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5)
2023(10146)
2022(8293)
2021(7395)
2020(5935)
2019(13335)
2018(12723)
2017(24477)
2016(12975)
2015(14013)
2014(13679)
2013(13458)
2012(12639)
2011(11572)
2010(11575)
2009(10915)
2008(10391)
2007(9109)
2006(8303)
2005(7526)
作者
(39340)
(33290)
(33224)
(31373)
(21110)
(15946)
(14743)
(13005)
(12620)
(11648)
(11444)
(10748)
(10727)
(10367)
(10333)
(10228)
(9778)
(9622)
(9563)
(9384)
(8358)
(8165)
(8012)
(7657)
(7600)
(7315)
(7146)
(6920)
(6730)
(6421)
学科
(78618)
经济(78548)
管理(37490)
(34963)
方法(28962)
(27508)
企业(27508)
数学(25350)
数学方法(25206)
地方(17388)
中国(15902)
(15462)
(15174)
(15098)
业经(14467)
地方经济(12488)
(11470)
贸易(11465)
农业(11406)
(11075)
环境(10337)
(10251)
(9626)
金融(9625)
(8815)
银行(8779)
(8772)
财务(8766)
财务管理(8751)
理论(8722)
机构
大学(198151)
学院(196414)
(95780)
经济(94315)
管理(73282)
研究(70897)
理学(64258)
理学院(63549)
管理学(62571)
管理学院(62228)
中国(51887)
科学(41933)
(41126)
(39830)
(36086)
(35906)
财经(33532)
研究所(32834)
经济学(31977)
中心(30793)
(30697)
业大(30486)
经济学院(28723)
农业(28548)
(27642)
财经大学(25089)
(24921)
北京(24561)
(23484)
师范(23153)
基金
项目(133168)
科学(105401)
基金(100370)
研究(91182)
(89777)
国家(89049)
科学基金(75863)
社会(63958)
社会科(60843)
社会科学(60829)
基金项目(52860)
(50167)
自然(48500)
自然科(47417)
自然科学(47402)
自然科学基金(46622)
(42361)
教育(40545)
资助(40448)
编号(32710)
重点(30245)
(29871)
(29337)
国家社会(28281)
(27584)
创新(25883)
教育部(25835)
科研(25576)
成果(25501)
人文(25031)
期刊
(105641)
经济(105641)
研究(59771)
学报(35615)
中国(32749)
(32185)
(31054)
科学(30498)
管理(26946)
大学(26632)
学学(25757)
农业(21573)
经济研究(19774)
财经(18157)
(16538)
金融(16538)
(15825)
业经(14561)
技术(14230)
问题(13792)
教育(11527)
技术经济(11327)
(11315)
(11024)
世界(10700)
统计(10250)
商业(9873)
国际(9490)
(9397)
(9354)
共检索到287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刚翠翠  任保平  
本文就语言特质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路径做出了理论阐释和经验检验,利用世界179个国家1991-2012年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检验了语言特质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语言特质充分体现在语言的相对难度和绝对难度上,它们能够通过改变交易成本与贸易偏好两个基本路径作用于经济增长效率;进一步的检验我们发现,语言特质对交易成本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于贸易偏好则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语言发展具有单一化和简单化的趋势,因此需要在掌握双边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化交流降低本国语言的相对难度释放语言红利,从而带来经济增长与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苗建军  
收敛性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是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论断之一。对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统计检验一般采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验证,但是收敛性计量模型检验存在以过于简单的模型模拟复杂经济运行,研究假定不符合实际等固有缺陷,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收敛性的全部内涵,而且计量模型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文章从收敛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利用数据分布思想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性判断,可以非常全面地反映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有效避免了研究假定的各种缺陷,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祺  代法涛  
"新常态"是中央层面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根据拉美以及若干亚洲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化事实,可以总结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说。本文引入Eichengreen结构模型,采用差分GMM、系统GMM以及固定效应等计量方法,利用中国经济发展20年的数据对这些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从而给中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演进提供理论解释。实证结论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相一致。未来,为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健康发展,需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通过综合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晓猛  
文章在对传统评价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建衡量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人口压力与人均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实行人口再生产干预的非均衡政策,确保在低生育率水平下对人口进行总量控制,全面提高中国的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降低人口压力综合指数,促进人均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铠豪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但内需仍然不足,其原因何在?本文通过扩展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构建了总体内需模型,考察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内需的影响,并利用1991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我国内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正向影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加而略微减弱;而老年抚养比对我国内需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其负向影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加而增强。并发现:适度的人口增长有助于扩大内需,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内需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与内需呈现"倒U型"关系,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地区经济增长对扩大内需均具有积极影响。最终结论表明:我国少儿抚养比的不断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持续上升对内需产生了双重抑制,"少子化"和"老龄化"并存的人口结构新特征是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助于实现扩大内需的战略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铠豪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但内需仍然不足,其原因何在?本文通过扩展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构建了总体内需模型,考察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内需的影响,并利用1991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我国内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正向影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加而略微减弱;而老年抚养比对我国内需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其负向影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加而增强。并发现:适度的人口增长有助于扩大内需,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内需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与内需呈现"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力平  张艳花  
资本外逃通常被认为有害于一国经济增长 ,尤其当资本外逃规模显著并连续长时间的时候。本文基于多位作者关于近 2 0余年来中国资本外逃连续年份估计数据 ,用两种方法回归了资本外逃对同期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指数的影响 ,发现并没有任何计量结果表明资本外逃具有显著负作用。本文认为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中国外逃的资本很大一部分是“迂回性”外逃 ,即它们流出后以外资身份流回国内并参与国内经济增长过程。对中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来源地区结构的分析、对资本外逃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世界银行的相关统计均支持这一观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宾  孙晓谛  
本文阐述了工业效率的提升对增长极形成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用了城市区域贡献率水平、城市区域增长率水平和城市区域发展水平三个判定条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2001—2018年中国200个地级市,是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极进行了筛选和识别。本文实证检验了工业效率提升对增长极形成的作用机制,发现工业效率的提升能够显著推动增长极形成,其作用的过程机理是工业效率的提升一方面直接推动增长极形成,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间接地推动增长极的形成。同时发现,道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是通过促进工业效率提升,间接影响增长极的形成。人口规模和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增长极的形成也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随着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我国居民将更多消费服务类商品,这势必将极大提高社会消费总额,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关于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制还不够明晰。因此,为了指导各地区借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协整检验验证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并通过格兰杰检验两者的因果关系,最后检验出其对整体与不同地区的作用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农消费比与经济增长间为双向因果关系;服工消费比与经济增长间为双向因果关系;服工消费比与工农消费比间具有单向的Granger原因。在工农消费比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中,中部地区的作用强度最强,其次为西部,最后为东部。在服工消费比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中,中部地区的作用最强,其次为东部,最后为西部。辽宁、河北、黑龙江等13个省市无法自发实现经济增长,亟需通过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胡慧源  
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运用1995~2010年数据,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指标扩展到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三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邵帅  齐中英  
结合资源型地区的现实情况,建立了一个资源型地区的三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市场动态均衡分析,为资源型地区遭受的"资源诅咒"现象提出了一种机理解释,即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挤出效应。同时,利用我国西部11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对这种挤出效应进行了有效验证。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共同对技术研发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积累三大方面同时加强来提高资源型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闫斐  
处于特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其金融结构对各自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影响有何异同?基于近50年来全球60个经济体之数据样本构建跨国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分别在模型线性与非线性假定下对该影响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银行部门的过度扩张对高收入经济体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抑制,股市的发展具有两面性,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在本研究中并未被发现,相关估计系数统计上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闫斐  
处于特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其金融结构对各自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影响有何异同?基于近50年来全球60个经济体之数据样本构建跨国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分别在模型线性与非线性假定下对该影响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银行部门的过度扩张对高收入经济体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抑制,股市的发展具有两面性,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在本研究中并未被发现,相关估计系数统计上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闫斐  
处于特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其金融结构对各自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影响有何异同?基于近50年来全球60个经济体之数据样本构建跨国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分别在模型线性与非线性假定下对该影响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银行部门的过度扩张对高收入经济体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抑制,股市的发展具有两面性,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在本研究中并未被发现,相关估计系数统计上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渠立民  
从制度视角剖析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能使我们看到取得的成就,也使我们发现需要改进之处。中国经济的增长表明,首先在主观理论上,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共识;其次,坚持了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第三,从比较优势上看,中国特有的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制度安排为制度试验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基于"晋升锦标赛"的评价官员的激励方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但也正是这种发展模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在追求效率的时候忽视了公平。因此,必须做好下一轮的制度调整,目前有两个迫切的任务需要面对:一是官员对谁负责的问题;二是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冲突。毕竟,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