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08)
2023(20737)
2022(17653)
2021(16519)
2020(14027)
2019(32015)
2018(31873)
2017(60553)
2016(33048)
2015(37195)
2014(36703)
2013(36329)
2012(33236)
2011(30033)
2010(30469)
2009(28445)
2008(28292)
2007(25159)
2006(22440)
2005(20124)
作者
(94493)
(78900)
(78341)
(74800)
(50198)
(37781)
(35478)
(30764)
(29786)
(28417)
(26800)
(26699)
(25253)
(25119)
(24533)
(24064)
(23224)
(22959)
(22677)
(22618)
(19733)
(19460)
(19185)
(18118)
(17657)
(17622)
(17599)
(17436)
(16045)
(15752)
学科
(137952)
经济(137789)
(113208)
管理(102003)
(93978)
企业(93978)
方法(63100)
数学(52763)
数学方法(52000)
(50387)
(38572)
中国(38570)
业经(37607)
农业(33505)
(29580)
(26394)
技术(26039)
(25544)
贸易(25527)
(25423)
财务(25340)
财务管理(25297)
(24853)
理论(24688)
地方(24615)
企业财务(24005)
(22169)
(22168)
银行(22118)
(21566)
机构
学院(470765)
大学(468494)
(196219)
经济(192316)
管理(186806)
理学(160885)
理学院(159189)
研究(158523)
管理学(156413)
管理学院(155538)
中国(123096)
(100207)
科学(95967)
(90437)
(85452)
(79929)
研究所(72324)
中心(71759)
财经(71540)
业大(71356)
(70730)
农业(65884)
(65267)
北京(63678)
(59942)
师范(59394)
经济学(59182)
(56579)
(56314)
经济学院(53334)
基金
项目(312641)
科学(247348)
研究(229918)
基金(228047)
(198668)
国家(196963)
科学基金(169898)
社会(146768)
社会科(139034)
社会科学(138995)
(121829)
基金项目(119393)
自然(109452)
自然科(107000)
自然科学(106975)
教育(105624)
自然科学基金(105115)
(101566)
资助(94514)
编号(93064)
成果(75562)
重点(69724)
(69613)
(67405)
(66765)
课题(64263)
创新(62460)
国家社会(60983)
教育部(59939)
科研(59193)
期刊
(219755)
经济(219755)
研究(141346)
中国(96417)
(82171)
学报(72739)
管理(71955)
(70684)
科学(68677)
大学(56262)
农业(55768)
教育(53840)
学学(53050)
(45771)
金融(45771)
技术(43911)
业经(38757)
财经(35677)
经济研究(34817)
(30692)
(30401)
问题(28507)
技术经济(25535)
科技(22890)
统计(22871)
(22651)
(22013)
世界(21884)
现代(21344)
(21288)
共检索到710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姜鑫  
历史上不同国家有多种农业增长路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认为,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增长的实际数据对该理论作了一个实证检验,结合检验结果提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应该以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为侧重点,同时不能忽视机械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在一  杜锐  毛学峰  
本文利用1975-2014年的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全国10种主要农作物的技术偏向路径,对要素稀缺诱致性创新理论和市场需求诱致的创新理论进行了验证。通过比较资本-劳动交叉价格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后发现,资本和劳动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劳动相对价格上升和产出增加都会引起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偏移;劳动密集度越低的作物对于劳动力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越大。最后,结合农业发展现状,本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扮演技术变迁路径中的新动力,同时,理顺农业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以"优质优价"的价格信号引导市场增加绿色优质、营养健康食品的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会英  周衍平  
本文在对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剖析了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变迁 ,并针对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现存的制约因素 ,提出相应的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启杰  
本文针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殊性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制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构建未来我国多元化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总体思路、备选类型以及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具体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启杰  
本文针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 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国鲁来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社会化 ,源自创新技术本身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将创新技术作为公共产品 ,由政府提供 ,也就使得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为必要。农民专业协会是整合农民的有效组织形式。促进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 ,为其参与公共决策创造条件 ,是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社会化的重要前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德军  刘阳  
一、技术扩散模型建立与方法说明(一)模型建立1.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理论,产出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投入的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明宽  
本文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新中国农业技术变革的历程,认为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与革命並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时期。第二部分,阐明了中国农业技术变革的动力机制,认为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三次转换。第三部分,分析了农业技术变革的制约因素,农业技术变革路线的选择,以及农业技术变革的阶段性和进步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文川  赵威威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关键。区域内(农户与合作社)和区域外(农户、合作社与顾客、竞争对手、加工企业和政府、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信任、规范与合作等社会资本能通过农业技术获取、知识与信息共享和农业技术扩散对农产品的开发速度、创新成功率等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农业组织可以利用区域内外社会资本来改善农产品的创新绩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指从农业技术创新链的某一基本构成环节出发,顺次经过其他基本环节,最后回复到起始环节的过程,它包括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三个等级。其循环机理是:同一农业技术创新链中每一环节的反应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同一或同类环节之间的催化循环,再由催化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超循环。农业技术发明和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的超循环,使二者耦合成共生的结合体;通过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和农业技术扩散的超循环,完成农业技术创新链的一次循环;通过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发明的超循环,使整个农业技术创新链在新的需求起点上开始循环,如此循环往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春香  闫国庆  
本文在界定农业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作系统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具体表现在农业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单产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比较落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包括探索农业科技发展道路,正确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类型;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现代种业;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合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各类主体以价格机制为基本保障机制,通过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信用机制、协同机制、激励机制等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设定了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生成的价格支撑条件,并为政府强化各类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辉  
根据诱致性创新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应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索一种适合农业资源禀赋、满足农业技术发展需求、对应农户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并由政府适当引导的农业支持制度安排。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期具有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禀赋、"土地节约型"的农业技术发展道路、小农经济生产形式所衍生的小农意识等农业发展要素特征,这决定了农业支持目标应定位于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竞争力提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飒  
通过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梳理,本文探索到了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周期理论;通过对美国农业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发展历程的回顾,得出美国农业是资本、能源和技术密集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对美国农业发展贡献极大;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美国国情的农业技术创新贡献模型,得出农业技术创新及扩散效用使农业经济总产出实现跨越式增长的结论;最后总结了美国农业技术创新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