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7)
- 2023(8767)
- 2022(6794)
- 2021(5892)
- 2020(4722)
- 2019(10393)
- 2018(10323)
- 2017(20041)
- 2016(10611)
- 2015(12052)
- 2014(12149)
- 2013(11584)
- 2012(10700)
- 2011(9754)
- 2010(10000)
- 2009(9388)
- 2008(8879)
- 2007(8061)
- 2006(7679)
- 2005(7170)
- 学科
- 济(70229)
- 经济(70165)
- 管理(29119)
- 业(25843)
- 企(20371)
- 企业(20371)
- 地方(19669)
- 方法(19443)
- 中国(17993)
- 数学(16848)
- 数学方法(16779)
- 农(14137)
- 业经(14046)
- 地方经济(12917)
- 学(11667)
- 财(11419)
- 制(10189)
- 农业(9737)
- 发(9570)
- 融(8926)
- 金融(8926)
- 产业(8631)
- 体(8574)
- 环境(8404)
- 银(8209)
- 银行(8196)
- 行(7904)
- 和(7583)
- 发展(7524)
- 贸(7524)
- 机构
- 大学(157978)
- 学院(157405)
- 济(79007)
- 经济(77659)
- 研究(60176)
- 管理(56523)
- 理学(48115)
- 理学院(47517)
- 管理学(46763)
- 管理学院(46461)
- 中国(44836)
- 财(34934)
- 科学(32945)
- 京(32643)
- 所(29958)
- 财经(27360)
- 研究所(26900)
- 经济学(26671)
- 中心(25857)
- 经(24835)
- 江(24188)
- 经济学院(23695)
- 农(22281)
- 院(21243)
- 范(21204)
- 师范(21064)
- 北京(20861)
- 财经大学(20076)
- 业大(19114)
- 州(18920)
- 基金
- 项目(99750)
- 科学(79619)
- 研究(75061)
- 基金(73627)
- 家(64219)
- 国家(63266)
- 科学基金(53912)
- 社会(52124)
- 社会科(49379)
- 社会科学(49363)
- 基金项目(37994)
- 省(37917)
- 教育(33316)
- 划(31141)
- 自然(31087)
- 自然科(30353)
- 自然科学(30343)
- 自然科学基金(29827)
- 资助(29164)
- 编号(28540)
- 成果(24101)
- 发(23644)
- 国家社会(22781)
- 重点(22667)
- 部(22185)
- 课题(20590)
- 创(20142)
- 发展(20092)
- 展(19819)
- 教育部(19611)
共检索到252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抗 詹小洪
诸转型经济国家的分权化及中央、地方关系陈抗一些正经历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已逐渐认识到,对经济运行的高度集中控制是根本违背市场经济机制的;因而有必要分散决策权和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果,分权化就成了这些国家实施的改革方案中一个主要特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飞跃 严颂
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权力配置关系的深远影响,可通过经济宪政进行宪政统合与矛盾消解。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日显趋同,单一制与联邦制呈融合趋势。相较联邦制模式呈现宪治化优点,中国单一制模式凸显人治化特征,引致中央与地方博弈失序失范。未来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可以单一分权制为基础顺势创新,交融联邦制的宪治模式,实行经济宪政。经济宪政规则可内化于具体制度架构,实现事权划分宪治化、财权划分法制化、权力运行民主化、监控体制制度化。
关键词:
经济宪政 国家结构形式 中央与地方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太军 汪波
我国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与经济体制转型紧密联系 ,其路径体现为:由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中央政府推进转向双轨制下地方政府推进 ,最终过渡到市场推进下的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我国中央—地方关系的死乱循环本质上是经济制度的不稳定状态在政府体制上的一种折射 ,因此应从战略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完善的市场才能反馈供给并扩大中央—地方关系调整的社会资源总量 ,构筑国家能力提升的战略基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长青
1953—1957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多次调整,总的趋势是扩大地方财权。这一时期,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集中财力推进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并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都占很大的比重,在国家财政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一五"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总体来看是成功的,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一五计划 财政分权 经济绩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兴 景维民
地下经济可以通过发展与游说活动相关的腐败寻租活动影响我国的国家政治安全,还可以通过扭曲真实经济数据、加剧税收漏出、引发资源错配等方式影响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还能影响我国科技文化安全。有效治理地下经济,应着力于降低实际税负水平;简化税制,降低遵从成本;加强税收部门与工商、司法、银行等机构协调;转换政府职能,推动简政放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晖
中央地方集权与分权关系本质上是经济体制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表现。“分权论”认为强化中央权威会延缓我国市场化进程,而“集权论”则强调地方分散主义将危及中央权威甚至会导致国家分裂。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地方关系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建立中央与地方双向依赖的集分平衡结构,一方面适度保持集权以利于宏观调控,另一方面适当保护地方利益并给予必要的自主决策权。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分权 集权 集分平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志刚
至今 ,诸多学者对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标的衡量 ,多侧重于发达国家 ,而对经济转型国家的衡量甚少。本文对此作一系统分析 ,设立衡量指标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斌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国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尤其对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更是如此。本文深入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经验,从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因素、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框架等多重视角,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归纳出对中国有益的启示,并提出要注意综合吸收国外与中国相近方面的特定做法,根据现阶段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财政关系 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丽萍
联邦制与单一制是现代国家国家结构的两大基本形式。联邦制的早期实践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后来,世界上陆陆续续又出现了一些联盟性质的国家。但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这些国家又不断变化、解体,直到1789年在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联邦制国家美国。在今天世界上近200个国家中,只有20多个国家实行联邦制。其中,亚洲主要有巴基斯坦、印度、缅甸、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斯里兰卡等国;欧洲有瑞士、俄罗斯、奥地利、德国、比利时等国;美洲主要有美国、阿根廷、委内瑞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国;非洲有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科摩罗、苏丹等国;大洋洲有澳大利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等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亚南 董吉哲 吴亮
文章采用经验实证分析方法,对转型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跨国面板数据研究,论证了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国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基尼系数为40.21是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由正变负的拐点;中国农业就业比重与城乡差值基尼系数和全国基尼系数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收入分配差距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演变轨迹,而拐点正处于迈进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2005年左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转型国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亚南 董吉哲 吴亮
文章采用经验实证分析方法,对转型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跨国面板数据研究,论证了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国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基尼系数为40.21是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由正变负的拐点;中国农业就业比重与城乡差值基尼系数和全国基尼系数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收入分配差距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演变轨迹,而拐点正处于迈进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2005年左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转型国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黎明 戴涛 谭朵朵 陈婧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理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提高财政分权程度会强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宁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干保柱 刘笑非
日本战后初期形成的集权融合型中央地方关系,20世纪90年代局限性凸显。为除此弊,日本进行地方分权改革,废除机关委任事务,改革中央转移支付,向地方转移权限,扩充地方政府权限与财力。分权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中央地方关系从"上下、主从"向相对"对等、协力"转变,继续压缩中央对地方的干预,扩充地方政府的行政、财政、立法权限,调整中央地方关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但囿于单一制国家结构,改革设定的"对等、协力"中央地方关系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关键词:
日本 地方分权改革 中央地方关系调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