制度构建了结构化价值空间,决定了价值属性、价值维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关系,指出货币非中性原理,以及货币信用的制度基础。本文认为制度输出与降维战略是新兴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与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灭失假定的思想实验进行论证。作为例证,本文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箭  
本文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进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指出由于对经济世界认识的不同导致了两种经济学理论在经济理性、多样性以及时间和过程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上的显著差异。本文认为 ,进化经济学坚持以动态演化观点来理解社会经济过程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书杰  
从分工和演化角度来看,个人效用是由社会技术和制度发展水平决定的。个人决策相互作用形成了自然经济、部分分工、完全分工等不同的组织与市场结构,也相应决定了物流组织的结构与形式。把固定学习和训练成本、技术和制度纳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利用超边际分析能够很好地说明物流组织的决策机制。而且,通过分析发现,无论固定学习和训练成本处于较低还是较高的阶段,都存在着物流组织结构从部分分工向完全分工演化的动力机制,即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的组织变迁,从而实现了在理论层面上将物流纳入经济组织活动的目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少安  
本文为纪念科斯而作。文章认为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一是把制度经济学发展到了"新古典"制度经济学阶段,重新构建了制度经济学与正统经济学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联姻;二是创建了四个相互联系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比较与选择理论(特别是所谓的科斯定理);三是为新古典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构件,并且为现代法经济学奠基,也改变了现代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框架;四是引领和成就了一批伟大的经济学家,使得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家群星璀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枉文通过探讨组织理论的三个关键词:组织、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旨在揭示组织演进和制度变迁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尽管有精巧的分析工具和精美的表述,但由于它们抛却了历史的逻辑起点问题,因此不能恰当地揭示组织演进的真正奥秘。结论就是,要重新回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考察历史逻辑起点对于组织演进和制度创新的决定性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王丹  
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的分析严格遵循经济学学科的分析范式,将农民界定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个体,将农业视为可以从生产要素角度进行拆解的经济部门。该视角坚信,农业的发展即是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为此,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致力于减少资源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在农地要素方面,产权变革与市场流转是该视角关注的重点。虽然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学说可以部分解释中国的农政变迁历程,但学术界对其质疑始终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强调要从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出发,建立解释自身农政转型与农政变迁的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莫志宏  
经济增长和制度问题是经济学中两大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它们在新古典经济学内部都经历了从消失到复兴的过程。从方法论角度这并非偶然,不过在新古典经济学内部成长起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范式和交易成本范式,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加深我们对经济增长和制度问题的认识,这并非不存在疑问。因为,它们最为核心的理论论断都是从与新古典理论相容的命题出发进行逻辑推演得到的,有关论断虽然具有逻辑上的真理性,但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这样的鸿沟是不可能借助于新古典理论的工具箱来填补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付才辉  
本文通过标准化的简约模型形式化了一个完整而简洁的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框架,阐述了以资源最优配置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向以结构变迁为核心的新结构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将外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转换为内生的"AK"生产函数,推导了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并予以计算机模拟。此外,作为理论拓展,本文也讨论了结构变迁中的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多维禀赋结构的专业化分工和统一增长问题。最后,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全球跨国数据、13个发展典范和中国的结构变迁试验为例,对支撑新结构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结构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林利  张振威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侯荣华  
本文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一完整、全面的描述。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习惯和规则在制度分析中十分重要。文章指出制度经济学并非只是定性地分析问题 ,它同样在经济分析中使用定量化技术。文章还详细阐述凡勃伦、康芒斯旧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习惯和制度 ,并指出当前十分时髦的新制度经济学中存有某些问题 ,应以旧制度经济学者的思想对两者加以整合。最后说明在经济分析中习惯和规则无所不在 ,制度经济学在创建之时就有较大的通用性 ,新古典经济学等都可视为制度经济学的特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文章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及其转换。首先阐述了经济学范式的内涵,接着阐明了经济学范式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以及范式转换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详述了范式演进、范式综合、范式偏离、范式复归、范式交融和范式变异的例证及其各自的特点,从而通过剖析经济学范式的转换揭示西方经济学演变和发展的轨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巧根  
经济学范式变迁是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创新要求相适应的。经济学范式变迁会传导至微观领域,并对管理会计产生影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责任以及社会经济目标,经济学范式需要新陈代谢,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实现包容、多元的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并适应不同的规则差异和现实环境,需要通过经济学范式变迁引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范式变迁的情境特征重点表现在,传统流行的针对贫困国家的发展经济原理已经失效,指导低收入阶段的经济学发展理论已失去应用对象,改革开放初期推进的彼时行之有效的部分政策需要予以扬弃,等等。中国管理会计学将在继承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主动对接中国经济学的新特征或新范畴,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范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秀蓉  刘光岭  
制度是博弈的纳什均衡。一般而言,博弈主体响应获利机会,产生了对新制度的诱致性需求,开始制度创新活动。但在随后的逐利博弈中,由于利益分割的对抗性,却可能使博弈陷入囚徒困境,表现为无序竞争下的激烈的利益冲突。随着冲突的加深,各个博弈主体产生了更强烈的对新制度——合作规则的渴望,表现为制定规则的讨价还价行为,并附以实施惩罚战略的承诺,但规则往往一再被破坏,因为此时新制度尚未达到纳什均衡,因而难以被遵守。于是,人们试图寻求某种强制性措施——可置信的承诺行动,以求改变收益支付,从而改变博弈均衡,使博弈在集体理性下达到纳什均衡——即新制度最终形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耀辉  卜国琴  卢云峰  
实验经济学方法的出现和大量应用使市场交易制度问题研究得以深入,并取得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市场交易制度与市场结构共同影响市场绩效是对传统的SCP分析范式的修正,交易制度可以将需求因素作为一个形成市场绩效的力量和评估主体,使对市场绩效形成的考察更加全面、深入。本文据此构造了市场交易制度影响市场绩效的假说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证明。这一假说可以成为分析市场绩效、设计市场交易制度、制定政府规制和评估制度效果的重要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