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7)
2023(4551)
2022(3601)
2021(3685)
2020(2838)
2019(6792)
2018(6712)
2017(11031)
2016(7251)
2015(7881)
2014(8085)
2013(7222)
2012(6762)
2011(6311)
2010(6642)
2009(5727)
2008(5574)
2007(5127)
2006(4777)
2005(4510)
作者
(17969)
(14780)
(14640)
(14424)
(9379)
(7232)
(6911)
(6122)
(5714)
(5417)
(5099)
(5088)
(4879)
(4800)
(4754)
(4747)
(4570)
(4543)
(4459)
(4283)
(4226)
(3773)
(3597)
(3528)
(3442)
(3380)
(3366)
(3334)
(3105)
(3038)
学科
(19757)
经济(19744)
教育(18955)
中国(12613)
管理(12047)
(11489)
(10499)
(8896)
企业(8896)
理论(8309)
方法(7638)
教学(6735)
数学(6398)
数学方法(6215)
(5802)
结构(4988)
(4703)
(4623)
(4442)
发展(4177)
(4053)
产业(4032)
研究(3943)
思想(3745)
经济学(3683)
技术(3605)
(3600)
政治(3588)
业经(3561)
地方(3479)
机构
大学(97593)
学院(90389)
研究(36996)
(29114)
教育(28320)
经济(28265)
管理(25297)
(24207)
师范(24040)
(22607)
科学(22031)
理学(21508)
理学院(21087)
管理学(20378)
管理学院(20171)
中国(20134)
师范大学(20026)
(18409)
研究所(16936)
(15550)
北京(15214)
中心(14773)
(14144)
技术(14031)
(13210)
职业(12553)
(12381)
(11763)
业大(11395)
财经(11285)
基金
项目(56046)
研究(47314)
科学(45399)
基金(37320)
(32265)
国家(31871)
教育(31109)
社会(27302)
科学基金(26040)
社会科(25517)
社会科学(25514)
(22854)
(21779)
编号(21243)
成果(20997)
课题(18621)
基金项目(18081)
(15759)
资助(15487)
自然(15247)
自然科(14885)
自然科学(14879)
重点(14772)
自然科学基金(14636)
(14336)
规划(13940)
(13196)
教育部(12986)
(12898)
项目编号(12895)
期刊
教育(47691)
研究(38802)
(31797)
经济(31797)
中国(28016)
学报(15321)
大学(12714)
科学(12656)
技术(11524)
职业(11357)
(10909)
(10440)
学学(10101)
管理(9376)
技术教育(7474)
职业技术(7474)
职业技术教育(7474)
农业(7176)
财经(6212)
(5943)
论坛(5943)
图书(5845)
(5503)
高等(5474)
经济研究(5386)
(5365)
成人(4948)
成人教育(4948)
(4838)
金融(4838)
共检索到148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平  于源溟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具有显隐二重多维结构。现象学视野下的二重多维的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表现出一系列现象特征: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作为"意向性"的"被给予物";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在"侧显"状态下的"变样";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在"悬置"路径下的"还原";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二重多维的连续复合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庆  
意识活动是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现象学对意向活动的结构描述和发生分析为理解儿童价值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现象学的视域中,价值具有自为的结构,价值学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奠基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对象的完形架构关系上,以儿童的兴趣为体现。儿童的价值意识导引着价值的发展,它们在具体的价值情境中进行价值评价,价值教育要努力促进儿童价值行为的习性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永刚  
经济学研究对象经历了从纯客观物质变量向客观物质与主观精神结合的变量以至最终向纯主观精神变量逐次递进的扩展过程。文化精神通过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对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种主观精神要素,文化精神曾经长期被主流经济学排斥在经验实证理论体系之外。经过诺斯、舒尔茨等人搭建的曲折理论通道,文化精神最终进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范式集,成为经济学家分析不同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存在原因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理论视角。文化精神对经济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约作用三个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明明  
动作技能的习得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无视职业活动价值与意义的存在,强调动作技能机械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致使教学活动陷入"人"被工具化的误区。从胡塞尔现象学诠释职校动作技能教学,则需要回到事实本身,关注生命在场,追求实践智慧,从而彰显出"人"的存在意义,回归教育本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泉民  
制度结构的特征直接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进程,制度结构决定着制度选择集合和制度选择的空间。中西方社会制度结构上的多元与二重的差异性,决定了内生于西方的合作经济制度,在被移植嵌入到中国乡村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强制"状态下单兵推进时,其原来与之匹配的各种制度之间协调演进而形成的均衡机制已不复存在,故而在运行方面出现的合作社的"异化"和"异化"的合作社等困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此探讨或许会有助于政府在倡导新农村建设运动时的制度安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发了我国课程与教学概念的重建,导致了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等方面的转向。从课程观的视角,观照当前课程改革中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转变;诠释新课程"三维目标"丰富的课程现转向的内涵,从而认识"三维目标"内在的整体性、全面性、统一性和时代感;揭示"三维目标"与传统教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认清它对于传统教育目标的超越的本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高洁  
生活复杂性主要根源于生活世界的多维二重性结构,挑战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复杂性主要有个体性与社会性、自在性与自为性、经济原则与意义原则三个方面。面向生活复杂性的有效价值观教育框架由实施基础、核心目标、行动路线、内容结构和方法逻辑五个方面组成,分别为:价值观教育要与透视复杂性的世界观教育同步,价值观教育要培育以合理性为中心的价值观思维能力,价值观教育要得到社会价值观改造的配合,价值观教育要包括底线性价值观和超越性价值观两个内容层次,价值观教育要根据内容层次性在功利逻辑和德性逻辑间转换方法逻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军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在中国存在过度诠释的嫌疑,科学合理的诠释需要实现作者意图、文本意图、读者意图三重视界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作出全新的诠释,并更加真切地把握该文本之于中国的意义。我们既要走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对布鲁贝克学说的路径依赖,又要借鉴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智慧,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寻求新的生发空间。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建盛  
艺术诠释是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重要难题,传统上主要有四种基本理论类型,它们各有其优势和局限。艺术诠释是一种综合的理解和解释活动,艺术诠释活动各种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张力关系,应该在综合的理论视野中理解艺术诠释活动的诠释学辩证法,尤其重要的是把握艺术作品与理解者阐释之间的诠释学辩证法。艺术作品的意义阐释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艺术的诠释学活动始终是艺术作品的同一性与意义理解的创造性辩证运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志明  
统计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的测度和描述。统计用数字说话。但统计数字不仅仅是空洞的数字现象,而是与社会建构、权力象征、认知方式、社会规范、权力控制、行动方式、社会叙事等重大议题紧密关联,并具有多样化的特性和多维度的面相。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园兰  肖永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忠元  
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国内投资膨胀与外资利用过度的互动以及国内外各主体消费的抑制或转型均可引发产能过剩;国际间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助推下的产业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期的前移也会导致产能扩张超前;技术进步则会促进产出效率提高和规模扩大步伐的加快;而灾难和政策等非常性事件又会通过经济和心理传导诱发产能过剩的生成。产能的调节和过剩的防治应立足于多维面向,需着眼于内外并重、市场修复与政策推进兼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跃玲  熊和平  
现代化教室是一种复制工业生产车间的空间产品,它凸显了空间的高效生产与监管功能。为了使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教室的布局通过大面积采光的方式,将空间中的"阴影"与学生心中的"秘密"一并驱逐。基于现象学之维的反思,可以通过改变教室内物件的摆设与改革教室空间评估机制的方式,来重构一种关照学生情绪体验、关怀学生内心需求的栖居之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农建  刘静波  
本文主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重新诠释,提出目前我国产业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相关参与主体在调整过程中角色"易位"或"缺位"造成的,明确指出企业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而市场需求则是结构调整的源泉,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本在各个部门间流动,追逐利润的结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红  朱敬  王素荣  
针对我国学术界对教育产业化的质疑和争议,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诠释了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的内涵,以及教育产业化的市场运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