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5)
- 2023(7572)
- 2022(6430)
- 2021(5810)
- 2020(5000)
- 2019(11169)
- 2018(11024)
- 2017(20470)
- 2016(11694)
- 2015(13154)
- 2014(13076)
- 2013(12979)
- 2012(12437)
- 2011(11395)
- 2010(11489)
- 2009(11027)
- 2008(11079)
- 2007(10179)
- 2006(9180)
- 2005(8798)
- 学科
- 济(43473)
- 经济(43382)
- 管理(37287)
- 业(32496)
- 企(28250)
- 企业(28250)
- 方法(17115)
- 财(15092)
- 制(14606)
- 数学(14086)
- 数学方法(13824)
- 学(13768)
- 中国(12139)
- 农(11095)
- 业经(10349)
- 体(10180)
- 务(8603)
- 银(8596)
- 财务(8581)
- 财务管理(8553)
- 银行(8550)
- 体制(8539)
- 融(8516)
- 金融(8512)
- 行(8170)
- 企业财务(8134)
- 贸(7849)
- 贸易(7845)
- 理论(7810)
- 易(7540)
- 机构
- 大学(177708)
- 学院(172391)
- 济(68489)
- 经济(66941)
- 研究(66783)
- 管理(59157)
- 理学(49959)
- 中国(49752)
- 理学院(49272)
- 管理学(48190)
- 管理学院(47869)
- 科学(42437)
- 京(39125)
- 所(36406)
- 财(36298)
- 农(35733)
- 研究所(32780)
- 中心(28887)
- 江(28670)
- 业大(28541)
- 农业(28422)
- 财经(27202)
- 北京(24981)
- 经(24513)
- 院(24363)
- 省(22799)
- 范(22408)
- 师范(22022)
- 州(21893)
- 经济学(21807)
- 基金
- 项目(112932)
- 科学(87331)
- 基金(82029)
- 研究(77617)
- 家(74677)
- 国家(74099)
- 科学基金(61045)
- 社会(48611)
- 社会科(45824)
- 社会科学(45813)
- 省(43314)
- 基金项目(42091)
- 自然(41039)
- 自然科(40071)
- 自然科学(40053)
- 自然科学基金(39369)
- 划(38007)
- 教育(36312)
- 资助(34612)
- 编号(29109)
- 重点(26641)
- 成果(25968)
- 部(25419)
- 制(24228)
- 发(23580)
- 创(23226)
- 计划(22445)
- 科研(22282)
- 课题(22249)
- 创新(21992)
共检索到277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岗 刘元春
本文从理论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理论与历史事实的相符性两个方面 ,对马克思和诺斯关于制度起源和制度本质的不同解释进行了比较分析。诺斯以自利和机会主义等抽象的人类行为假设为出发点 ,把制度视为孤立个人之间成本—收益计算和平等交易的产物 ,认为制度的本质是自由契约 ;其理论不仅缺少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而且与历史事实和考古事实相悖。马克思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 ,将制度的形成归结为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并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社会机构和规则的确立过程 ,认为制度的本质就是在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不同集团、阶层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 ;马克思的解释不仅构成一个具有严整逻辑的理论体系 ,而且得到历史事实的有...
关键词:
制度 起源 本质 诺斯 马克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德步
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与诺斯高德步美国新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的不少思想受到马克思的深刻影响。通过对马克思和诺斯有关理论的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制度变迁。高德步,195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经济学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环 白非
私有制的效率是否为最高效率是马克思制度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冲突之一。两种制度思想在分析制度效率时,过多地关注于制度本身与产权的归属,而较少研究制度的组织形式在制度效率中的作用和制度的适用范围。私有制的组织形式才是私有制效率的决定因素。公有制与私有制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关系。所有权制度组织形式的创新是提高制度效率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
私有制 效率 组织形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斌华
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人口学界尚有分歧。但搞清楚这个问题,尽快求得统一的认识,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的同志认为,两种生产这个概念,只不过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的只言片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方面的专著,也没有作过专门的论述,因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事实上,从哲学方面,尤其是从政治经济学方面,他们对这个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振球 尹德洪
通过私有产权的起源、产权制度演进动力的比较,分析了社会主义公有产权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是历史的必然。认为在当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来指导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西方产权学派 产权理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秀辉
信用扩张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机制是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核心议题,其经典研究范式分别来自马克思和米塞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经济周期的根源,信用扩张在缓解内在矛盾的同时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米塞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身运行平稳有效,是政府操控的信用扩张带来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及随后的经济紧缩。虽然两种分析范式在逻辑预设、根本原因、运行机制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存在着结构性不同,相互之间也有理论交锋,但分析框架和内在逻辑的相似和渊源为二者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方敏
激进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那里获得的最大的灵感,首先就是"资本主义"这一主题。对很多人来说,即便拒绝和排斥马克思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理论工具,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发展或演进的社会形态的鲜明观点,却具有让人无法拒绝的号召力。和经院派眼中那个"十全十美的世界"(琼·罗宾逊语)相反,"资本主义"这一范畴——而不是更一般的财产、商品、货币等范畴——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国先
一、马克思理论对诺思 制度理论的影响 尽管马克思创立理论的历史背景及目的动机与诺思不同,但是马克思理论对诺思制度理论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诺恩曾经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育平 克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宏潇
从城乡对立的表现、产生原因及转化机制三个方面对刘易斯和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进行比较。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立场,其二者关于城乡对立转化机制的主要分歧在于刘易斯不仅忽视了农业发展的意义,也没有认识到生产力背后生产关系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以不争的历史事实检验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深邃的洞察力和强劲的解释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忠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十年,这10年在我国人口理论战线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开展了关于“两种生产”原理的讨论,并在讨论中使这个原理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恩格斯在1884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说:“根据唯物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马克思关于两种权力的学说对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作者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探讨两种权力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就财政及其两种属性的分配,所有制实现形式与财政分配形式的规范及财政职能等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政治权力 财产权力 财政分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秀辉
商品交换是货币分析的基础,对商品交换形式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了货币分析的两种传统,即以马克思为起始,将货币看作交换的起点和终点,“货币是增殖工具,是为了获得更多货币”的马克思主义货币分析传统,以及以斯密为起始,将商品看作交换的起点和终点,货币只是交易中介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传统。商品交换四种形式的区分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两种货币分析传统都受其直接影响。基于两种货币分析传统的文本分析,从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货币分析以自然经济条件的物物交换为基础,导致其论证逻辑中实质上没有货币的位置,因而难以解释经济现实。马克思明确意识到古典经济学的这一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批判和超越,从商品分析到货币分析再到资本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实质,并能对当代的经济现实给予科学解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尽管诺斯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了与马克思不同的结论,他们坚持的和所维护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也是截然相反的,但在他们的具体论述过程中却运用了相同的方法,很多思路和局部的观点在表述上虽然相异,但其实质内容却相通。考虑到诺斯早期是马克思理论的一个笃信者(诺斯在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期间开始关注和学习马克思理论),那么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理论对诺斯的思想尤其是早期和中期的思想观点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和基础性的,并且我们认为诺斯的学术思想是利用现代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对马克思理论的再解释、修正以及延伸,这尽
关键词:
诺斯 马克思 经济结构 制度变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鸾
马克思恩格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非常重视历史的经济解释。那么,历史为什么要经济解释呢?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尽管没有专论,但在他们关于唯物史观的著述中,至少从历史的前提、历史的基础,历史的发展三个方面作了零散却全面的解释。这些解释告诉我们,历史需要经济解释,但经济解释只是历史解释的一种,尽管相对其他解释,这种解释是最为根本、最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条件的,否则便是夸大真理走向谬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