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4)
- 2023(9366)
- 2022(8058)
- 2021(7358)
- 2020(6407)
- 2019(14892)
- 2018(14626)
- 2017(28168)
- 2016(15566)
- 2015(17828)
- 2014(18067)
- 2013(17839)
- 2012(16842)
- 2011(15320)
- 2010(15552)
- 2009(14876)
- 2008(15113)
- 2007(13849)
- 2006(11902)
- 2005(11046)
- 学科
- 济(65456)
- 经济(65360)
- 管理(49447)
- 业(44754)
- 企(37061)
- 企业(37061)
- 方法(30125)
- 数学(26521)
- 数学方法(26264)
- 财(20053)
- 农(17711)
- 制(17354)
- 中国(16529)
- 学(14149)
- 业经(13629)
- 务(12125)
- 财务(12094)
- 财务管理(12059)
- 贸(12021)
- 贸易(12019)
- 易(11689)
- 体(11572)
- 地方(11545)
- 企业财务(11419)
- 银(11403)
- 银行(11376)
- 农业(11327)
- 行(10815)
- 融(10772)
- 金融(10768)
- 机构
- 大学(234140)
- 学院(231748)
- 济(97420)
- 经济(95312)
- 管理(86720)
- 研究(78336)
- 理学(74376)
- 理学院(73489)
- 管理学(72267)
- 管理学院(71819)
- 中国(59800)
- 京(49021)
- 财(47997)
- 科学(47383)
- 所(40239)
- 农(39767)
- 财经(37454)
- 中心(36314)
- 研究所(36237)
- 江(35986)
- 业大(34395)
- 经(33810)
- 农业(31331)
- 经济学(31073)
- 北京(30759)
- 范(30013)
- 师范(29716)
- 经济学院(28070)
- 州(27916)
- 院(27826)
- 基金
- 项目(150471)
- 科学(118084)
- 研究(109752)
- 基金(109584)
- 家(95258)
- 国家(94482)
- 科学基金(80283)
- 社会(70286)
- 社会科(66444)
- 社会科学(66421)
- 省(58422)
- 基金项目(58118)
- 教育(51260)
- 自然(51225)
- 自然科(50000)
- 自然科学(49984)
- 划(49347)
- 自然科学基金(49107)
- 资助(44540)
- 编号(44534)
- 成果(37391)
- 部(34440)
- 重点(34277)
- 制(31743)
- 发(31645)
- 课题(31044)
- 创(30912)
- 教育部(29578)
- 创新(29065)
- 国家社会(29057)
共检索到34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胜利 国晓丽
诺思关于制度变迁的分析逐渐由"制度均衡"分析演变为"制度演化"分析,这既是诺思反省均衡分析的结果,也是深化制度变迁动力源及路径依赖理论的需要,全面地认识诺思制度变迁观演变对研究和推动经济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诺思 制度变迁 制度均衡 制度演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秀蓉 刘光岭
制度是博弈的纳什均衡。一般而言,博弈主体响应获利机会,产生了对新制度的诱致性需求,开始制度创新活动。但在随后的逐利博弈中,由于利益分割的对抗性,却可能使博弈陷入囚徒困境,表现为无序竞争下的激烈的利益冲突。随着冲突的加深,各个博弈主体产生了更强烈的对新制度——合作规则的渴望,表现为制定规则的讨价还价行为,并附以实施惩罚战略的承诺,但规则往往一再被破坏,因为此时新制度尚未达到纳什均衡,因而难以被遵守。于是,人们试图寻求某种强制性措施——可置信的承诺行动,以求改变收益支付,从而改变博弈均衡,使博弈在集体理性下达到纳什均衡——即新制度最终形成。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根良
本文通过对凡勃仑传统制度变迁理论与诺思近期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比较, 证明了两者在分析框架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而凡勃仑传统所包含的思想比诺思近期研究更具原创性。作者认为, 旧制度学派为制度经济学的深入发展将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借鉴, 但其理论结构亟需更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荣
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人们提供了正面的激励,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制度是重要的。通过对诺思国家理论的延伸,我们得出结论,产权制度内生于资源的约束。一般情况下,贫乏的物质资源环境更可能导致无效率产权制度的出现。因此在进行比较制度分析时,应该深入到更基本的层面,看到制度背后的约束条件,即经济社会的资源状况。
关键词:
产权制度 制度变迁 交易成本 资源约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和旺
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经历了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诺思逐渐认识到他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差别及路径依赖现象的认知-制度-经济层面的传递机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该理论强调了政治过程影响制度选择,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制度的非效率是历史的常态。
关键词:
技术变迁 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 报酬递增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建标 曹利群
诺思的国家悖论被经济学家所熟悉,而他用交易费用分析制度变迁时的悖论却很少被人们所注意。诺思认为交易费用下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制度的变迁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同时,诺思也指出长期中交易费用是在不断增长。这种短期内交易费用的下降和长期内的增长构成诺思的又一悖论———诺思第二悖论。诺思第二悖论不仅仅是诺思的悖论,也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分析范式的悖论。对制度变迁的分析,我们需要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
诺思第二悖论 交易费用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宗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柯华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经济史学研究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这是传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正式制度对近代企业的影响和运用交易成本或产权理论分析近代企业制度变迁。文章在诺思产权—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企业代替国家为制度变迁的主体,重点从意识形态视角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荣家企业的案例分析,为近代企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彪
本文根据诺思的国家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现象,并指出政府的两个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有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主要是这两大利益主体博弈的产物,而农户作为利益相关者却不能参与其中,这种不完整的利益博弈机制必然导致金融制度安排的残缺。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利益主体 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国先
一、马克思理论对诺思 制度理论的影响 尽管马克思创立理论的历史背景及目的动机与诺思不同,但是马克思理论对诺思制度理论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诺恩曾经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勇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是公认的发展经济学家。1993年刚获诺贝尔奖的道格拉斯·C·诺思则被认为是经济史专家。但两人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特别重视制度因素的分析。比较于用资本储蓄率去解释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或用单一货币量变动去说明经济增长与循环的货币数量学派,这种分析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变动提供了另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讨论刘易斯与诺思在制度分析上的异同,以求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向现代化市场经济制度演进、促进经济更快增长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德步
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与诺斯高德步美国新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的不少思想受到马克思的深刻影响。通过对马克思和诺斯有关理论的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制度变迁。高德步,195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经济学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冰
诺思假定:第一,人类社会是非各态历经世界,其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第二,人类为了理解和控制环境,即建立秩序的努力无所不在。人类通过个体的心智模型产生的信念形成社会文化,以此来感知世界,并依所持有的信念理解环境变化、规范社会和塑造未来;从应对物理环境的不确定性转到人文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从人格化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的转变,是人类演化遇到的最大挑战;由于人类的文化信念里包含着非理性和错误的认知,因此历史上的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包括苏联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多数都不能有效地应对这种变化;西方世界的兴起和美国的成功反映出实现长期经济增长需要构建具有适应性效率的结构和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马贤磊
针对我国目前城乡差距扩大和城乡发展失衡,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角度对目前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以及演变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新体制提出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城乡二元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